金氏教学法中借鉴的美声因素

时间:2022-07-04 08:12:58

金氏教学法中借鉴的美声因素

摘要:民族唱法的历史源远流长,发展至今已融汇西洋美声唱法因素。民族唱法符合中国人的欣赏习惯,而美声更是国际化的歌唱艺术。金铁霖将这两种唱法巧妙结合,创立了具有科学性、权威性、独特性、系统性的“金氏教学法”。“金氏教学法”体现了科学性和实用性、内在气质与外在气质的高度统一。

关键词:金铁霖;民族声乐;美声唱法

金铁霖,中国音乐学院院长,他提出中国民族声乐“声、情、字、味、表、养、象”七字标准,创立了具有科学性、权威性、独特性、系统性的“金氏教学法”。美声唱法产生于意大利的一种演唱风格,国际化科学发声法,音与音的连接平滑均匀,注重音区的和谐一致,气声统一,是一种优美的歌唱方法。金氏教学体系不断寻求欧洲美声唱法科学性与中国民族唱法特色性的完美结合,使其彰显出民族特色风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声乐训练体系。其借鉴美声因素有:

一、母音发声训练因素

发声练习是一种技能性训练,是声乐演唱训练的基础。美声唱法更多地采用意大利语演唱,所以其发声练习普遍采用意大利语中a、e、i、o、u五个元音进行。通过训练这五个元音以确定声音位置,统一音色。金体系遵循了美声唱法中系统的发声训练方法,他提出用“u”母音先做发声基础训练,它有打开喉咙,使声音竖起来,音色圆润集中,稳定声音通道的作用。通畅的通道可以使汽车走的非常畅快,“大马路、小汽车”意味着声音快而顺畅的进入头腔,使气息和声音连成一条线。而其他母音保持唱“u”时的状态进行换字训练,让所有的宽母音和窄母音都达到科学统一的效果,在统一的基础上,再体现每个字的个性特征,最后做到以字带声、以字行腔、字正腔圆。

二、依腔行字因素

中国传统民歌的演唱对咬字和吐字的要求十分讲究,有着成套的咬字吐字方法。总结出‘以字行腔’、‘字正腔圆’、‘以字带声’、‘吐字归韵十三辙’等经验,在“字”与“腔”关系中,传统唱法“依字行腔”,字在前,腔在后,演唱时是“依字生腔,腔随字走”,要求字要读得准确,唱得清楚,唱得自然,也就是更注重“字”。而美声唱法则更多地采用“依腔行字”,即遵循共鸣规律,先“立腔”,然后再按照声音形象及共鸣位置不变的情况安放“字”,也就是更为注重“腔”。金体系中,继承了中国传统声乐的“以字行腔”原则,但认为只做到“以字行腔”、“字正腔圆”、“声情并茂”还不够,还要掌握科学演唱技巧和表现方法,要求学生能把声音唱得圆润,音色统一,即在“以字行腔”、“字正腔圆”的前提下,还需结合美声唱法中的“以腔行字”、“立腔”因素。说“把字头、字腹、字尾”,“放在腔里,这个腔是什么?就是通道”,这通道也就是声音的共鸣u通道。

三、混合共鸣因素

“混合共鸣”是美声唱法自始至终讲求运用的一个演唱原则。它强调整体歌唱感,整个声区充分发挥共鸣作用,并要求音区的上下统一,不允许中间有任何裂痕,音量很大,穿透力强,这个原则也是金体系中所要求的。他要求学生在演唱时,咬字、换字结合运用“全通道”使每个字都要上下贯通形成“全身唱”,字在通道中自由变换。全通道演唱产生的“整体共鸣”结合中国传统的民歌演唱多运用的局部共鸣,形成了中国民歌特点,如中低声区大多用真声,进入高声区则多用假声,允许中间换声,甚至高低音区形成独特鲜明的风格。由于金体系采用了这种共鸣因素,再加上传统唱法中有益点,使其发出的声音既能产生穿透力强的混合共鸣声音,从而具有美声唱法一样的震慑力;又能在亮度以及声音表现力上继续保持传统唱法一样的亲和力。

四、低喉位稳定因素

金体系“喉下”换字提法,要求喉咙打开(即保持吸气状态),每个字都在喉头下部来唱,声音好像贴在脖子处唱似的,稳定喉头,打开喉腔来歌唱。这种提法能使声音明亮、统一,口腔放松,便于咬字,声音位置与气息关系容易平衡,歌唱的共鸣也能很好的发挥。美声唱法要求用混声歌唱,混声的关键之一就是打开喉咙,这样具有位置高、喉咙开、气息深的特点,容易获得充足的共鸣,有助于歌唱者取得松弛、流畅、圆润的漂亮音色。金铁霖先前是学美声唱法的,深知低喉位演唱的好处,所以他主张一直坚持低喉位稳定的演唱方法。不过,他尽管要求喉结的稳定,但也并非死搬硬套,在学生演唱山歌或是某些地方风格极浓作品时,也允许喉头的稍微移动,以满足作品内容的需要,这是一种变通。

面对当今时代蓬勃发展的民族声乐艺术,中国民族声乐有源泉、有发展、有高度,为占世界四分之一的广大的人民群众所喜欢。已经在整个声乐领域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并且在唱响着时代的主旋律。民族声乐已经开始走向世界,并且受到各国观众的赞扬和欢迎。我们有理由相信:民族唱法在吸收和借鉴欧洲美声唱法的基础上,这种学院派民族声乐教学体系即中国唱法的发展方向,是中国声乐艺术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中国唱法必将屹立于世界声乐艺术之林。

注释:

①金铁霖《金铁霖声乐教学》音像专辑理论篇[M],广州新时代影音公司,2004年版

②金铁霖《中国民族声乐教学探索》[C],选自《全国第二届民族声乐研讨会论文集》,1994年内部印刷

③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的现状及创新―金铁霖教授在“2005全国声乐论坛”上的学术报告[R],中国音乐,2005(4)

上一篇:综合实践是学生科技创新的摇篮 下一篇:我组织的“团伙作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