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生态翻译学对译者主体性的消解

时间:2022-07-02 10:29:15

试论生态翻译学对译者主体性的消解

摘 要:生态翻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涉及生态学与翻译学。生态翻译学有其一系列的核心理念。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来看,虽然译者的主体性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定式中被颠覆、译者的主体作用被限制和译者的角色有了新的定位,但也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译者的主体性作用。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主体性;消解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1-0030-02

一、引言

生态翻译学的产生有其全球性背景。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态与环境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于是在思想界和哲学界就出现了由认识论到存在论、由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整体观的转变。1973年,挪威著名生态哲学家阿伦?奈斯提出了他的关于“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将生态学扩展到哲学与伦理学领域。1995年,美国生态哲学家戴 维?格里芬提出了他的关于“生态存在”的理念,生态存在论哲学正式问世。在这种哲学转向的引领下,各学科也纷纷与生态结缘,具有生态学性质的各类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生态批评学、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生态政治学、生态神学、生态哲学等等。在这股思潮的带动下,从事翻译研究的一些学者也开始从生态的视角来审视翻译活动,生态翻译学应运而生。

中国古代丰富的生态智慧也为生态翻译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点。老子的“道法自然”就是教导人们要顺其自然,要遵循自然规律,不应将人凌驾于自然之上。儒家的“中庸之道”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处世原则。

二、生态翻译学及其核心理念

1.生态翻译学简介

生态翻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涉及生态学和翻译学。生态翻译学是一种从生态学视角进行的关于翻译的研究。具体说,生态翻译学就是在翻译研究的领域引入了生态学的相关研究成果,从而将翻译与其生态环境相联系,并以其相互关系及其机理为研究的对象。从生态学的角度来审视翻译、研究翻译,就是力求对翻译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用生态学的视角来加以剖析和阐释[1]。生态翻译学着眼于翻译生态的整体性,注重对译者与其翻译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特别是注重对译者在翻译生态中的生存境况与能力提升的研究,所以就形成了“翻译生态环境”、“翻译生态系统”、“译者适应”、“译者选择”、“求存择优”、“共生互动”等一系列的术语和概念[2]。

2.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念

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是我国生态翻译学研究的权威人士,他对国内近年来关于生态翻译学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悉心整理后,提出了他的关于生态翻译学的几大核心理念。

(1)生态范式

“范式”是对某学科进行研究的途径,是研究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生态翻译学的范式是一种“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生态范式,是运用人的生态理性并从生态学视角来对翻译所进行的研究的方式。

(2)关联序链

翻译是对语言进行的转换,而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活动属于人类的活动,而人类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样便形成了一条从“翻译”到“自然界”的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在认知视野中的链条,即“关联序链”。“关联序链”体现了翻译活动和自然界之间的关联性和互动性。

(3)生态理性

“生态理性”是生态翻译学中的宏观指导原则。胡庚申教授把“生态理性”归结为:注重整体关联、讲求动态平衡、体现生态美学、关照“翻译群落”以及提倡多样统一[3]。所谓注重整体关联,就是在翻译中要关注整个生态系统;所谓讲求动态平衡,就是要重视翻译活动中各主体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所谓体现生态美学,就是在翻译中要重视追求美,要遵循审美原则;所谓关照“翻译群落”,就是指要关照翻译活动中所涉及到的包括译者、读者、作者、资助者、出版者和评论者等;所谓提倡多样统一,就是在翻译过程中要将 “多样统一”作为宏观指导思想。

(4)译有所为

“译有所为”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译者在从事翻译时有自己的动机,如为求生或为弘志等;二是翻译有其功能,比如促进文化交流和推动语言的创新等。

(5)翻译生态环境

“翻译生态环境”是生态翻译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从广义上说,译者以外的一切都可以被看作是翻译的生态环境。“翻译生态环境”中所包括的各种因素均会影响译者的适应和选择。

(6)译者中心

胡庚申教授认为,翻译必须通过译者的主体意识和主导作用来完成,译者的翻译活动是在其翻译过程中遇到的一切“矛盾”中进行的。笔者认为,“译者中心”理论过分地强调了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而忽视了翻译生态环境中的其他因素。因此,“译者中心”能否作为生态翻译学中的一个核心理念,似乎还有待商榷。

(7)适应、选择

“适应 、选择”是生态翻译学中的一个核心理念。“适应”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选择”是译者对译文进行的选择。这样,翻译就是译者的适应和选择交替进行的过程。

(8)三维转换

生态翻译学理论将翻译的方法简括为“三维”转换,即译者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原则的指导下,相对地集中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进行选择与转换[4]。“三维转换”主要应用于翻译的实际操作层面。

