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及对我国的影响

时间:2022-07-03 02:44:47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及对我国的影响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正在发生许多新的变化。美国经济减速、美元汇率继续贬值、次贷危机仍在蔓延,以及国际市场石油、粮食价格大幅攀升等,给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增长带来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有可能造成全球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一、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新变化

今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出现了许多值得关注的新变化,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国次贷危机继续扩散,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

自2007年7月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爆发以来,全球股市、债市就动荡不定,美联储和欧央行等主要中央银行就不断向金融体系大量注入流动性,以防止次贷危机进一步蔓延。然而,2008年初以来,花旗银行、美林证券、瑞银集团等国际著名金融机构因次债分别造成100亿美元左右的巨额亏损,股价大幅下跌,并引发美、欧、日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新兴市场股市剧烈波动、大幅下挫。由于美国房价仍在下跌,次贷危机及其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仍在扩大,金融市场投资者仍处于恐慌之中,对各类债券的风险和收益评级不断向下调整,国际金融市场仍有可能继续波动。

(二)美国经济减速濒临衰退,世界经济走势不确定性增大

2007年四季度,美国经济仅增长0.6%,远远低于三季度的4.9%和二季度的3.8%,年末失业率攀升至5%,消费价格指数超过4%。为防止经济滑向衰退,美联储在通胀压力加大的情况下继续减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3%;布什政府则不顾财政赤字再度扩大而紧急推出减税1 68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虽然近年来包括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大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大,但美国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引擎,美国经济减速势必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产生制约作用,给世界经济走势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事实上,近来欧元区和日本经济也都显露疲惫之势,亚洲、拉美以及中东欧等新兴市场经济地区的经济增长也在趋于放缓。

(三)美元汇率进一步大幅贬值,国际市场原油、金属产品和农产品价格继续大幅走高

由于担心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和预计美联储仍有可能进一步降息,美元对各主要国际货币汇率继续大幅下跌,对欧元汇率创出1.5∶1的历史新低。美元大幅贬值进一步推高了国际商品市场能源资源产品和农产品价格。原油期货价格已突破每桶100美元,铜、铝、锌和黄金等产品价格也都接近甚至突破历史高点,小麦、玉米、大豆等大宗农产品价格涨势凶猛,以往价格持续低迷的制成品价格也出现明显上涨。虽然导致国际商品市场价格持续走高的原因众多,既有需求增加、库存下降、期货市场投机等方面的因素,也有天气、自然灾害和地缘政治等导致产量下降和供给不稳定等方面的原因,但美元大幅贬值无疑是重要原因。

(四)全球通货膨胀压力普遍加大,美、欧等经济体可能面临滞胀风险

2007年美国的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了4.1%,剔除能源和食品的核心通胀率其消费价格指数仍超过2%;2008年1月,欧元区的消费价格指数创出3.2%的新高,能源和食品价格大幅上涨;此外,俄罗斯、越南、印尼、印度、巴西、韩国以及中国等主要新兴市场国家的消费价格水平也都大幅上涨,创出多年来的新高。全球多数国家和地区普遍面临通货膨胀上升的压力,而美、欧等经济体甚至有可能陷入多年不见的滞胀困境。

以上情况表明,世界经济在以年均5%左右的速度连续增长4年之后,在国际能源资源产品和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压力下和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冲击下,有可能开始进入新一轮的调整期,在经济周期规律的作用下增速趋于放缓。事实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08年1月已经下调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认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高峰期已过,在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美国经济减速和国际能源资源产品和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等因素的作用下,从2007年四季度开始已经明显减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08年世界经济将增长4.1%,比2007年的4.9%回落0.8个百分点;其中发达国家2008年仅增长1.8%,明显低于2007年的2.6%,美、欧、日预计2008年分别增长1.5%、1.6%和1.5%;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预计将从2007年的7.8%放缓至2008年的6.9%,亚洲、拉美和中东欧地区经济增长都将比2007年回落1个百分点左右。而且,如果次贷危机引发进一步的金融动荡,或者美国经济陷入衰退,2008年的世界经济增长仍有可能低于预期。

二、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

从目前的形势和发展趋势看,2008年全球经济将出现减速已无悬念,而且影响世界经济稳定和走势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还在增加,当前尤其要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次贷危机是否会引发更加剧烈的国际金融动荡

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历来是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必要条件,持续动荡的国际金融市场势必会对实体经济部门的消费、投资和贸易活动造成冲击。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创新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派生出众多债券和金融衍生产品,持有次级债及其衍生产品的投资者和金融机构遍及全球,形成错综复杂的债权债务链,次贷危机所造成的金融风险也因此传递到世界各地。虽然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市场调整仍在进行,但由于相关国家政府和金融主管部门相继采取了一系列防止危机进一步蔓延的政策干预措施,并且次贷危机造成的金融风险已经集中释放,再度引发更加剧烈国际金融动荡的可能性有所降低,不会对世界经济的稳定造成更大的冲击。

