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博”时代来了?

时间:2022-07-04 03:11:26

“私博”时代来了?

从买飞机买游艇到买艺术品,这看起来是富裕阶层的一种消费模式的进步。

他们当中的确有不少人无愧于『收藏家的称号,有自己的艺术品味。

然而,从购买藏品到安置及展示藏品,甚至于再到运营博物馆,已远不是藏家能够应付得来的。

“欢迎来到私人博物馆时代。” Philip Dodd,英国当代艺术中心(ICA)的前主管在今年香港艺术节上的私人博物馆论坛开幕式上如是说道。从来参与论坛的人数和级别上来看,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亚太区私人博物馆蓬勃的发展势头,尤其以中国为最。对于中国的先锋者,Philip Dodd说,他们在学习如何当好私人博物馆馆长,如同之前的西方私人博物馆馆主那样。现在的中国有点像20世纪初的美国,大型的博物馆都是由富有的企业家创办。

位列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的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是北美最大的私人博物馆,占地8公顷,藏有300多万件物品。美国亿万富翁保罗·盖蒂,在洛杉矶创办了盖蒂博物馆,由于资金雄厚,该馆被誉为资金最充裕的博物研究机构。还有位于伦敦的华莱士收藏馆和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市的贝利尼博物馆等等,这些私立博物馆的建立,都是起于是富有的企业家们的私人收藏。

私人收藏是当今社会的主流,世界上的众多私人博物馆已经成为世界上最珍贵艺术品的藏身之地。与公共博物馆相比,这些博物馆的藏品常常不是以“博”著称,它们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们的收藏一方面反映出了某一收藏家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这些博物馆的藏品常常因为其特定的品类而在某些研究中不可或缺。

近年来,在艺术和商业两者的调和作用下,中国企业家们也开始正在酿制属于自己的私立博物馆鸡尾酒。这就不难解释为何首届私人博物馆馆主论坛,就吸引了上海龙博物馆的刘益谦王薇夫妇、上海喜马拉雅的戴志康、北京现代美术博物馆的馆主李冰都出现在该论坛上。作为论坛的联合主席李冰甚至呼吁,应该把论坛的形式固定并且扩大开来,以便国内的私立博物馆馆主们更好地交流心得。

盛世流行收藏

在去年的《福布斯》“最富四百中国人”的排名里,刘益谦王薇夫妇位于172位。相比较于讨论他们如何赚钱,人们更多的关注点是集中在这夫妻俩如何花钱。夫妻俩有个共同的爱好—收藏。在最近的两年里,他们为这个爱好耗费了了3亿多美元,3.08亿的王羲之《平安帖》、1.69亿的吴彬《十八应真图卷》全是被他们买入。而这个爱好的后期投入更大,因为他们希望建立自己的博物馆,为自己的藏品提供容身之所—“龙博物馆”。于是,就有了这个占地1万平方米的龙博物馆。该博物馆计划于今年年底正式开放,王薇表示,除了用来展示她收藏的中国革命时期和当代艺术品之外,她还希望私立博物馆能够给新贵阶层们一个教育的机会,更多的关注文化和收藏,而不是将钱都花在浮夸的奢侈品上。有了这样的目标,一家博物馆对王薇而言是远远不够的。她计划在上海开办第二家博物馆。这家博物馆预计在2013年10月份对外开放。

对于收藏者而言,建立自己的私人博物馆的好处显而易见。艺术不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萎缩,尤其是当它们被安放在大型的博物馆。这不但有益于艺术家,对于公众来说也是件好事。

亚太区蓬勃发展的经济造就了这些实力雄厚的收藏者,正是他们为国际艺术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的资本。在上海,私人博物馆的数量激增。当西方为中国的当代艺术着迷的时候,中国本土博物馆的步伐却跟不上。那些非常富有的新收藏家便适时出现了。“这些人已经赚足了钱,现在进入了文化领域。他们的行为背后受到爱国心的驱使。” Philip Dodd如是解释这一现象,“他们希望教中国认识它自己的近代史。他们受惠于促使中国发展的历史之风,同时,他们也想参与到重新定义中国、亚洲甚至全世界的过程中来。”

