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

时间:2022-07-03 04:37:10

如何做好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

摘要:建筑工程实施阶段,广义而言就是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把工程设计图纸和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等变成工程实体的过程,是建设项目价值和使用价值实现的主要阶段。建筑工程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是实施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对建设项目造价控制进行了概述,然后归纳了建设项目实施阶段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详细探讨了建设项目实施阶段造价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建设项目;实施阶段;造价控制;材料;施工图;变更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implementation stage, is generalized in terms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tage, the engineering design drawings and raw materials, semi-finished products, equipment, etc into the process of project entity, i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jor phases of the project value and use value is realized. Construction project implementation phase of the project cost control, i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whole process. This article first mak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control, and then sums up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implementation stage cost control, construction project implementation stage is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cost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Implementation stage; Cost control; Materials; Construction drawing; change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前言

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即从施工图设计完成并通过审查提交建设方开始直到工程竣工验收合格投入使用为止。工程造价的形成先后要经历工程招投标、合同签订与管理、施工图会审、施工组织设计审查、材料管理、竣工结算等主要环节,这些均不同程度地影响工程结算造价的高低。在这个过程中,工程造价经过预算价、中标价、合同价、合同调整价的一步步演变,最后以竣工结算价的形式确定下来。

建设项目造价控制概述

所谓工程造价控制就是在项目建设各个阶段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把工程造价的发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和核定的造价限额以内,具体说就是采用一些技术、经济和组织等有效手段以达到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控制内容:

(一)对建设项目活动的控制

建设项目活动的控制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建设项目活动规模的控制,其二是建设项目活动方法的控制。前者是努力控制建设项目活动的数量和大小,通过消除各种不必要或无效的项目活动去实现节约资源和降低成本的目的;后者是努力改进和提高建设项目活动的方法,通过提高效率和降低资源消耗来减少建设建设项目成本,从而实现对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的目标。

(二)对建设项目资源的控制

对建设项目资源的控制,其一是对建设项目各种资源的物流等方面的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资源的采购、物流等方面的管理其主要目的是降低建设项目资源在流通环节的消耗和浪费,从而实现对于建设项目造价的管理的控制;其二是对建设项目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方面的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资源的合理调配和项目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科学配置,其主要目的是消除各种各样的停工待料、资源积压、浪费等,从而实现对于建设项目造价的管理的控制。

建设项目实施阶段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组织设计有待优化

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项目的总指导,优秀的施工组织设计既可以保证施工质量,又可以加快进度,并且能最大程度的优化造价。但实际施工中又存在诸多矛盾点,例如基础土方开挖工程,大开挖施工简单,但节省造价也只是针对基础间距比较密的工程,但若基础间距比较大,反而要增加很多土方量,不利于造价的控制。

(二)基础工作薄弱,预算编制存在问题

目前,由于评标方法的“游戏规则“及企业内部定额尚不完善等原因,使国家、地区及行业颁布的定额仍具有一定法定属性,准确的预算是报价决策的依据,但在预算编制中普遍存在着如下问题,影响了报价决策的准确性。

(三)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管理混乱

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的管理混乱也是施工项目造价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有些工程的现场工程师对不熟悉合同和预算规定,在现场进行盲目签证,对签证事由不予核实,工程量的签证更是不准确,对隐蔽工程没有预见性,这种种都为最后的工程决算留下了隐患。

(四)进度控制不利

一味加快施工进度,尽快回笼资金,这几乎是所有建设项目容易犯的通病。施工单位也往往为了争夺承包权,而被动的加快施工进度。其实,施工进度的加强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节省造价,如由于施工进度过快,导致一些工程质量不合格,这样便会造成返工,反而增加了造价,延后了工期,可谓得不偿失。

做好建设项目实施阶段造价控制的对策

(一)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对策

合理确定设计限额总值

进行限额设计是设计阶段进行造价控制的强有力手段,限额设计要依据可行性报告中的投资估算来进行。

具体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在投资估算中实事求是地反映设计内容;提高投资估算的质量,保证投资估算的准确度;运用价值工程进行设计限额的分配;应用多种优化理论和技术优化设计方案,控制工程投资;复杂工程项目的向下分配。

运用价值工程进行限额设计总值的分配

采用价值工程的方法进行设计限额总值的分配,是限额设计中常用的方法。具体的方法步骤是:

