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养成教育

时间:2022-07-03 09:29:31

如何培养学生的养成教育

一、结合实际,制订初步计划

当我刚接到新班时,我发现学生的行为习惯特别差,衣服穿戴不整齐;在教室横冲乱撞;见到教师不会问好等,并且学生屡教不改,对此我头痛不已,恰逢此时学校开展文明礼仪大整顿,我抓住这次机会,对班上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行大整顿。首先,我展开以“做一个文明礼貌好孩子”为主题的班会,针对学生不好的行为习惯进行分析、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不良行为习惯的危害,并且也影响了自身和班里的形象。其次,引导学生制订好习惯养成的计划。好习惯养成计划订出后,每周对执行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对学生的习惯养成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

二、以身作则,引领养成教育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永远是教师的主题。树立师表,给学生无言的教育。教师应为人师表,言谈举止、衣着住行都应起到表率,因为在小学生的眼里,自己的教师是神圣的,教师的举止经常渗透于学生的言行。另外,教师要关心体贴生活习惯特别是学习习惯不良的学生,找原因,从源头上下功夫。

三、齐抓共管,形成教育格局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的优化对培养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我班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家里不做作业,整天看电视,每天晚上不按时睡觉,学习用品到处乱扔……希望教师严格教育。”难道家长把子女送到学校,就可以放手,一点责任也没有吗?《三字经》云:“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家庭和学校是孩子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需要相互配合,缺一不可的。

四、坚持不懈,收获教育成果

“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做到不见实效不收兵,长期坚持下去,定能取得辉煌成果。

总之,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强化的过程,要抓住关键时期从点滴做起,家长和学校共同配合对学生进行行为的训练,只有长期、反复、不断的强化,加深烙印,习惯成自然,来促进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

上一篇:浅谈音乐中的美育渗透 下一篇:浅谈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