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时间:2022-07-03 11:55:24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小说既是时间的艺术,又是空间的艺术。环境描写在小说艺术中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为人物活动提供了驰骋的舞台,并对情节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它自然成为最凝聚作者心血的地方之一,弄清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对准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提高读写能力,陶冶情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1. 社会环境:狭义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广义社会环境是对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情态、生活风尚、风土人情等环境因素的描写。

例如:

(1)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一一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孔乙己》)

(2) 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蜼彝,一边是玻璃醢。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道是: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林黛玉进贾府》)

(3) 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为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十四中寨逢场,城中生意人过中寨收买山货的很多,过渡人也特别多,祖父在渡船上忙个不息。天快夜了,别的雀子似乎都在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皆放散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且有甲虫类气味。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边城》)

2.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对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时序节令、风雨雪霜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

例如:

(1)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那雪早下得密了。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仍旧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的紧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2) 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药》)

(3) 外面可以看到的只是一个空荡荡、阴沉沉的院子,和20英尺外的一幢砖砌房子的墙壁。一株极老极老的长春藤上的叶子差不多全吹落了,只剩下几根几乎是光秃秃的藤枝,依附在那堵松动残缺的砖墙上。(《最后的常春藤叶》)

【真题演练】

那么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究竟有哪些作用?学生们在做题时又该朝什么方向去思考呢?笔者在高三一轮复习中作了一些探究性尝试,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同学们在练习中的真实答题情况吧!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文后练习。

日月行色

杨闻宇

我们村西有一条河,流水清澈,平平的河滩廓大宽展,自远处眺望,浅亮亮的河水仿佛是铺晾在沙滩上的一派银箔,轻轻闪烁。

农村兴订婚,“订”者“定”也,仪式既简单又庄重,记得订了婚的第二天,她随我涉水过河以后,有意地、稍稍拉开些距离,不即不离,不紧不慢地行走在匀净细软的沙滩上。夕阳衔山,晚烟萦树,河那边农家矮矮的房屋半掩在烟霭里,上下远近静极了。她不上二十岁,刚刚撞破乡下小女儿的“壳”儿,正要步入农家姑娘的行列。我斗胆拧过头去,想仔细瞧瞧她。她那儿仿佛早就防我呢,倏地摆过脸去,避开了我,故意注视那落日。顺着她的眼光瞄过去,西方天际遥远的地平线上起伏着矮矮的黛青色的山峦,那就地绵延着的黛青色与她那披下的洁亮浓密的乌发是同一个色调。半边脸颊红红的,与衔山半隐的落日遥相映衬,如火的晚霞从侧面铺张开来,勾画出秀婉窈窕的一尊倩影。

她没有回头,却轻轻放过一句话来:“村里那么多赢人、出众的女子,你咋就……”

“村里人说你聪敏、灵性。”我回答。

“谁说的?”

“老人都这样说。老人经的事稠,我信老人的话。”

她顺下睫毛,不吭声了。我反问了一声:“你……你对我的印象呢?”

滩上晚风习习,清畅、爽凉。她翘起指尖掠掠被晚风扰散了的鬓角,不打算回答。这怎么成!你能问我,我就问不得你么?我暗暗用目光逼住她。她见躲不过去,微微咬咬唇儿,有点不怀好意地瞟了我一眼:“你一定要我说,不说不行吗?”

我郑重地点点头。

“你是个鳖熊!”声不高,字咬得很重。

鳖者,水底烂泥里的硬壳软体爬行运动;熊者,天下蠢笨无二的“黑瞎子”。在我们那个地方,这是个恶狠狠的、咬牙切齿的比喻。

“谁说的?这是谁说的?”我止住脚步,脚底猛地腾起一股无名火,屏住呼吸,胸脯一起一伏。

她那细密的牙儿咬住唇儿,眯缝起细长的眸子,平静地、神秘地斜睨住我:“也是村里老人说的!”说这话时,眼波活似乌油油一眨闪电,那一瞬间,致使她的全身在收束将尽的晚霞里显得益发俏丽、撩人。我“咕咚”咽下一口唾沫,像是咽下一个砣秤锤。

“这么说,你……你信那些老不死的嚼舌头了?!”

