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河北省南款金矿成矿地质特征

时间:2022-09-10 11:19:30

浅析河北省南款金矿成矿地质特征

摘要:本文简要的从区域构造、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方面介绍了该矿区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着重成矿前控矿构造断裂构造,对矿区花岗岩结合区域岩浆岩成因特征,推断了岩体成因类型;从矿体、矿石、围岩蚀变等方面介绍矿床地质特征,通过统计方法研究矿体变化特征,通过矿相学和其它测试手段,研究矿石特征。

关键词:南款金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特征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from the regional structure, strata, structure, magmatic rocks, etc are introduced in the field of ore deposit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background, metallogenic ore-controlling tectonic fracture structure before emphatically, the granite mining area combined with the feature of regional magmatic rock formation, concluded that the genetic types of rock mass; From the aspects of ore bodies, ore and wall rock alteration, ore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tudies of the changes of ore body by statistical method, through the mineragraphy and other test means, the ore characteristics.

Keywords: south gold mine; Ore-forming geological background; Ore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re characteristics

中图分类号:P618.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该矿区位于燕山台褶带、军都山岩浆岩带南西端,大河南穹断(Ⅳ)的南段,王安镇杂岩体北部接触带附近,上黄期—乌龙沟深断裂的西侧。矿体产于沿南北向构造带灌入的闪长玢岩、花岗正长斑岩沿脉中,其成因应属岩浆热液金矿床类型中的重熔岩浆热液亚类金矿床。

一、区域地质背景

矿区位于华北地台中部,燕山台褶带、军都山岩浆岩带南西端,大河南穹断(Ⅳ)的南段。

(一)地层

矿区内地层比较简单,由老至新主要有太古界阜平群木厂组、中元古界长城系高于庄组、蓟县系雾迷山组、铁岭组、新生界第四系等。

1.太古界阜平群

木厂组(Arfmc):分布于勘查区外东部,地层主要以黑云斜长片麻岩、浅粒岩为主。

2.中元古界长城系

高于庄组(chg):分布于勘查区外东部,岩性以白云岩、含锰白云岩为主。

3.中元古界蓟县系

雾迷山组(Jxw):分布于勘查区周围,岩性为燧石条带白云岩。

铁岭组(Jxt):分布于勘查区北部及西部,岩性为含燧石结核白云岩、石英砂岩。

4.新生界

第四系(Q)沉积主要分布在河谷及山间地带,沉积物类型以冲洪积和洪坡积物为主,按沉积物性质及出露的构造位置划分为上更新统和全新统。

(1)上更新统洪坡积物(Q3)

为洪坡积亚砂土、亚粘土层,主要分布在河谷两侧的山麓边缘及山间平缓的洼地中。其分布形态受基岩地形控制,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2)全新统冲洪积物(Q4)

分布于现代河流的主、支流中,多为季节性河流,构成河床、河漫滩阶地及山前的冲洪积扇,一般规模较小。冲洪积物主要为黄褐色、灰黄色亚砂土、亚粘土、砾石、砂互层或混合堆积而成,层理不明显,分选性差。

(二)岩浆岩

本区岩浆活动不强烈,有斑状二长花岗岩、石英正长斑岩、石英闪长岩、闪长玢岩,脉岩较发育,主要有花岗细晶岩脉、花岗斑岩脉、石英斑岩脉、石英正长斑岩脉、正长斑岩脉、闪长正长斑岩脉、花岗闪长斑岩脉、闪长岩脉、闪长玢岩脉、辉绿岩脉和煌斑岩脉等。

(三)构造

本区位于燕山台褶带、军都山岩浆岩带南西端,大河南穹断(Ⅳ)的南段。王安镇杂岩体北部接触带附近,上黄期—乌龙沟深断裂的西侧。区内构造比较发育,以近南北向和北东向断裂构造为主。

(四)矿产

本区矿产比较丰富,主要为多金属矿产。有铁矿、金矿、银矿、铅锌矿等。

二、矿床特征

矿区位于燕山台褶带、军都山岩浆岩带南西端,大河南穹断(Ⅳ)的南段。王安镇杂岩体北部接触带附近,上黄期—乌龙沟深断裂的西侧。

(一)地层

矿区地层简单,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蓟县系雾迷山组(Jxw)燧石条带白云岩,仅在沟谷等低洼处有少量第四系碎石土分布。

(二)岩浆岩

岩浆活动表现为以中基性脉岩为主。岩性有闪长玢岩、花岗正长斑岩等,多由南北向断裂构造带控制,受后期构造影,闪长玢岩脉多呈碎裂岩和压碎岩,有片理化带和糜棱岩化带及断层泥化带等。其产状与断裂构造带一致。

