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非构思写作”,突破写作困境

时间:2022-07-03 11:20:39

依托“非构思写作”,突破写作困境

一、从“写什么”追问到“如何写”

浙江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陈建新多次提到当今高中毕业生作文方面的不足之处,诸如“内容空洞,语言花哨,缺乏真情实感”(《陈建新教授谈2011年高考作文阅卷代表性问题》)。其实质只有一个,就是“写什么”——没有内容可写,就只能依托语言辞藻来美化,缺乏对世界事人生的实际体验。没有内容的积淀,或泛泛而谈、不着边际,或凭空想象、胡编乱造,结果文章就空洞虚假了。按照如此推论,写不好作文,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就行了。这里有一个认知方面的错误,没有把写作当作一个完整的过程来看。或者说,写作行为起于对“材料”“取材”的把握,一旦内有感知,便外可表达(也就是上个世纪80年代很盛行的写作理论“双重转化论”)。显然,写作过程中,人们是由“感知”直接“表达”出来的。这需要我们寻找另外一种比较符合写作过程、适宜教学的作文理论。

2008年,我读到了四川师范大学马正平教授的《高等写作学引论》《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等书籍,他依托“知行递变论”而提出了“非构思写作理论”, 一下子打开了我的教学思路。他认为:“非构思写作就是指运用一整套写作思维操作模型来生成文章立意、文章结构、文章材料、文章语言的自觉化写作生长过程。”(《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429页)写作行为过程应该是立意的产生和对立意的表达的意识过程。只有文章的“立意”产生以后,文章的材料概念才开始产生。因为材料是对表达主题、立意而言的,没有主题、立意的产生是没有写作材料意识和取材行为的;而人们在写作之前对生活的观察和材料的收集,不是写作的“取材”,而只是一种写作的准备。马正平教授走的是一条“如何写”的道路。

“非构思写作”主要研究了“一整套写作思维操作模型”,只要按照“一整套写作思维操作模型”写作,学生的作文水平就可以较快得到提升。我进行了三四年的操作实践,效果比较明显。而因为天下文章都按照“一整套写作思维操作模型”来写,学生在阅读文章时也体会更深,这是“以写促读”(以写作提高阅读水平)的一个案例。

二、“非构思写作”的探究和实践

“非构思写作”的核心是写作赋形思维。马正平教授研究发现:写作中对主题展开的文章内容生成,从而产生艺术感染力的思维操作技术,其中最突出的写作赋形思维是重复与对比,几乎所有的文章都在重复与对比中将文章立意完成。如何使赋形思维展开呢?他提出了两类六种思维操作模型,就是分析性写作路径思维操作模型(因果、构成、过程)和综合性写作路径思维操作模型(集合、概括、模型)。我以此理论为基础,抓住“写什么”和“怎么写”,进行短、平、快的写作训练。

探究之一,关于“写什么”。

“非构思写作”理论认为文章的内容基本属于重复和对比,要么是同一内容的不断渲染加强,要么是螺旋上升,要么是反面落笔,等等。因此,我们作文中要不惮于对熟悉资料的准备和使用,更何况,先熟后生是学习的必经之路。虽然我不赞成《高考只考三篇作文》那位作者的论述,但“我与社会”“我与自然”“我与人生”三个范畴是绕不开的写作题目和写作题材,平时要学生在审题、选材、用材上有意识地往这个方面靠,即使虚构,也能做到艺术的虚构,能够合乎生活的逻辑和社会伦理,达到内容的真实性,应该是有益无弊的。

写什么?写材料,这里的核心是对材料的准备和重组。我们先从反例来说,很多学生作文写不好,是因为心中无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材料,作文不仅空洞,更大的危害是,学生因为没有材料而畏难写作。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学生材料的准备工作,积极准备材料,然后让他们反复咀嚼,不断重组。如何准备材料呢?还是三个方面,“我与社会”“我与自然”“我与人生”。例如2011年浙江高考作文《我的时间》。在具体的审题过程中,根据所给材料中“时间在变,万物在变,一个人成功的赋予也在变”等关键语句,可以很快形成判断,提炼出诸如“如何在合适的、有限的时间(生命)里创造生命的辉煌”“如何在我个人的时间里做有意义的事情”“自己如何抓住时间,在合适的时间里创造自己的辉煌”这样的立意来。这就是“我与人生”范畴的示例。如2012年浙江高考作文《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同时扣住“我与人生”“我与社会”两个范畴。所以,适当积累这些方面的材料,对学生写作是非常有利的。