上海浦东区汇集了不止一家私立博物馆。另一家也被广泛提起的是戴志康的喜马拉雅艺术博物馆。登陆该馆的官方网站,喜马拉雅艺术博物馆的简介是:中国最大民营美术馆之一、非营利艺术机构。而其目的是希望“连接传统与当代,将艺术融入生活”。博物馆掌舵人戴志康希望把艺术引进他一手打造的社区。他相信,一个社区需要的不仅仅是购物中心还需要有画廊和影剧院。我们需要创造利润,让博物馆得到可持续发展。一幅的画像就悬挂在博物馆入口处,但这并不影响戴志康从全世界购买西方艺术作品。他说他的目的就是让年轻人知道外面的世界正发生了什么。我属于这个社区,我就应该为社区做出贡献。我不仅仅是一名生意人,我还是一个社区发展者。

没错,中国收藏家现在谈论的更多的是教育。李冰收藏生涯始于20年前,他表示,“”对文化的破坏甚大,他意识到保护当代文化,并且展示出来,是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馆主们的机遇与挑战

然而,硬币的另一面是,私人博物馆的大规模兴起遭遇不少批评的声音。质疑者提出,仅仅有专业知识是不足以应付一家私人博物馆的,如何维护好持续地开下去,这才是最核心的问题。而偏偏博物馆不是件容易运营的生意,收藏家们是否致力于长期运营一家私人博物馆?挑选谁来当馆长?如何举办一场展览?如何培训员工?如果结业,那一大批的艺术品如何处置?

Dodd对这些问题持乐观态度,他认为博物馆们自然会学着解决问题。而香港国际艺术展负责人Magnus Renfrew则表示,对这些未来的博物馆所有者而言,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大问题,他们需要拿出很多钱来负担成本。

建造这些私人博物馆是一码事,而如何高效地运行它们却是另外一回事。经营非营利性艺术空间所面临的法律问题、资金和人才问题都将接踵而来。而一些只是为了炫耀的私人博物馆工程最终难逃失败的命运。

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刘益谦曾表示,博物馆的日常开销,他会以其公司的名义或者以个人的名义对博物馆进行赞助。去养一个博物馆,每年最起码要500万以上。他承认,目前做博物馆肯定要亏钱,“但既然我太太要做这个博物馆,我们夫妻俩已经做好了每年赔多少钱的准备”。

国内的私立博物馆,主要资金来源是建馆人的钱包。而拥有私立博物馆的人群中,大部分是企业家。可以这样说,他们用自己的企业养活了自己的博物馆,私人收藏等同于公司收藏。不过是因为税务、财务上的限制,企业家们都是以个人名义进行收藏。

陈家刚,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收藏家里最早也最知名的一个。这名成都地产商于1998年建立了上河美术馆,陈家刚本人有建筑学背景,身边认识不少艺术家,成立自己的博物馆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可惜好景不长,两年后,陈家刚的公司因为资金链断裂倒闭,美术馆自然也就歇业了。然而这一批的早期私人博物馆所起的作用功不可没,他们也算是国内最早收藏张晓刚、岳敏君等当代艺术家作品的机构。

再次参考国外的私立博物馆运营模式,或许能够给中国本土的馆主们一些启发。首先,西方的私人博物馆除了自有的资金外,还拥有广泛的资金来源,比如来自各级政府的拨款,来自私人和民间团体的捐赠,及通过市场推广开发商品所获取的资金。私立博物馆,很多时候运营不下去,不是在于缺少藏品,而是在于缺乏人才。

私人博物馆本身都是由专业人士运作的,其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就是鉴定。在这些博物馆中工作或者服务的鉴定人士,在任职期间会严格按照规则开展工作,并且不会以所在博物馆从业者的身份,为外界的机构或个人提供鉴定服务。这从一个侧面确保了该项工作的公正和公平。其次为了使博物馆实现盈利,除鉴定小组之外,博物馆还是会设置市场部,由营销专家构成的这个部门,主要进行扩展市场的工作。另外还会开设销售博物馆纪念品、艺术品的商店,就是以馆藏品为装饰,加工制成一些商品的成品,进而实现资金上的收益。

上一篇:温情如家 第10期 下一篇:贾平凹 塞满一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