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课堂教学创新模式

时间:2022-07-03 04:25:32

我的课堂教学创新模式

在学校深化教学改革,创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背景下,我根据自己的个性和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总结出了“提问式教学法”这一课堂教学模式。它通过提问的方法或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切实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的课堂结构一般是:十分钟提问板演学生提出具体问题两种途径解决问题教师对此问题进一步引申设问学生思考总结升华。通过学生提问和老师设问两种提问模式,使课堂结构紧凑,让学生的大脑真正地动起来。在“提问式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师在备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并创设好问题情境

根据教学要求,教师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目标。所以应提前对教材进行详尽研究,明确授课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作用和地位,弄清知识间的网络联系,从而确定教学的重、难点,进而抓住本节课中心问题并围绕该中心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个问题序列,做到心中有数。此外,教师要根据学生易错、易失误的地方,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案,精心设问。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面向全体学生,与学生一起观察、类比、归纳、联想、猜想等,让学生“置身其中”;提问时特别要“偏爱”后进生,不能把提问的重点只放在优等生身上,要能利用提问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努力优化课堂提问的方式方法,让问题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兼顾课堂的具体要求和学生的思考方向,以促进师生交流,及时掌控学生学习情况,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表达,让提问式教学真正地转化为启发式教学。

二、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给学生以充分想象的时间和空间

提问式教学模式强调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但这并不是禁止教师适当地发挥引导作用。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一方面可以保证教学的各项目标都得到实现,另一方面可以加快学生成熟的节奏。但是,教师要时刻记住适度原则,要相信学生的能力,他们只需要你在几个关键时刻的帮助,而不需要你替他们制定行走的路线。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应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的过程。所以教师从提出问题到让学生回答问题应有一个时间的间隔,至于停顿时间的长短,可以依据教师提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来定。教师设置的问题应合理安排,难易相间,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和时间,不能急于求成,无章无序。

三、教师提问时要选择好突破口,注意所提问题的时机和所提问题的度

教师在课堂提问时,选择突破口很关键。那么如何来把握提问的合理时机呢?我觉得应依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思想状态:第一, 学生上课时不能集中精力听讲时;第二, 学生受原有知识的影响,不能实现基本知识的迁移时;第三, 讲述重、难点知识时;第四, 课堂气氛很活跃时;第五,梳理知识网络结构时。此时,教师可根据课堂活动中的情况,具体、适当地设计出一些问题,以改善和调整课堂中的教与学,以及调节师生间的互动关系。再者,教师设计问题时要考虑问题的跨度,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前后衔接;掌握好问题的难度,提出贴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把握好问题的梯度,循序渐进,采取化整为零、化难为易的方法,给学生以清晰的层次感;选择好问题的角度,不时地变换问题的角度,进行变式提问,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师在提问式教学过程中,应该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

学生时代是一个对外界比较感兴趣的时代,也是一个比较敏感的时代。因此,教师在采用提问式教学时,一旦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及时给予表扬,即使学生犯下了一些错误,也要尽量少批评;学生若取得了优异成绩或创意时,要及时给予肯定,不要给学生泼冷水,浇灭他们的热情和激情。教师要表扬每一位提出有一定深度问题的学生,肯定每一位提出自己见解的学生,即使他的想法显得多么肤浅或可笑,至少也可以表扬他提出见解的勇气,要知道“高人”也是从肤浅一步步走向深奥的,没有人生下来就无所不知。

总之,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教学环境的变化是确确实实的,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不适应性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应当义不容辞地承担起采用先进教学模式的责任,不管这种责任有多大、有多重。我愿坚定自己的信念,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创新性地把工作做到最好,搞好课堂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

上一篇: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策略形成的年龄特征与教学... 下一篇: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