(二)美国经济是否会陷入衰退甚至滞胀的泥潭

2007年美国经济增长了2.2%,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了4.1%,失业率攀升到5%。对于2008年美国经济走势,各方看法分歧甚大。布什政府认为美国经济不会衰退,预计2008年将增长2.2%,通胀率和失业率不会明显上升;美国国会预算局预计2008年美国经济将增长1.8%,美联储预计增长率在1.7%~2.1%之间,国际组织普遍预计将增长1.5%左右,国际知名投行大多悲观地预计美国经济增速将降至0.6%以下。毫无疑问,2008年美国经济面临经济减速、通货膨胀率上升和失业率攀升的多重压力,形势确实不容乐观。但是,从美国经济的基本面和整体表现看,虽然住房投资连续8个季度大幅下降,个人消费开支也比较疲软,但美国企业的厂房、设备和软件投资仍在继续增长,出口由于美元贬值也出现较强劲的增长,再加上双管齐下的财政货币政策的刺激作用,美国经济有可能避免衰退。虽然能源、食品价格上涨造成的通胀压力较大,但企业雇用成本并未显著上升,目前的通胀率也只是20世纪80年代滞胀时期的一半,现在谈论美国经济陷入滞胀似乎尚为时过早。

(三)能源资源产品和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是否会引发全球性通货膨胀

近年来,国际市场石油、铁矿石、铜、锌、铝等金属产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平均涨幅在3倍左右,此前价格持续低迷甚至下跌的食品、饮料、农业生产资料和工业制成品,近年来的价格也出现明显上涨趋势,涨幅大多超过30%,个别大宗农产品如小麦、玉米、大豆等近两年的涨幅在一到两倍之间。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的持续大幅上涨确实给世界各国都带来越来越大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成为近来多数国家消费价格指数创出多年来新高的重要原因。但总体看来,全球通货膨胀仍处于可控制和可接受的范围内。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平均通胀率略高于3%;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在连续数年小幅回落后虽然又重新趋于回升,但平均水平仍在5%~6%之间,远低于以往的高点。

(四)各国政府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是否能够有效应对全球经济减速和通胀压力加大

由于世界各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周期,面临不同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也存在较大差异。例如,美、欧、日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当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稳定金融形势和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控制通货膨胀则相对不那么紧迫;而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当前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是防止经济过热和价格结构性上涨演变为全面的通货膨胀。由于发达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对世界经济走势和国际金融市场运行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并且客观上还会影响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运用空间和效果,因此,在缺乏有效的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和各自为政的情况下,各国应对经济减速和通胀上升的难度增大。

三、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我国的影响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我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球经济放缓,特别是美、欧、日经济减速,可能对我国的外需产生较大的影响

虽然外需减弱有利于我国缩小贸易顺差和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但势必会对国内就业和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在出口退税降低、人民币加快升值、节能减排力度增大、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外贸出口企业可能面临较大的困难。这种情况不利于我国在稳定外贸出口增长的同时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二)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放慢可能会加大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近年来,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市场国家不断加大针对我国出口产品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频繁采用反倾销、特殊保障、技术、卫生、环保和质量标准等措施阻击我国出口。在经济减速和失业率上升的情况下,发达国家势必会进一步强化对国内市场的保护,对我国出口的大量质优价廉的各类产品采取更多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三)国际市场能源资源产品和农产品价格继续走高会加大我国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类能源资源性产品和部分农产品(如大豆等)对进口的依赖程度上升,国际商品价格上涨势必加大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并最终传递到下游产品价格的上涨,从而推高消费物价水平,给我国控制消费价格水平上升造成较大的困难。

(四)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和美元继续贬值影响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

随着我国金融开放程度的提高和资本项目管制的放松,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动性明显增大。美、欧、日以及香港地区等周边股市的波动往往引起国内股市的波动,近来国内A股市场的大幅下挫和剧烈波动,虽然有自身调整的内在要求,但也与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股市波动不无关系。美元持续大幅贬值不仅加大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而且也诱使大量国际套利热钱通过各种合法和地下渠道频繁进出国内金融市场,成为影响国内金融稳定的隐患。

(五)美联储大幅降息制约了国内货币政策的运作空间

目前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已低于国内人民币的基准利率,并且美联储仍有可能继续降息。这无疑限制了人民银行对利率政策的充分运用,而不得不更多地采取加快人民币升值、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扩大央行票据发行和对商业银行贷款发放采取数量限制等措施来减少流动性,这样增大了货币政策的操作难度。

总之,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我们既要坚定地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同时也要根据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不断调整完善宏观调控政策的内容,把握好宏观调控的节奏和力度,积极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可能对我国经济产生的新的不利影响。

责编:筱惠

上一篇: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的风险管理 下一篇:探析外资企业中方职工权益资金的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