(三)构造

本区构造以近南北向断裂为主。该组断裂总体倾向东,倾角在70~80°之间,断裂沿倾向和走向均呈舒缓波状(深部局部倾向西)。地表出露长度在几十米到近2000米,破碎带宽度从几米到二十米。该组断裂在区域上常成群、成带密集平行出现,间距30~50米。断裂构造早期为张性、后期表现为压扭性,具多期次活动的特点,断裂带规模及产状特征决定了金等多金属共生矿脉的规模、产状等特征。区内最大的矿体为Au、Ag、Pb、Zn多金属共生矿脉,受断裂构造控制,地表所见矿脉多为矿化,深部矿体赋存于闪长玢岩脉的上盘破碎带内。

(四)矿床成因类型

矿体产于沿南北向构造带灌入的闪长玢岩、花岗正长斑岩沿脉中,其成因应属岩浆热液金矿床类型中的重熔岩浆热液亚类金矿床。

三、矿体(层)特征

(一)矿体的形态、规模、产状特征:

矿体沿走向和倾向方向均呈舒缓波状、透镜状,具有尖灭再现或侧现现象。矿体厚度、组分变化较大。

其中一条金多金属矿体在地表呈矿化破碎带状,断续出现,矿体总长达700余米,深部1567米标高以上均为矿化;1567米标高以下为矿体。当前在1285米标高的探洞内仍见可采矿体,矿体延深达300余米。矿体产状要素为:倾向90°~120°;1410米标高以上,倾角85°~90°;1410~1300米标高,倾角70°~85°;1300米标高以下,倾角60°~70°。

单工程内矿体厚度0.2m~4.4m,平均厚度1.45m,其内无夹石;矿石自上而下可分为氧化矿石(1476m标高以上)、混合矿石(赋存标高1476m~1368m)和原生矿石(1368m标高以下)三种。

(二)矿体围岩

矿体围岩为大理岩化燧石条带白云岩。岩石节理、裂隙较发育,微晶结构,层状构造。成分主要为白云石,含燧石条带。围岩蚀变较强,大理岩化、硅化、碳酸盐化。

四、矿石质量

通过矿相学和物相分析等测试手段:1476米标高以上的矿石属“氧化矿石”;1476米至1368米标高之间的矿石为“混合型”矿石;赋存在1368米标高以下矿石为“原生硫化物型”矿石。

(一)氧化矿石

结构构造:有疏松结构、多孔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和交代结构。其构造主要为土状构造、网脉状构造、蜂窝状构造及角砾状、碎裂状构造等。

根据光薄片鉴定和光谱分析,矿石矿物成分复杂,种类较多。矿石中金银矿物为自然金、银金矿、银黝铜矿;铅族矿物为铅矾、白铅矿、方铅矿;锌矿物主要为菱锌矿、水锌矿、铁菱锌矿、异极矿及闪锌矿;铜族矿物有黑铜矿、铜兰、兰辉铜矿等;铁族矿物有褐铁矿、赤铁矿和黄铁矿。脉石矿物为石英、方解石和白云石、绿泥石、绢云母、黝帘石和粘土矿物等。

矿石中的自然金、银金矿呈细小粒状包裹在黄铜矿和方铅矿等矿物中。

(二)混合矿石

赋存在1476米和1368米中段之间,混合矿石的具体界线由于样品分析数量,采空区的影响,较难准确厘定,但是,总体上看,其具有氧化矿石和原生矿石两者的共同特征。

(三)原生矿石

矿石结构为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填隙结构。矿石构造为角砾状构造、细脉~网脉状构造、星点浸染状和稠密浸染状构造、团块状构造、乳浊状构造。

矿石矿物有自然金、银金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少量黄铜矿、褐铁矿。脉石矿物为石英、方解石、绿泥石、绢云母。

自然金及银金矿呈不规则片状、细微脉状、粒状赋存于方铅矿节理或裂隙中,或沿各矿物(包括与闪锌矿,其它脉石矿物)之间的裂隙分布。另外可见细粒状银金矿粒,粒径0.004mm,赋存于石英裂隙之中。

参考文献:

[1]树文,《河北省涞水县南款金银矿田西岭子沟矿段普查地质报告》天津华北地质勘查总院, 2006年.

[2]邵世才,《容矿断裂和含金石英脉的成因机制》地质与勘探,1994年05期.

上一篇:厌氧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下一篇:大型双壁钢围堰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