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炎平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130例

时间:2022-07-03 06:55:43

喜炎平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130例

摘要:目的 探讨喜炎平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方法将180例患儿分为两组,比照组采用一般抗炎、止咳、定喘、压缩雾化吸入等治疗;实验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7d评价一次,1~2w后判断疗效。结果 实验组临床痊愈率90%,有效率100%;比照组临床痊愈率63%,有效率77%。实验组明显优于比照组。结论 喜炎平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

关键词:喜炎平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又称喘憋性肺炎,其病毒主要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约占50%以上或更多[1~3];其它依次为腺病毒,副流感,鼻病毒与流感病毒等;部分患者是因为肺炎支原体而引发的;在感染病毒后,脆弱的毛细支气管会出现充血,水肿与粘液分泌加剧,同时,坏死的粘膜上皮细胞出现大量脱落,与粘液结合形成浓稠或者块状物,从而堵塞管腔,导致患者出现肺气肿和肺不张。炎症一般情况都会累及到肺泡,因此,我们能够将其归纳为肺炎中的一种特殊类型。该病见于2岁以内,尤其以2~6月的婴幼儿多见。发病急,进展快,以喘憋、喘鸣和三凹症为主要临床特点,易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临床发病,在我国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的高峰季节,南方在夏秋季,北方在冬春季。常规治疗本病尚无特效药物。毛细支气管炎经过针对性的治疗后,一般都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整个治疗过程一般需要5~9d。但值得注意的是,小儿出现该病后容易得哮喘病。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调查与跟踪随访后,证实有20%~40%的患儿最终发展为哮喘,因此,对于该病的治疗要极为重视,以最短的时间治愈,防止小儿哮喘的出现。2005年2月~2011年4月,笔者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130例,疗效显著,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2月~2011年4月本院收治的1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全部病例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诊断标准住院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比照组,均排除支气管哮喘、急性喉炎、先心病、急性扁桃体炎、支气管先天畸形、支气管扩张、低蛋白血症、结核以及慢性鼻窦炎、扁桃体炎等引起的喘息。随机分为实验组、比照组两组。实验组130例,比照组50例,男性115例,女性65例,年龄2~20个月;其中出现心衰的有6例,疑为心衰的有4例,总计10例;合并消化不良者16例;发热者有56例,一般发热都为低热(37.6℃~38.5℃)。临床听诊全部病例均可闻及哮鸣音及痰鸣音,于喘憋缓解时可闻及中、细湿罗音,随着临床喘憋症状的消失,肺部喘鸣音亦消失。实验组与比照组患者都是起病比较急,最初临床症状为:阵发性咳嗽伴随少量的喘憋,呼吸频率与心跳明显加快,三凹征等典型症状,大部分患者有发热,体温升高(37.5~39℃)。部分患儿因为病症而出现哭泣与烦躁不安,有呈现出中毒3症状,面色呈不正常苍白或者是紫绀。听诊可见肺部哮鸣音与中细湿罗音。患儿经过胸片后,结果显示肺纹理较正常增多,呈阻塞性肺气肿,部分患儿有点片状阴影,呈肺不张。患儿病程均为1~7d,平均(3.3±0.6)d。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吸痰、吸氧常规治疗,部分患者给予镇静剂,常规给予平哮止咳治疗。如果患儿伴随心力衰竭,则给予患儿利尿及增加心肌收缩力药、扩张血管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按照体重计算为0.2~0.4ml/kg/d,但最大量每日不超过1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滴注。1次/d,1w评价一次,1~2w后判断疗效。

2结果

2.1 观察方法 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每天记录,定期随访,将随访结果进行认真填表与记录。临床观察主要以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生命体征变化及住院时间长短作为主要事项。病情评价:根据患儿在治疗后的症状与体征改善程度(无、轻、中、重) 评分为:0、1、2、3分。无:治疗后,患儿无症状与体征;轻度:患儿在治疗后出现间断症状,但是不影响其生活与睡眠,体征比较轻微;中度:患儿经过治疗后还有明显症状与体征,会影响生活与睡眠;重度:患儿经过治疗后症状跟体征没有出现改善,甚至严重。

