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书法课堂

时间:2022-07-03 11:40:06

蒋勋书法课堂

目前发现最古老的汉字

“汉字有最少5000年的历史,大汶口文化出土的一件黑陶尊,器表上用硬物刻了一个符号――上端是一个圆,像是太阳:下端一片曲线,有人认为是水波海浪,也有人认为是云气;最下端是一座有五个峰尖的山。

这是目前发现最古老的汉字,比商代的甲骨文还要早。我常常凝视这个又像文字又像图像的符号,觉得很像在短信上或Skype上收到学生寄来的信息。信息有时候是文字,有时候也常常夹杂着‘表情’的图像符号。

商代青铜器上的铭文象形

似“虎”的动物象形。人手执箭。“我喜欢看商代的甲骨,在一片斑驳的牛骨或龟甲上凝视那一匹‘马’,有身体、头、眼睛、腿、鬃毛,像画,又不像画。那绞成两股的线是‘丝’,那被封闭在四根线条中的人是‘囚’。我想象着,用这样生命遗留下来的骨骸上深深的刻痕来卜祀一切未知的民族,何以传承了如此久远的记忆。”

记号陶文

半坡遗址出土陶片上的刻画符号,约公元前4800至前4200年问。这些“记号陶文”是和汉字起源有关的最早实物。

“从近50年来新出土的考古资料来看,新石器时代的许多陶器表面,都有用‘毛笔’‘化妆土’画下来(或写下来)的非常近似于初期文字的符号。有些像‘S’,有些像‘X’,像字母,又像数字。这些介于‘书’与‘画’之间的符号,常被称为‘记号陶文’,有别于装饰图案,是最初的文字,也极有可能是仓颉时代(如果真有这个人)的文字吧!”

早商的青铜铭文

此段铭文中有两马、羊,和“父乙”,看出来了吗?“早商的简短铭文中也有不少的确是文字,例如表现纪年月目的天干地支,甲乙丙丁或子丑寅卯,这些纪年符号又结合父祖的称谓,变成‘父乙’或‘祖丁’。早商的青铜铭文图像符号特别好看,有图画形象的视觉美感,艺术家会特别感兴趣。这些还没有完全发展成表意文中的原始图像,正是汉字可以追踪到的视觉源头,充满象征性,隐喻性,引领我们进入初民天地初开、万物显形、充满无限创造可能的图像世界。”

《兰亭集序》

“被称颂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是一篇草稿!因为是草稿,保留了最初书写的随兴、自在、心情的自由节奏,连思维过程的‘涂’‘改’墨渍笔痕,也一并成为书写节奏的跌宕变化,可以阅读原创者当下不经修饰的一种即兴美学。

把冯承素、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几个不同书家‘摹’或‘临’的版本放在一起比较,不难看出原作涂改的最初面貌。第四行漏写‘崇山’二字,第十三行改写了‘因’,第十七行‘向之’二字也是重写,第二十一行‘痛’明显补写过,第二十五行‘悲夫’上端有涂抹的墨迹,最后一个字‘文’也留有重写的叠墨。这些保留下来的‘涂’‘改’部分,如果重新誊写,一定消失不见,也就不会是原始草稿的面目,也当然失去了・行草,书法真正的美学意义。”

《祭侄文稿》

“唐代中期被称为‘天下行书第:’的颜真卿《祭侄文稿》,祭悼安史之乱中丧生的侄子,血泪斑斑,泣涕淋漓,涂改圈划更多,笔画颠倒错落,也是一篇没有誉录以前的‘草稿’。

《祭侄文稿》是一篇文章的草稿,字体大大小小,涂改无数,一开始看可能觉得不够工整端正。但是正因为如此,真正面对第一手书法家书写的墨迹真本,才可能领略书法随情绪流转的绝美经验。这样的审美体验,连书法家本人也无法再次重复,后来者的刻意‘临摹’往往只能得其皮毛。

传世的《兰亭序》、《快雪时晴》,都是王羲之死后近三百年才由书家-临摹的作品。长期被临摹困住。一般俗世书匠也失去了对原创意义的理解,一旦面对最好的真迹,好比《祭侄文稿》,反而会不习惯,找不到欣赏的角度。”

《寒食帖》

“北宋苏轼被贬黄州,在流放的悒闷苦郁里写下了《寒食诗》,两首诗中有错字别字的涂改,线条时而沉郁,时而尖锐,变化万千。《寒食帖》也是一篇‘草稿’,被称为‘天下行书第三’。

苏轼笔触颓散荒苦,‘萧瑟’二字是心境的沉重沮丧;到了‘卧闻’二字,线条里有多少流放者的自我放弃、自我嘲弄,生命到了这样境遇,似乎只有苍凉的苦笑了。‘卧’、‘闻’两个字像松掉的琴弦,是喑哑荒腔走板的声音。苏轼书风以真实之‘丑’,逼走了矫情故作姿态的俗媚之‘美’。

苏轼是善于调侃嘲弄自己的,人人都在炫耀自己书法俊美的时候,苏轼忽然说自己的书法是‘石压蛤蟆体’,是被石头压死的癞蛤蟆的风格。‘卧’、‘闻’二字正是‘石压蛤蟆’,扁平、难堪、破烂,然而那难堪、破烂,或许正是诗人亲身经验到的人生,正是诗人要讲述的人生。

选自《城市画报》

上一篇:不要“常有理”等 下一篇:我们怎能容忍为工作付出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