(9)事后追惩

“事后追惩”是指对译者行为的要求。翻译是以“译者为中心”的,但译后还要由翻译生态环境中的自然法则对其翻译的结果进行裁定,要对其中的“不适者”和“弱者”进行批评或淘汰。

三、译者主体性的内涵

关于主体性的内涵,国内学界突出强调译者的主观能动性。查明建先生将译者主体性定义为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在文化与审美方面的创造性”[5]。还有学者认为,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主体的主观自主与自为。以上界定导致了译者权力的过分膨胀,而忽略了对作者、对原文以及对译文读者的尊重。

随着生态翻译学理论的发展, 人们也逐渐认识到,译者主体性不仅仅是指译者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更重要的是,译者也是在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中来进行适应和选择的,而所谓的适应和选择,实际是指译者是在一个大的翻译生态环境中的自我收敛。在生态翻译学看来,译者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者,而是一个处在翻译生态环境中的与其他因素有关联的个体。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会受到翻译生态环境中其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即需要“戴着脚镣跳舞”。这样,在生态翻译学的视野下,译者的主体性就会逐渐被消解。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较详细的阐释。

四、译者主体性的消解

1.颠覆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定式

人类中心主义将人置于生物圈的中心,强调人应是自然界的主宰者。生态哲学则颠覆了人类中心主义,它提倡生态整体观,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整体,万事万物彼此联系,相互依存,不存在主次和等级之分。在翻译学中,也存在着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定式。对于人类中心主义而言,译者的中心地位被过度地夸大。在生态哲学思想的引领下,生态翻译学提倡“翻译生态整体观”,认为在翻译生态环境中,所有因素都应该是相互依存、不分主次、不论等级的,由此在生态翻译研究中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定式就被彻底颠覆,处于翻译生态环境中的译者就不再是征服翻译生态环境的主宰。

2.对译者主体作用的限制

生态翻译学对译者主体性的消解还表现在对译者主体作用的限制上。译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有一个“度”的掌握问题:译者的创造必须在原著所设定的界限内;译者必须尊重原文的生态结构,必须通过对原文的仔细阅读和深刻理解来发现其可译性,从而实现译者与作者及与文本之间的交流与对话。

下面是张谷若先生翻译的英国作家哈代的小说《返乡》译文的节选。

原文:The place became full of a watchful intentness now;for when other things sank brooding to sleep the heath appeared slowly to awake and listen.Every night its Titanic form seemed to await something.

译文:现在这个地方全部都显出专心一志、聚精会神的样子来了;因为在别的东西都两眼朦胧、昏昏欲睡的时候,这片荒原才好像慢慢醒来,悄悄静听。它那泰坦一般的形体,每天夜里老仿佛在那儿等候一样东西似的 。

张先生的翻译既体现了原文的特殊语境,又彰显了原作者的独特情感,分享了作者的悲欢和哀乐。可以说,真正优秀的译文应该是原作、作者和译者这三者共同的创造性的劳动所产生的结晶,而非译者凭其主观臆断的不着边际的“创造”。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不是随意的,它必须以尊重原文中的内在的生态结构为前提。

3.翻译生态环境中译者角色的新定位

在生态翻译学的视阈中,译者可以是主体,但作为翻译主体的不仅仅是译者。从生态翻译学的生态理性原则的角度来看,翻译过程中是存在多个中心和多个主体的,翻译的过程实际上是不同翻译主体之间的相互交汇、互相冲突最终达致共识与融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译者既有一定的自由,但又不能越出这个共识的框架。由此,译者主体性的凸显就必须是基于译者与原作者、译者与译文读者间对话的基础之上的。如此,尽管译者的主体性消解了,但翻译仍是整个翻译生态环境中重要的一环,并且译者的存在、选择和态度也决定了翻译环境的和谐程度。译者只有通过他与原文、与原文作者及与译文的读者间的对话,他才可能超越自己自我的有限视野,才能在新的视野或更高的境界中使文本的意义得以拓展和丰富;也只有在这样的对话之后,译者才能有恰当的判断和选择,才能使其翻译策略适应所处翻译生态环境,适应了翻译生态环境的译文才能得以存活和延续。由此可见,译者主体性的消解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译者的主体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致礼. 关于我国翻译理论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翻译,1997(2).

[2]查明建,田宇.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1).

[3]胡庚申. 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6).

[4]胡庚申. 生态翻译学研究的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 (2).

[5]王宁. 生态文学与生态翻译学:解构与建构[J]. 中国翻译,2011 (2).

[6]冷育宏. 生态翻译理论下译者真的是“中心”吗?[J]. 上海翻译,2011(3).

[7]王宏. 生态翻译学核心理念考辩[J]. 上海翻译,2011(4).

[8]宋海芽.译者的适应与选择:《还乡》中景物描写翻译例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

上一篇:校企合作式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设计探索与实... 下一篇:高校自编教材的实效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