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在儿童教育视野里透视儿童文学

时间:2022-07-04 06:15:30

略谈在儿童教育视野里透视儿童文学

一、儿童文学滋养着儿童的心灵

不是所有的儿童文学作品,都要用儿童的语言去表达现实儿童的精神世界;也不是能写出儿童文学作品的人,就能理解儿童的内心。实际上,是否作为儿童文学作品的标准,并不在于能否准确描述童心,而是作者在儿童认知、表达愿望、生活积累等方面的区别。当然,期待能有更多的儿童文学作家了解童年、理解童年、关注童心、鼓励童真。可以把这些作为作者的追求,但不能把这些作为衡量儿童文学作者的标准。其实,进入儿童心灵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往往不是一个人的问题,它与公众的儿童意识有关。因此,整个社会的儿童观,整个社会对儿童的发展规律、需要、权利、行为特征等的认识水平需要逐步提高,这也是我国教育部为什么连续举办“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原因。西方发达国家发现儿童、理解童年也是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的,儿童优先、儿童利益最大化、儿童拥有多项权利只是最近几十年才在国际社会的官方文件中得以体现。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越高,儿童文学作品中就越“有”儿童。其实,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本身就是宣传科学的儿童观的重要素材。而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大量出现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对此,我们不能期待过高,必须学会等待,等待儿童观的觉醒;更要学会为维护童年、丰富童年而努力,努力宣传科学的儿童观。儿童文学滋养过无数人的童年。比如,我小时候曾经看到的很多作品,还是让人欣喜、甚至痴迷的。记得有一本书《顺风耳和千里眼》,让我痴迷了很长的时间,甚至每天爬到灯塔土坡上去,四周远眺,觉得自己比前一天看得更远,似乎离“千里眼”为期不远了。后来每每想起这件事,从一个专业人员的角度,我会觉得一本优秀的儿童文学书籍对一个儿童来说不只是画和字,还有一系列的假想、一系列的尝试、一系列的憧憬。童年有了文学,才更为灿烂;童年有了文学,才充满想象。当然,儿童文学作品若要在儿童内心留下印记,内容和形式需要与童心相契合。

