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学生犯错,让学生在犯错改错中成长

时间:2022-10-13 01:41:24

允许学生犯错,让学生在犯错改错中成长

【摘要】学生犯错是老师常要面对的问题,有些老师由于缺乏科学的错误观,简单急躁地处理,问题没有解决还导致师生关系不好。本文引入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和波普尔“试错渐进”理论,主要内容有: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错误观,以期平静对待学生犯错;允许学生犯错,引导学生直面错误;培养学生反思错误,让错误成为学生成长历程的有益元素等。阐述老师如何科学地处理学生犯错,让犯错成为老师教育学生的契机,学生成长的有益元素。

【关键词】犯错科学的错误观平静对待学生犯错犯错的有益元素

生活中,大多数人会喜欢犯点小错、敢作敢当的人。什么原因?犯点小毛病的人真实,跟他们在一起自在。毕竟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常犯点小毛病的人有勇气、有活力,跟他们在一起常有一些意外的启发。可是,老师们在学校总喜欢自己的学生老实点、少犯点错误,对于犯点错误的学生轻者批评呵斥,重者讨厌他们,把他们打入另类。这种情况不排除有老师图省力、缺少耐心的因素,但深层原因是老师没有完全树立正确对待学生犯错的教育观。

一、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错误观,平静地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

1、 理解“多元智能理论”①的精髓,承认学生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根据对人体大脑的研究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八种主要智能:语言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两种较突出的智能,这些智能的发展通常可以给个体带来成就感,很多时候它们成为促进个体人生成功的重要因素。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一个人的成功不仅需要较高语言和逻辑―数理智能,还需具备其他智能,也就是我们过去常说的非智力因素,其中人际交往、内省智能越来越重要,而这两种智能往往是学生在犯错后通过反省改正慢慢培养的。

由于遗传、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学生个人成长经历等因素各不相同,学生个性习惯也各不相同。单亲家庭或重新组合的家庭,有些学生因缺少安全感,情绪暴躁,甚至敌视社会;有些小学成绩不好,饱受老师父母的批评,长期压抑生发对学习逃避,与老师父母对立的情绪等等。这些复杂情况加上学生进入叛逆年龄,学生出现厌学,经常与同学冲突,甚至敌视老师故意与老师对着干的问题便不足为怪。作为老师,要带好这部分学生,要培育良好的班级文化,都需要正视这部分学生的现状,付出更多的耐心、爱心,平静地面对他们犯错的事实。

2、学习波普尔“试错渐进”理论②,记住学生是不成熟的发展个体。

每个人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天成才。波普尔在阐述其理论

时谈到“就整个生物界来说,较好地完成试探与纠错过程的生物,能够生存下来,而不能完成试探与纠错过程的物种就会逐步被淘汰。”波普尔从其试错理论出发,提出一个著名的口号:“从错误中学习。”每个人成长阅历的积累与他经历错误和纠正错误有着密切关系,犯错改错的经历促使个体从不成熟不断走向成熟。初中是个体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时学生还不成熟,犯一些错误在所难免。既然成长阅历要通过亲身尝试,在犯错、改错中不断丰富,那么当学生犯错时,老师应多一份理解和包容,多一份等待,帮助学生反思、改正错误,这将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了解了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和波普尔“试错渐进”理论,当学生犯错时,或许我们的老师们便会多一份冷静,也多一份智慧。

二、 允许学生犯错,引导学生直面错误

学生犯错会有自我隐瞒,逃避惩罚的倾向,因而,促使学生直面错误才能让学生真正反思、改正错误。

1、 消除学生犯错时自我防护的戒心。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学生犯错后千方百计对老师封锁消息,行为极端的还会对告知老师的同学进行报复打击。在他们的印象中,学生犯错老师的第一反应常是铁青着脸甚至暴跳如雷,然后絮絮不止。把老师妖魔化成对立面或不近情理的长者使他们对老师有种固化的戒心,加上初中生错误地认为自己解决问题是独立自尊的表现,使得他们选择拒绝老师的帮助。因而,老师想帮助学生认识错误,纠正错误,首先要消除学生的戒心。

怎么消除学生的戒心?首先,老师要宣传科学错误观,让学生正确了解老师对待错误的态度。我经常告诉学生,人虽是地球上最聪明的动物,但人人都会犯错而且天天都在犯错,犯错是人生的常态。人类聪明之处就是犯错后,能反思错误,纠正错误,促进自己不断成长。其次,营造学生犯错后严肃但宽容的氛围。班上学生犯错,所有学生都在观察老师的反应。平时你说人人都会犯错,那你怎么处理犯错的同学?这时,老师应保持平静的心态,较为公正妥善地解决问题。对于学生犯错,老师应表示理解,然后和学生一起分析犯错的原因、性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无论是批评是处罚,尽量让学生平静地反思错误并找到办法解决问题,消除学生因犯错产生的苦恼。看到老师这样的处理方式,学生通常会消除戒心并对老师生发感激,以后学生有犯错误自然愿意告诉老师。

2、 冷静全面地倾听学生阐述犯错的经过。

学生阐述错误通常会避重就轻。这时,老师要尊重学生说话的权利,平静完整地听完学生的阐述。这样做的好处有三:一避免先入为主,在没有了解事情真相之前便简单、甚至错误地批评指责学生,导致问题复杂化,恶化师生的关系。二能进一步营造班级良好的纠错氛围,消除学生犯错后的戒心,引导更多的学生直面错误,培养学生尊重、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三是有助于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客观公正地判断学生的对错,并且观察了解学生,进而思考造成学生这种性格背后原因,发现犯错隐含的思想偏差并及时地加以引导。

