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单位的人才管理途径及方法

时间:2022-07-03 05:07:57

科研单位的人才管理途径及方法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是高新技术的时代,是竞争的时代。人才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资源,人才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备资源。人才管理已成为当前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科研单位作为知识密集群体,“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强化人才管理,是顺应当前和谐社会建设理念,挖掘人才潜能,激发人才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实现人才作用和价值的有效途径。

实施人才管理必须充分了解人才特点

科研人员是指在企业里从事科学研究或技术研发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主要通过自己的创新、分析、判断、综合和设计实现价值创造,拥有现代科技知识和现代思想意识,追求的是自我价值实现和有所作为,表现的是自我。通常有如下特点:

工作内容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科研人员从事的不是简单重复的工作,而是在不完全确定的易变环境下接受经常改变的工作项目,项目是不断变化的,科研人员的任务和责任也随之发生变化,每一次变化都意味着必须发挥员工个人的资质和灵感,以创新来灵活应对新的挑战。

极强的工作自主性。与流水线上被动适应机器设备运转的操作人员不同,科研人员更希望有一个自主的工作环境,他们不仅不愿意受制于物,甚至无法忍受上级的遥控指挥,他们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自我管理和控制。这种自主性往往表现在科研人员对工作程序、方法和时间安排的灵活性要求,以及对良好的物理环境、宽松的制度环境和组织气氛的相应要求。

追求高成就需要的满足。与一般员工相比,科研人员更在乎自身价值的实现,并强烈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他们不愿随遇而安,喜欢挑战性的任务,以此来证明他们的能力。

工作流动性大。工业经济中资本雇用劳动的定律在知识经济中已经受到质疑,因为知识正在取代资本成为最关键的稀缺要素,因而附着在科研人员身上的知识获得了主宰员工的流动,只服从于知识的进一步生产、自由传播、不断创新的需要,所以保持长期不变的雇用关系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

以人为本是管理人才的关键

以人为本,就要了解人。以人为本首先要研究人、了解人。沟通是了解和互动的桥梁,只有倾听员工和下属的真实想法,才能及时纠正错误的判断。

以人为本,就要尊重人。作为一个科研单位,就是要尊重科研人员个人的尊严和权利。员工总希望自己得到上级的认可,而不愿意只是任人摆布,没有自己主观意愿的参与和体现。因此,在企业伦理问题上,员工个体之间是以平等为前提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公平原则和机会均等,每个人都应该有均等的录用、晋升、学习提高、获取报酬的机会,这是保持企业发展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前提。

以人为本,就要以人格魅力感染人。企业管理者如何才能凝聚下属呢?管理者以自己人格的魅力感染员工显得非常重要。要倾听员工的意见,让员工知道你尊重他们的想法,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要建立严格的授权制度,既要向员工授权,又要让员工承担责任;要用语言和行动明确告诉员工,他们的努力是受领导赞赏和器重的;要经常表扬和鼓励员工,因为这种精神鼓励有时胜过物质方面的奖励。

我们曾经大力提倡以厂为家、以企业为家的思想,鼓励为企业献身的精神。企业经营者应给员工灌输一种意识,即把劳动作为享受自己幸福生活的手段之一,员工是为了我们每个人更加幸福的生活而劳动,企业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场所,即成为每个人为幸福生活而劳动的场所。所以以人为本就是要了解人、尊重人、取信人、欣赏人。

科研单位强化人才管理的做法

基于科研人员的特点,必须以“自我实现的社会人”作为基本的人性假定,以科研人员的自我管理为基础,以企业的发展战略远景为引导,探索一套科研人员自我实现过程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的知识管理模式。

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合理地组织劳动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加强对员工的技术培训,切实提高人员素质,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认真落实员工的劳动保护、劳动保险和社会福利,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

建立企业与科研人员的共同愿景。科研人员拥有知识型企业进行生产的原材料――知识,但企业需要找到恰当的方式才能把这种原材料真正转化为财富,唯有尊重他们的意见,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由于智力资本的奉献完全取决于科研人员的自愿,他们需要一个有吸引力的理由,因此建立一个得到知识员工认同的企业愿景,对于调动他们的智力资本是十分关键的。

让科研人员参与管理。现在的企业管理,管理者已经无法通过不停地学习迫使自己掌握所有下属的全部知识了,也不能总是期待下属对自己详细解释一切细节以便作出决策。其实管理者可以把决策权交给知识员工本人,允许最了解工作的人参与决策的结果会更完善地决策。参与给员工提供了发挥作用的更大空间,还可以增加知识员工对决策的承诺、责任感和积极性,这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取代对他们的外部控制,而且效果更好。

培养团队精神。在知识型企业中,很多工作的完成都是以团队为单位进行的。科研人员在工作中高度专业化,意味着在完成一项任务时需要来自周围同事的帮助。只有通过员工间一系列开放式的讨论和全方位的合作并对以往经验的总结与提炼,企业的知识创新水平才能得以发展,这也是知识经济的文化内涵所在。管理者可以用信息共享、工作共担、相互信任和支持、对每个成员的贡献表示关注和赞赏等方法培养并发展科研人员的团队精神。

(作者单位:河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编校:张红玲

上一篇:以人为本,创新方式 下一篇:从绩效管理看公务员退出机制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