首先求出项目各组成部分的功能评价系数,并以此作为目标成本的重要经济参数。

然后分析类似工程资料,得出类似工程各主要组成部分占总造价百分比的子样平均值和置信区间。

最后是以置信下限和置信上限作为依据分别对前面求出的功能目标成本加以修正,即可得出分配到各组成部分的功能目标成本的下限和上限,从而完成了设计限额总值的分配。

3、优化设计方案,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通过优化设计方案来达到控制造价的目的,是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的有效手段。比如在设计中要增加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比例,这样可使造价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缩减。但是要注意不能盲目地进行投资的减少,因为最好的设计方案不一定是造价最低的方案,而是综合了低造价和先进技术的最优性价比方案。

(二)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控制材料用量,合理确定材料价格

控制材料是工程项目建设中控制造价的重要环节。材料费用一般会占到总预算费用的70%,可见控制材料造价的重要性。材料的控制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严格控制材料用量

施工中要实行严格的限额领料制度,根据确定的材料消耗量,各班组只能领取限额内的材料。若领取的材料超出了限额,要找出原因,及时采取纠偏措施。

施工中鼓励通过优化施工技术,积极采用新工艺等手段达到节约材料用量的现象。对效果明显的,要酌情给予一定奖励。

(2)合理确定材料价格

另一方面在合同签订之前,监理工程师应仔细审核、确定工程量清单、基本单价,控制主要材料的价格,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择优购料;同时协助施工方合理组织运输,就近购料,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法,以降低运输成本,从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2、严格审核工程施工图预算

施工图预算的审核要根据施工图设计的进度的施工现场的实际进度进行,施工图的部分设计使预算超过了相应的概算,则要进行详细分析,找出事由原则,要及时与项目负责人进行沟通,以便于调整控制目标。

3、确保签证的质量,杜绝不实及虚假签证的发生

严把签证关,也是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应重点控制的环节。现场签证的控制应分清情况,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签证的办理要坚持及时性原则,这是确保工程签证客观、准确的首要条件。

(2)对于隐蔽签证的描述要做到客观、准确,隐蔽签证要标明隐蔽的部位,并付简图加以说明。

(3)对于现场签证,则要标明具体的时间、地点、是由和原始数据,尽量做到细致全面。

(4)签证发生之后,要根据合同的相关规定进行及时处理,不得逾越国家定额等相关规定。

严把设计变更关,将工程造价控制在批准的概算投资内

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在控制造价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因为一旦产生设计变更,往往会使造价发生重大变化。因此必须完善设计变更的审批程序,坚持变更最少的原则,在项目建设中若无特殊情况,则不允许做设计变更。若必须进行变更,要严格依法按照程序进行。若变更造价突破了工程总的概算,则必须要通过设计审批单位的审查,防治任意提高设计标准,增加工程造价的现象。

5、择优确定专业分包单位

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分包单位的选择至关重要,优秀的分包单位施工质量更加有保证,而且造价控制更加容易,因此要择优选择分包单位。其中要注意一些带有垄断性质的分包工程,例如变配电共层、通讯工程等,这些项目大多都是一口价,回旋的余地不大。优化造价的办法是,首先应该尊重该分包工程的内部报价规定,但允许另一家供货商公平参与竞争,这样竞争下来,便能从报价更低的一方进行选择。当然,分包单位的选择不光要着眼于造价低,施工质量好是选择的首要条件。

(三)竣工决算阶段

竣工决算是项目造价控制的最后关口,这一关口控制的好,可以促使工程项目的造价达到最经济和最优化。因此,审计人员应把好这最后一关,坚持原则,公事公办。具体说来,在实际工作中要经常深入到施工现场,目的是了解工程变更的具体事由,了解工程量的增减情况,为决算审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要严格按规定和程序进行审计,坚持审计的真实性和严肃性,如此,才能“站好最后一班岗”。

结语

综上,建设项目的重点过程造价控制,就是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建设各方对工程造价具有决定性影响的环节进行控制,以尽可能减少直至避免目标计划值与实际值发生偏差,切实降低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周红.浅谈建设项目实施阶段造价控制[J].科技与生活,2010.24.

[2]赵秋雨.控制房地产开发中的工程造价[J].建设科技.2006.12.

上一篇:大型双壁钢围堰施工技术 下一篇:电梯限速器安全钳日常保养应注意的几点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