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趣为马,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效率

时间:2022-07-04 01:04:29

以趣为马,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效率

[摘 要]初中历史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有着较强的科学性和人文性,学起来并非易事,更何况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作者在日常的教学探索中,尝试以趣为马,就如何开展历史教学和提高历史教学效率作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 学习兴趣 教学效率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以趣为马”,这里的“马”指的是动力,通俗地说,就是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我们教学的“发动机”,以提高教学效率。要上好历史课,提高教学效率,不妨从“趣”入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下工夫,调整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适当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可以从教学的趣味性上深挖掘,在历史教学中加入一些新颖、活泼、具有青春色彩的教学元素,如时尚元素、互联网元素、流行音乐等,通过这些学生喜欢的生活元素,增加历史课堂吸引力,让历史教学更加贴近他们的实际,更加生动有趣。本文的教学探索正是笔者在日常历史教学中的探索,旨在以趣为马,推动教学。

一、取经生活,丰富内容,增加趣味

生活是最富有生命力的教学素材,特别是在历史这样的人文学科中,只有还原最真实、生动的生活情境,才能让学生增强情感体验与加深认识。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善于从生活中取经,寻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元素,并巧妙地将这些生活元素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以提升教学的趣味性。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时,考虑到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围绕“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而展开的,因此为了深入地探讨“抗日”这个话题,笔者借助了电视中随处可见的“抗日神剧”。课堂伊始,笔者便播放一小段热播抗日剧《亮剑》中的精彩片段,从李云龙机智风趣斗青木的情境,以轻松的方式将“抗日”这个严肃的话题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

二、巧解历史,增强互动,促进理解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总有这样的困惑:历史的时间跨度那么大,我们中华历史就有上下五千年,别说学生,就连教师都难以理解,要让学生掌握谈何容易。这个时候能否以数学一题多解的思路巧解历史呢?如从结论到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结论入手,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编演历史情景剧,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将历史故事搬上课堂;在单元复习中开展知识竞赛,以充满趣味性与挑战性的竞赛活动,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促进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时,讲授完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爱国壮举后,笔者并未急着照教材的顺序继续说鸦片战争,而是以倒叙的方式,为学生播放了签订《南京条约》的相关视频。在学生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再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这个视频与教材的内容自己提出问题。比如中国政府和谁签订了《南京条约》?为什么会签订《南京条约》?要求学生在发现、提出问题的同时,尝试从教材内容中寻找答案;或者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尝试自己先解答问题。遇到解答不出来的难题,可以做好记录,在汇报交流的时候再提出。这种由结论到问题的方式,可以增加探究的趣味性,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小组“先学”活动。

三、历史评书,搭建平台,促进掌握

评书,又称说书,是我国传统口头表演艺术形式之一,尤其在《百家讲坛》栏目火了以后,评书更受喜爱。如果将评书应用于历史教学,不仅能让二者交相辉映,而且对于活跃历史教学形式、增添教学趣味性大有益处。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就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一些丰富多彩的历史评书平台,让学生学习评书艺术家以“说”“评”的方式,说说自己对历史现象、历史故事的认识。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比如教学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女皇武则天”的内容后,笔者布置学生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就“女皇武则天”的功过是非开展一个历史评书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本课学习内容,并参考一些历史材料,甚至是影视作品,比如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武媚娘传奇》等,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将小组意见进行整合,形成评书稿,选派代表以评书的方式,为大家呈现出来。接到这么有趣的学习任务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在展示环节中,笔者发现各个小组都下足了工夫,有的小组还借鉴了说唱结合的方式,为大家呈现了小组的活动成果;有的小组还创造性地以吉他代替传统的快板、三弦等,真是趣味横生。

总之,兴趣无疑是学习最好的内在动力,只要教师立足学生、立足教学,善于从他们的生活中寻找兴趣点,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学生一定能够以趣为马,快马加鞭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中并不断进步。

上一篇:国产像素手游,扶不起的阿斗 下一篇:地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要注意“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