2.2 疗效标准 ①临床痊愈:咳嗽喘憋等症状消失,肺部听诊罗音消失,胸片示肺部病灶吸收;②显效:咳嗽喘憋等症状基本消失,肺部音等阳性体征明显减少,胸片示肺部病灶部分吸收;③无效:咳嗽喘憋等症状无改善,肺部听诊及x线同治疗前。

3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130例临床痊愈117例,好转13例,治愈率90%,有效率100%;比照组50例临床痊愈30例,显效18例,无效2例,治愈率63%,有效率77%。实验组明显优于比照组。

3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主要是好发于2岁跟婴幼儿中的一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特别多发生于6个月内的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致病病毒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再其次是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临床特点发病急,有明显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缺氧、心衰。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可以威胁婴幼儿的生命。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均在两岁以内,尤其为6个月以内的患儿居多。其特点为气管、支气管的解剖上比较狭窄,病毒感染后,因粘液潴留,黏膜肿胀,支气管痉挛,造成呼吸道梗阻,主要病理变化为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及坏死细胞脱落所致的炎症反应,发病与此年龄段小儿毛细支气管的解剖特点有关;而近年来在有关毛细支气管炎发病机制的探讨上,经过国内外学者研究结果显示,毛细支气管炎能够包括由免疫细胞介导的气道炎症反应,该类炎症能够直接作用于上皮,导致上皮出现坏死与脱落,从而破坏整个气道粘膜的完整性,最终导致黏液栓的形成,阻塞呼吸道与影响清除率。上皮细胞也能够进行分泌出不同的细胞因子,以此来调节炎症的状态。特别是对于肥胖儿、过敏体质的患儿,大部分都免疫力低下[4]。婴幼儿的支气管比较小,当出现局部炎症的时候,分泌的粘稠分泌物就比较难排除,从而出现缺氧,严重会影响患儿生命。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喘憋及肺部广泛哮鸣音等感染性炎症和变态反应性炎症错综复杂的临床症状。严重者发生心衰、呼衰而危及生命。过去临床实践中均采用糖皮质激素和茶碱类,近来年来有人提出,短期内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机体免疫功能暂时下降,不利于机体清除致病因素,反而可能导致疾病迁延或多重感染。而茶碱类治疗浓度与中毒浓度比较接近,特别是较小婴儿及低体重小婴儿,支气管平滑肌发育不健全,对茶碱类反应性较差,血药浓度监测如不具备,容易发生兴奋、烦躁甚至氨茶碱中毒,进而危及患儿生命。

喜炎平注射液为临床常用中药穿心莲的提取物,主要成份为穿心莲内酯,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均具有抑制和延缓肺炎双球菌和溶血性乙型链球菌所引起的体温升高的作用,对于伤寒副伤寒菌苗所致发热的家兔或2,4-二硝基苯酚所致发热的大鼠,均有一定的解热作用,其中以脱水穿心莲内酯作用最强,穿心莲内酯对小鼠肾上腺皮质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兴奋作用,可增加肾上腺皮质功能,穿心莲水煎剂在体外能提高外周血白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有报道口服穿心莲能使肿瘤病人及其它病人或健康人对旧结核菌素所致皮肤延缓型超敏反应增强。穿心莲甲素注射液也可增强吞噬细胞功能。3H-胸腺嘧啶核苷渗入淋巴细胞的体外试验表明,穿心莲水溶性衍生物注射液对PHA促进3H-胸腺嘧啶渗入有抑制作用。所以,喜炎平对多种病毒、细菌有灭活或抑制作用;对多种内毒素等致热有解热作用。具有抗炎、解痉、镇咳祛痰、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综上述,喜炎平注射液的应用,对于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可针对病因(如病毒、细菌及他们的代谢产物)治疗,同时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因而能取得较好疗效。

参考文献:

[1]刘增.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流行感冒54例临床观察[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9,22(3):53

[2]杨锡强,易著文主编.《儿科学》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7.

[3]戴颖、蒋奇伟、何书,等.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6):1323-1324.

[4]胡亚美,等.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99.

上一篇:肝硬化患者门静脉高压与胆囊壁增厚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外科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