她垂低头,没有了任何声息。伸出一只脚在软沙上划过来划过去,划过去又划过来,金黄色的细沙净净亮亮的,宛若凝结在地的晚霞,纯洁无比。

“有话早说,回头还来得及。往后后悔就迟啦。”我正告她,催她重新表态。订婚仅仅是个形式,这“订婚”与“结婚”之间,才横亘着爱河里真正的关口。

她抬起美丽的细长的眼睛,瞅了瞅东方那刚刚托起新月而呈现暗紫色的山垭,脚趾依然下意识地划着弧圈,划着划着,长长地舒一口气:“唉!老人还说来:灵性人是鳖熊的奴!”

本文开头两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得分分析]

生甲 景色描写比较生动,用语活泼,用比喻的手法将景写活了,给读者一种美的享受。(0分)失分分析:没有真正吃透题干的要求及答题的方向,答案过于空洞、抽象,不着边际。因此得0分。

生乙 作用:描写出“她”的美好,衬托出作者心情的愉快。(2分)失分分析:明确题干要求,清楚答题方向,但存在常识性错误“衬托出作者心情的愉快”,小说中的“我”不一定就是作者自己,且作用作答不够全面。因此得2分。

生丙 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衬托女主人公的美丽;③反映“我”的内心愉悦;④情景交融,渲染氛围。(4分)得分分析:能很好地抓住题干要求及答题方向,且得分点意识很强,分点标号作答,要点也较全面。但也有一点瑕疵:“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渲染氛围”,什么氛围?不够具体。

【归纳总结】

从第三个学生的答案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发:答题角度很关键,第三个同学的答案是从环境本身的作用和环境与人物的关系这两个角度来思考的。注意:文学类文本阅读文体意识很重要,小说阅读要抓住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和主旨,因此除了以上两个方面,还可以从环境与情节的关系、环境与主旨的关系来思考。据此可以归纳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类题的答题角度有:

1. 从环境本身来看:(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等;(2)渲染气氛。

2. 从环境与人物的关系看:反映了人物心理,塑造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形象。

3. 从环境与情节的关系看:(1)推动情节的发展,为情节的发展作铺垫;(2)前后多次描写,成为行文线索。

4. 从环境与主题的关系看:揭示寓意、象征义,深化主旨。

当然我们在具体做题时不一定每道题都要四个角度面面俱到,要视具体文本而定。

除了掌握必要的答题角度外,在具体答题时规范答题也非常重要:要结合具体文本来答题,切忌空洞。这类题常见的答题思路可以归纳为:

1. 交代故事的时间:何时;地点:何地;渲染怎样的氛围;暗示了怎样的社会环境……

2. 表现什么人怎样的性格,反映什么人怎样的心理,塑造什么人怎样的形象……

3. 为下文什么事作铺垫,推动下文什么事情的发展……

4. 揭示怎样的主旨,深化怎样的主题……

掌握了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相关知识、答题角度及答题思路,相信在今后的此类题的训练中一定会很好地帮助同学们规范答题的。

【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文后练习。

天塘山的咒语

徐均生

在我们老家有一座山,叫做天塘山。山上树木葱郁,云雾弥漫。飞禽走兽,遍及山岭。在天塘山下有一块石碑。石碑上雕刻着一句咒语——上山挖塘者断子绝孙!这条咒语何时刻上去的,谁也说不清。小时候上山砍柴,我看到过这条咒语。当时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记得我小的时候,就有人上山挖塘,其实是去挖宝。

相传天塘山上有七个塘,据说是身高三丈三尺的仙人留下的足印。如果哪个人挖到了这七个塘,那么,他会在最后一个塘里得到一副金锣金锤,就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那些上山挖塘的人,果真得病死了,果真断子绝孙了。有人不信这个邪,又上山去挖塘,结果,还是死于非命,或其子女也在一次车祸中丧命。这样,村里的人就相信了,除了上山采茶挖笋什么的,谁也不敢想挖塘的事了。前些年,从山外来了一位有钱的老板,听了这个传说后,非常好奇,决定找人偷偷去挖塘。结果,老板被山上滚下来的大石头压死了。