3、适时加以引导,纠正学生避重就轻的陈述,引导学生正视错误。

有经验的老师不仅能理解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而且能分辨学生阐述错误的真假,判断学生此时的心理状态和隐含的问题。当学生阐述事实存在隐瞒甚至颠倒事实时,老师应严肃纠正,消除学生侥幸心理,避免养成欺骗的习惯。有些学生一时不愿承认错误,此时老师也不用硬压学生。因为强行追究可能引发师生的争执,有时老师判断错误或事实背后另有隐情。这时老师可表明态度,“我相信你说的是事实,但我认为当时的情况有可能像我陈述的那样。”并引用相关的例子告知这种行为的偏差及可能导致的后果。这样做既避免无用的争执,为日后弄清事实留下余地,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培养学生的内省智能。

三、培养学生反思错误,让错误成为学生成长历程的有益元素

小时候学走路哪个不摔几跤,当经过多次摔跤后学会走路时候,伴随我们的是激动。大多数学生并不是故意要犯错,他们犯错后往往伴随着懊悔、苦恼,他们犯错后大多渴望改正错误。老师应顺势引导学生反思错误,逐步减少学生犯错的概率,促进其不断进步。

下面主要针对几种容易导致学生成长出现偏差的犯错分别进行阐释。

(一)错误不断,对于犯错习以为常,把老师批评当成家常便饭。这类学生犯错后常表现得很无所谓,一副你奈我何的神情。这种表现有两个原因:一是特殊家庭、家庭教育不当,使他对家长、老师同学甚至周围的人充满敌视,犯错后采用无言对抗的方式,甚至故意要激怒老师家长。二是大脑控制不了行为,常常犯错常常保证不再犯错,但是依然犯错不断,硬是摆出无所谓的态度维护自尊,想堵住老师的批评。

对于家庭原因导致错误不断的学生,首先老师要耐心把握转化工作的适时性,帮助排除学生犯错的内外困扰。老师教育不能太强硬,太强硬可能激化矛盾导致其更加极端的行为或认识偏差,造成无可弥补的局面。先说特殊家庭性格暴躁的学生。(1)老师要多一分关心,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通过他们自我展示获得老师、同学的认可和尊重,使其自然融入班级,从而一定程度弥补家庭缺失的温暖和安全感。(2)委婉地告诉家长孩子行为偏差的原因,引导家长关注孩子多给孩子关爱。(3)引导学生勇敢面对现实,告诉学生友好对待老师同学,为自己创造温馨的环境。对于家庭教育简单粗暴学生,老师可通过约访家长,告诉家长家庭教育简单粗暴要么培养暴力解决问题的孩子,要么培养自闭顺从的孩子,促使家长进行反思。也要引导学生反思:每个人都会犯错,父母也是在犯错中学习做一个合格的父母;提醒他们同学也讨厌行为粗暴的人,不要因暴躁让同学避之唯恐不及。对于家长要求不切实际的情况,老师可先引导家长反思:无论学习工作每个人都需要成就感,都需要肯定表扬。如果要求不切实际,孩子目标经常不能达到会产生持久的挫败感,表现得越来越不自信;加上经常被责备,心情抑郁苦闷又会干扰学习,原来的成绩都很难保持,更不要说达到家长的要求,这种情况极容易演变为破罐子破摔。引导家长提出合理要求,消除了不利学生发展的外部因素,然后引导轻装上阵通过努力实现切实的目标。其次,老师要学生限期改正,可先短时间约定不再重犯,达到后给以激励逐步延长,直至基本改正。

对于错误不断又无法控制自己行为的学生,老师要及时进行批评提醒,并限定其较短时间内不得重犯,注意时间不应过长。老师对这类学生要有耐心,同时又要不断纠正规范其行为。对于他们微小的进步要及时表扬,如果依然犯错也要及时批评,不断强化培养其良好习惯。老师相信这类学生有个突然转化的时间点。

(二)有些学生偶尔犯错便很紧张,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变坏了。对于偶尔犯错但非得找出原因不可的学生,老师要给于十二分的重视。首先,老师应明确告诉他,每个人都会犯错,尤其是青少年这年龄段由于接触的事情多了,犯错的概率也大了。老师最好能举自己身边成长的例子,消除学生犯错的紧张情绪。如果老师不能消除学生的忧虑,他们的低落情绪将会持续较长时间,这对于他们的身心成长和学业发展极其不利;而且,他们一紧张就更容易犯错,这就可能强化他认定自己变坏的判断,导致真的变坏。其次,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成绩,消除学生负面焦虑的情绪。

(三)由于小孩天性偶尔犯错经批评教育后能够改错的学生。对于这类学生,老师应弱化问题,多肯定学生好的一面,据此强化他良好的行为进而克服不良行为。对于一些犯错的背后伴随着某种思想的变化或某种坏习惯的萌芽,老师要善于观察,联系学生近阶段的表现,与学生一起反思、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类学生,老师应尽量避免将问题复杂化,不要给学生的思想造成更多的困扰。

初中学生是成长的个体,也是不成熟的个体,他们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犯错不断改错的过程。在这个教育成长的过程中,老师的爱心耐心是教育的出发点,学生的快乐包容是教育的基石和归宿。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犯错,老师都应正面地引导学生直面环境,消除心中的负面情绪,平和宽容地对待家长老师和同学;坦然面对错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改正原有的毛病,进而消除自己老是犯错的忧虑,健康阳光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智能的结构》

[2]论文《波普尔的试错渐进理论及其对解读马克思哲学的启示》

上一篇:“循环―差异”教学模式与“学困生” 下一篇:浅谈活动性教学在品德“地理历史性题材”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