二、教育者应与儿童一起欣赏儿童文学

今天的儿童是幸福的,因为有大量的国内外读物可以选择。但是,儿童对文学作品的选择往往需要成人尤其是教育者的引导,儿童对作品的阅读有时也需要成人的指导。“有准备”的成人能有效地指导儿童的阅读。所谓“有准备”,就是尽可能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了解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先读”和“蹲读”是指导儿童有效阅读的前提。所谓“先读”,就是在指导儿童阅读前,成人先要阅读作品,了解作品的内容和表现特征,有时还需要多次阅读。只有这样,才能决定是否给儿童指导和给予怎么样的指导。要避免把儿童文学作品当作课文进行解读。所谓“蹲读”,是成人用童心去读绘本,要避免带着“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和“新词汇”等思路去指导,没有童心,成人难以感受儿童文学作品中的趣味、幽默和想象。因此,所谓“蹲”,就是放下心来,用儿童的眼光去欣赏儿童文学。在儿童阅读指导中记住这一点,对各位幼儿教师和家长都很重要。阅读指导者,必须去研究幼小的孩子从儿童文学中得到了什么,或儿童文学引发了孩子什么。什么样的文学作品能够吸引儿童?阅读指导者要研究儿童听故事的专注程度,关注儿童听故事时的表情、举动和提出的问题;要关注并细致分析儿童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时的表现,包括关注儿童的注意时间,对不同页面的关注程度,对不同形象和情节的关注程度,什么样的内容引发了儿童的微笑和疑惑;还要观察和了解什么样的作品让儿童念念不忘,什么样的作品经常出现在儿童自发的表演游戏、结构游戏及其他游戏里。文学作品与儿童的关系不是简单的教化和引导的关系,儿童是文学作品的鉴赏者、解释者甚至是践行者,儿童经常在批评和改造儿童文学作品,只是教育者没有在意;儿童经常在创造儿童文学作品,只是教育者经常忽略。与儿童共同阅读,是对教育者的基本要求。教育者不仅要仔细关注儿童的阅读行为,还应阅读儿童的阅读,理解儿童的理解。在儿童文学的学习上,教育者应该向儿童学习,因为儿童的心绪才是儿童文学最应关注和照应的,也是教育者最应研究和解读的。儿童文学不只是用来读的。在幼儿园,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可以用来听,用来读,用来做,用来演。幼儿多感官、多层次地投入到文学作品中,有利于扩展经验,发展能力。教育者应特别注重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与儿童文学的关系,因为这些游戏能让儿童文学作品情境化、立体化、多感官化,能调动幼儿的文学再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制作能力、想象能力、合作协调能力、交往能力等。因此,将儿童文学作品归于表演是将文学欣赏综合化,体现了幼儿园教育中的儿童“在行动中学习、通过经验学习、在情境中学习”等特点。因此,儿童文学作品的深度欣赏是儿童文学作品的价值增值。当然,这一切都应从儿童的需要、反应等出发,那些成人主导的表演会让儿童失去自由和自主。儿童文学作品的深化和拓展,还可以通过儿童喜欢的其他形式,这个过程中儿童也是有个别差异的。有些儿童更擅长综合的深化和拓展文学作品,如改编作品,制作背景、道具并表演;有些儿童擅长绘画,将故事的主要情节画成连环画;有些儿童乐于建构,儿童文学中的奇妙场景经常成为他们用积木等材料建构的内容。教育者不应束缚儿童,要给他们机会、材料、空间、时间和其他条件,让文学更深地印刻在儿童的心灵深处。其实,围绕儿童文学,结合现实的活生生的儿童生活,我们完全可以建构一个个充满文学气息、环境丰富多彩、充满童话气息、有无数兴奋点、让儿童能积极投入、让儿童的想象和表现欲望能得到充分实现、是童话也是生活的幼儿园课程!

三、儿童文学素养是儿童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素养

幼儿教师的知识结构与中小学教师相比有自己的特点,核心的特点是综合性和广泛性。这一方面是指幼儿教师要全面掌握各科知识,因为幼儿园课程不是分人分科的;另一方面是指幼儿教师在日常组织活动中要有综合建构的知识和能力,能融会贯通各学科知识,使幼儿园教育更具有综合性,使各种课程内容能从整体上影响儿童的发展。儿童文学素养应该是幼儿教师的基本素养。因此,我特别希望大学和其他师范学校加强儿童文学和儿童表演的课程建设,要增加相关课时,尤其是要加强作品鉴赏和创作练习的课时。学前教育本科必须开设这些课程。作品鉴赏是必修的,创作练习可以选修。要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有儿童文学方面的素养,让更多的准幼儿教师和在职幼儿教师投入到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欣赏中来,要形成一批来自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专业的儿童文学作者。毕竟我们曾经是儿童,我们也承诺了为了儿童的幸福而学习和工作,因此对儿童文学已经不能敬而远之,更不能无视和鄙弃,而应该热烈地拥抱它、审视它、感受它、维护它,因为那是儿童心灵的滋养。儿童文学就是学前教育专业的辅修专业,儿童文学史就是社会的儿童认识史,儿童文学研究从一定程度上说也是研究儿童的一个视角。儿童文学的细微变化,尤其是儿童文学中投射出的关于儿童认知和对待儿童方式的变化,都是一个时代儿童意识的写照。儿童文学不是“小人书”,不是淡而无味的书,而是关于儿童成长的书和助推儿童成长的书。儿童文学应成为幼儿园课程研究的一个领域,儿童文学素养应成为儿童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素养,让我们努力不做儿童文学的局外人。

作者:虞永平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上一篇:刍议学前特殊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地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