这样一来,村民更害怕了,远远地避开天塘山,就是上山采茶挖笋也不敢了。

天塘山的塘成了村民的一个痛。天塘山的咒语成了一个谜。

多年以后,我读博士研究生,为完成博士论文,突然想到了天塘山的咒语。如果把它揭示出来,那我的论文肯定会引起轰动的。于是,我对导师说了想法。导师非常感兴趣,决定亲自带我去考察。就这样,导师和我来到天塘山进行考察,特别是对那石碑上的咒语,走访了所有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查阅了所有相关资料,还拜访了有关医学专家、心理学专家、社会学专家、民俗专家、动物学家,就在要结束考察的最后一天,导师和我登上了天塘山绝顶。天塘山果然是山势巍峨,绵延数十里,奇峰巨壑,雄伟壮观!导师在山顶只说了一句话:“我倒情愿相信有这条咒语啊!”我却感慨万端说:“可考察结果却不是这样的啊!”

回校不久,博士论文《揭开天塘山咒语之谜》写成了,交给导师后,导师很多天也没有答复。这让我非常奇怪,实在等不住了,就去问导师。导师的桌上放着我的论文,封面已经很陈旧,显然导师翻看过好多遍了。导师问我一个问题:“你喜欢你的家乡吗?”我非常肯定地回答:“当然喜欢!”导师严肃地要求我:“这论文通过答辩后,别拿去发表了。”这让我非常意外,“这,怎么可能呢?”博士论文如果发表出来,就我而言,意味着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还能在学术上打下很好的基石。

表面上答应了导师的要求,等论文答辩通过后,我悄悄地投稿给一份地理杂志,论文很快发表出来了。导师看到后非常恼火,他拍着桌子训斥我:“你这个不守信用的家伙,你……你这辈子也别想采摘到科学的桂冠!”我低着头什么话都没有说。我知道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没有用。

过几天,记者纷纷来采访,天塘山咒语之谜,就这样真正地向公众揭开了——那些因上山挖塘而死去的人,完全是意外,跟“天塘山咒语”无关!有关断子绝孙的说法,根本没有科学依据,完全是迷信!然而,老家的兄弟来电话说:“什么迷信不迷信的,我们就是相信!”我苦口婆心地说了老半天,兄弟不但不信,反而骂我是傻子!回家过年的途中,我和老婆却被老家的兄弟们远远地堵在了山外,他们不让我们进山。父亲还带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只有两句话——我没有你这个儿子!你永远也别回来!我非常纳闷,也很委屈,只好带着老婆回她父母家过年。年过得很没意思。

年后回学校,看到了一条让我非常震惊的消息:“天塘山的咒语”失灵了!天塘山毁了!那些挖宝的人,把天塘山上的树木全给砍光了……

小说第一段和第五段两次描写天塘山的景物,这样写有哪些作用?请概括说明。(6分)

【阅读提示】

要想解决这一题首先要挖掘出这篇小说的主旨,而挖掘这篇小说主旨的关键在于解读文题“天塘山的咒语”中“咒语”一词的深刻含义:“咒语”虽是迷信,但它实际上起到了保护天塘山的作用,“咒语”一旦失灵,天塘山则被毁坏;其实这“咒语”就是对人们的自私、无知和贪婪的诅咒。

【参考答案】

1. 两处描写突出了天塘山生机盎然、气势雄伟的景象;(2分)(山上树木葱郁,云雾弥漫。飞禽走兽,遍及山岭。)(天塘山果然是山势巍峨,绵延数十里,奇峰巨壑,雄伟壮观!)

2. 为突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谁破坏环境必将受到惩罚的主题作铺垫;(2分)

3. 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2分)

上一篇:巧调语序嘲庸才 下一篇:路过青春微微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