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教学创新浅议

时间:2022-07-03 04:27:14

高中政治课教学创新浅议

摘要:教学创新是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符合时代与现代教学的需要。笔者试图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三个方面入手,对政治课教学创新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教学创新;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9-066-1

教学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创新的一个主题,在这一过程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又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那么,在“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具有创新素质的新型人才”这一问题上,高中政治课如何适应客观需要来进行教学方面的创新呢?就此,本人依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革新教育观念

1.打破教师的教学权威

在传统式教学里,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在学生面前具有无可置疑的权威地位,教师给予学生挑战与批判的空间很小,学生在面对权威时,不敢说“不”,因此学生就缺少了创新的机会。面对这一情况,教师要充分发动学生打破这种权威意识,鼓励学生就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与提问,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来实现“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2.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在传统式教学中,处于课堂中的教师对于自己向学生所要传授的知识,在大部分时间里是通过教师一个人来完成;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记、提问,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互动,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机会。在此前提下,教师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形式,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这一方面的教学效果收效甚微。

因此,教师要树立“学生是主体”的教育理念。教师真正应成为思维的引导者以及创新意识的积极推动者这样的角色。政治教师要明白,其教学的主要目标不是帮助学生做会与做对多少政治题目,而是在于是否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观察和判断事物的态度,并教会他们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分析与解决问题。

二、革新教学方法

1.角色换位式教学

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有选择地让学生作为某一堂政治课的主讲,让学生深刻体会教师教授学生的整个过程,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在整个具体的过程里,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

在授课前,教师要对学生所设计的教案进行结构与思路上的引导与纠正。接着,对学生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陌生环节及陌生问题进行方向上的提示。学生则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好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做好课前的备课工作。在授课中,教师要以学生的视角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积极思考。课后,教师要在学生讲课的基础上,对某一具体的教授内容进行深化与拓展性指导。

2.问题式教学

在问题式教学方法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多提问题,鼓励学生从多个视角看问题。在这种问题式教学法中,教师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学生则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鼓励完成对问题的创造性思考与回答。

3.情境模拟式教学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依据教学的具体内容与目标,设定针对性的教学情境,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教师设定的教学情境务必要贴近生活实际,选择的材料要具有典型性,教学情境的实施要具有可操作性。然后学生利用所学的相关政治理论对问题进行探究、分析、解决。例如就对价值规律的在市场中的作用设立一个落水救人的小品,落水者先后以不同票面的纸币引诱人们救他(她);其中,出价的过程就是时机逐渐丧失的过程。这由此引发了一些思考:这里是否存在等价交换?供求关系在这种情境下是否有市场?市场调节是否是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唯一法宝?学生就是通过此情境下一系列问题的提出,来深入理解价值规律在市场中的作用。

4.学科迁移式教学

政治学科教学注重应用能力与逻辑表达能力的培养,而这种能力的养成离不开其他学科的辅助。比如政治课中关于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理解,则可以通过迁移语文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典故,将抽象或晦涩哲理具体化、通俗化。再比如讲解因果关系问题时,可以以地理知识作为切入点,通过地球的自转、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地球公转时与地球赤道的夹角来揭示它们与四季变换及昼夜长短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对其他学科的迁移将政治课教学生动化多元化,从而使学生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

三、革新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在政治课教学中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手段能使教学形象化。传统教学媒体主要凭借语言与文本来刺激大脑皮层,但其承载的信息容量小、传输速度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意识活动的活跃性。而多媒体设备传输的教学信息能对人的多种感官同时进行刺激,能将抽象难懂的原理形象化、生动化。

2.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原则

多媒体设备应依据教学目的来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它们不是课堂教学的花瓶或装饰品,它们与整个教学过程都有着有机联系。我们应依据教学的内容特点,适度地将多媒体设备应用到教学当中,以便最有效地发挥其对教学的正面影响力。

总之,高中政治课的教学创新会随着教师的经验积累延伸出新的内容,而革新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最终目的则都是为了启迪学生智慧,以便获取更多有用、有益的知识。

[参考文献]

[1]谭英歌.高中政治课创新教学初探.新课程(上),2012(02).

[2]王鹏.高中政治课创新教学初探.学周刊,2011(07).

[3]韦培想.浅谈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2009(06).

上一篇:小学数学中关于合情推理的一点思考 下一篇:宝拉·培冈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