写什么?写系列,让学生在重复中找到写作的乐趣和体验到写作的进步。如前所述,为了突出学生的写作主体意识,我运用系列作文的方法帮助学生梳理自身材料,如《我笔下的大自然》《我眼中的一个人》《我讲的一个故事》《我认识的一个道理》。学生自己想要写、喜欢写的题目,就会付出努力将它完成。系列作文主要是帮助学生理顺自身的材料,做到写作时不至于“虽然有材料,可是用不好”的情况的出现。这些题目因为贴近学生,学生有材料可挖掘,写出了不少优秀的文章,并在报刊上发表。此外,我还指导学生写日记、写随笔,多观察、多思考,只有平时多积累,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而不是捉襟见肘。

探究之二,关于“如何写”。

“非构思写作”中的六种思维操作模型,促使我对作文教学有了“先共性后个性”的思考,就是先按照好文章的一般写作思维模型来写,等到熟悉思维模型之后,再进行个性化的追求。很多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上的目的是被一下子拔高的,就是精英化作文,追求个性。我以为这种方法不利于普通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尤其是农村学生。比如议论文,我就先按照“引议联结”的四步作文法教学,一种模式熟悉了以后,再千变万化,就有个性结构出现。我带一届学生,展开步骤主要是两方面:一是片段训练,培训学生的文采;其次是文体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体习惯和文体意识。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时间的不断积累。一周几节课是不可能明显提高写作能力的。下面来谈谈我是怎么进行“怎么写”的操作的。

怎么写?要重视分块训练。很多人认为培养学生文采是艰难的,我也如此认为,但更要积极寻求方法。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加自觉地重视作文的文本性,我认为,分块训练不失为好方法,平时作文分为文体块、文句块、想象联想块、思路块。如文句块着重训练学生的衔接和文采。比如排比段的运用、比喻句的运用等,增强学生的文采,通过文采来增加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2012年高考作文,我们有的同学用“路边鼓掌”为题材,写出下面的排比:“你若是坐在合欢树下思考的史铁生,我会用风的声音悄悄鼓掌;你若是坐在窗口享受细腻一刻的海伦·凯勒,我愿意用阳光温暖的触须为你鼓掌。你是追日的夸父,我就是你的铿锵脚步;你是‘道德高地’的司机吴斌,我愿意成为心脏为你跳动,延续善良。”语言文采出众,令人印象深刻。

怎么写?要重视文体训练。首先要分清文体,进行文体教学。现在有学生议论文和记叙文不分,有些不恰当的议论文上交以后还振振有词“我是议论散文”。进入高三以来,我布置过《感受———— 》《我追求———— 的生活》的作文标题,加强感受激发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文体特征。比如《触摸都市》,可以写记叙文;写自己或者他人在都市的种种生活状态,艰辛还是安逸,困苦还是幸福,写出精神的某一体验。《触摸心灵》,则最好写议论文;心灵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如何发展,给读者以启发。而《寻找我的都市》,则建议写议论性散文,那是一种理想化的生活状态,也许是乌托邦的文明社会。其次,还要提高学生趣味,让学生具备甄别不良文体的能力。我十分讨厌“读者体”和“知音体”,前者用小故事来讲大道理,其实是以偏概全,容易混淆学生的思维,弱化了学生理性思辨的能力;后者是温情故事,常常是首先感动作者自己,然后作者因为那份感动而精心“艺术加工”,企图去感染读者,这是“虚构过头”的表现。再次,还要依托“非构思写作”提出的几种思维操作模型,进行先共性后个性的写作。比如写景物的散文的思维操作模型有“发现世界型”和“表达世界型”,前者按照“远写景物、近写景物、感悟景物”的模型来写,后者按照“描写景物、叙述人事、抒发感受”的模型来写。这样不断进行文体训练,写作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

最后涉及到如何教的问题。作为语文老师,应该适当进行作文课型创新。我市边建松老师曾经在“市学科带头人优质作文示范课”里推出过“写作教学要重视材料积累”,全程是这样安排的:先是展示不同类型的两类文章,然后和同学一起讨论,得出“生活材料”和“知识材料”两大类需要积累的写作材料,再让学生进行当堂训练,效果很好。我也曾设计过“发现同学作文中的美”的作文讲评课,让同学互评作文,用个性化的感受代替术语,去发现并评议作文亮点,效果还不错。

上一篇:材料作文“站着与活着”导写 下一篇:用网络热体快速打开作文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