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初中物理复习教学

时间:2022-07-02 11:43:54

如何指导初中物理复习教学

学生复习阶段应以知识体系展开复习,着眼于基础知识,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牢固掌握知识点,把一些重难点通过比较分析加深理解,并能提供正确的解题方法,指导学生对每一章的内容进行概括,再进行逐步剖析、掌握。复习的基本任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技能、技巧形成一个牢固的有机的整体,使学生体会到蕴含于知识、技能和方法之中的科学思想,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复习也是平时教学的深化和延伸,是相对的一种阶段性的总结归纳。不少教师在复习时,尤其是升学前的复习并非按照自己的意愿搞几套复习资料或印许多习题,三天两头考试,极力想通过频繁的考试来抓住升学考试。可是,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以上做法使得教师和学生都被搞得精疲力竭,而效果却不佳。下面我将自己这几年的一些具体做法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依纲据本、狠抓双基,抛开题海,培养能力

复习有单元复习、期中复习、期末复习,有升学前系统复习和重点复习。无论哪种复习,我们都应依据大纲、抓住课本,在双基上下功夫,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通过大量做题,小部分基础好、智力好的学生的分数有所提高。而大部分学生则进步较慢,甚至有的学生因跟不上,学不会而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影响了其他学科的成绩,这样既给学生的整体成绩造成了损失,又影响了学生的素质的提高和对学生智力因素的挖掘。另外,复习题来自四面八方,有的内容超过教学大纲,有的偏难,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物理课的兴趣。

做题过多,使得学生昏头转向,无所适从,不能深入课本,该掌握的掌握不住,丢根忘本,本末倒置。所以教师应根据大纲把知识适当加宽,但不能一步到位,该让学生知道的必须让学生理解透彻,基本上不涉及课外补充题。对书本上的练习题学生要能举一反三,能灵活运用。让学生对每一章的内容进行概括,再进行逐步剖析、掌握。例如教学《压强和浮力》,由于本章的知识规律概念较多,且难度较大,因此,在复习中我把主线分成三条:一是压强。把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知识贯穿一体,切实掌握它们在概念、计算及不同状态下物体压强的共同特点及特殊规律。二是浮力。浮力知识是密度、压强、力的平衡、液体压强等知识的综合运用。三是实验探究。压强、浮力大小的实验探究可以重新再实践一次,有利于学生更深层次地掌握探究方法和探究结论。这样学生除对概念的掌握以外,还理清了考试的知识点,再加上强化基本的解题方法,因此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培养学生自己复习的习惯,提高学生阅读和学习的能力。

对一般初中学生笼统地要求自己看书复习是不切实际的,必须有教师的引导和指导。

1.在每章、每单元的复习前,教师应根据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编写相应的复习填空题和问答题,要求学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寻求答案,使学生逐步养成认真看书、复习的习惯。教师对学生完成的复习题必须认真检查,从中获取反馈的信息,以便纠正。教师只要有信心、有恒心且严格要求,一定能逐步培养起学生自己看书复习的习惯。

2.对学生反馈回来的一些共性问题,教师要认真归纳,并在课堂上让学生精读相关的课本内容,再引导学生自己纠正,还可启发学生自己指出在看书时由于疏忽了哪些关键的词句而导致了认识上的错误,这样既收到了复习效果,又起到了提高阅读能力的作用。

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围绕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使学生切实行动起来,自己学会复习,并且坚持下去,必将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加强启发式教学,改进复习课的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复习课的教学质量,我在复习课的教学中进行了如下一些尝试。

1.对每章、每单元的基本概念的复习,在组织学生自己看教材的基础上,由教师引导,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讲述,并请其他学生补充或纠正。这时教师主要做两件事:一是通过纠正一些学生的错误认识和肯定学生的正确回答来强调一些特别需要理解的环节,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二是给予适当的归纳和总结,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完整性和内在联系有较深刻的认识。

2.对一些基本概念的延伸和应用,可通过精选一些相应的程度习题和问题,让学生思考后,回答答题思路,教师只是在旁边给予启示和点拨,使学生在思考中理顺思路,扫除障碍,掌握方法。对一套程度题中的不同题目,教师要特别提醒学生思考,弄清它们条件的不同之处,领悟解题方法的变化之处,从中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3.在复习期间,考试不宜过多,但也不宜不考,我们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去考。如系统复习完一章或一部分内容,考试一次,题不应过难,大部分是书本知识和书本上的习题或例题的变形,因此,我们应让学生通过考试,真正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进而增强学生解各类题型的能力。通过考试,学生了解自己对掌握的程度如何,找到差距,从而明确任务和目标。

4.新一轮教学改革很注重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学生较薄弱的方面,容易失分。因此,在复习中学生要加强训练,把握考试动态,对新情境、新问题做到心中有数,遇“新”不惊、遇“难”不悚。

上述这些做法主要是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切实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参与实践活动,进而增加学生的复习兴趣,培养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和应试能力。其最终目的,是通过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素质。在考试中,对实验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理解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复习选题一定要有层次、有阶梯,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对物理来说,我们要注重规律性强、过程清晰的题目练习,这样有利于学生拓宽思路,深化知识,增长能力。若不注重能力增长的规律,最终受害的是学生。

总之,在物理复习中我们要做到全面复习,点面结合,把握重点,牢固掌握概念和规律,灵活运用方法,使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在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

上一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及方法研究 下一篇:走出物理教学运用多媒体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