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有企业会计监督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7-02 09:28:50

浅析国有企业会计监督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资产流失、高管腐败等问题频频曝光,国企会计监督自然成了经济界关注的问题。笔者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国企中会计监督体系面临主要问题,并对完善会计监督体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供同行交流。

关键词:国有企业;会计监督;对策

近几年来,资产流失、高管腐败等问题频频曝光,成为国民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国企之所以频频出现问题,归其缘由是因为国企会计监督体系不健全。我国国企的会计监督体系是国企经过三十几年的改革发展中逐步建立并发展起来的。现阶段,我国国企中会计监督体系出现了一些问题,以至于国企经济问题频发。本文分析了我国现阶段会计监督在国企中面临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供同行交流。

一、现阶段会计监督在国企中面临主要问题

1. 会计监督体系不完备,监督功能缺失

根据《会计法》相关规定,我国国企现行的会计监督体系是:单位监督、社会审计和政府监管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其中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中,由于单位负责人与会计和审计人员是上下级的关系,并且会计人员在企业中的没有独立的地位,其“生杀大权”多数取决于领导喜好,常常出现“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的现象,使得会计监督形同虚设。而在现行的相关规定中,却没有对监督人员“独立地位”作相应规定,这是会计监督体系的一大缺陷;就社会审计而言,一方面很多会计所都挂靠在各行政主管部门,与挂靠单位在人事、经济、事务等方面都有很多往来,这使得会计事务所社会审计的独立性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对注册会计师审核力度不够,常常有人“滥竽充数”,而此类人员不能及时审查出会计核算中的漏洞和错误,使得社会审计监督大打折扣;就政府部门监督而言,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使得政府监管部门不能“依法监督”,不能明确检查任务,责任分配不明,出现问题就互相推诿, 对违法行为不能“违法必究”。

2. 国企高管职务犯罪普遍,权利监管体系薄弱

中共十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持续掀起反腐风暴,全国范围内多名国企高管被处理。被处理的这些企业高管有一个共同特点:均在企业重要岗位,有招投标、人事任用等核心权力。出现这种现象,当然与腐败分子的个人素质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与监督失灵、监管失控有关。纵观这几起国企高管落马事件,不难看出其犯罪主要原因有一下几个方面:①过分集权。落马的国企高管都是所在集团负责人,手握重权,身兼数职,内部监督机制形同虚设;②国家及社会监管不够。国家及上级主管部门会计监督不到位,审核不严格,使得这些高管有机可趁;③监管机制不完善。我国国企正处在改革转型新时期,高管们常常利用新旧体制不完整、监管机制不完善等漏洞,暗箱操作,中饱私囊,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3. 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观念有待加强。

会计人员被称为“经济警察”,可见其对企业内部经济监督的重要性。然而在现阶段,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观念有待加强。一方面,会计人员天天与钱打交道,如果自身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则很容易出现贪污受贿、的现象;另外一方面,有些国企有很多老员工,他们仅懂得简单的会计操作,业务处理能力较低。而有一部分掌握会计知识的新进入国企的年轻人安于现状,生活懒散,不思进取,专业技能生疏。

二、完善我国国企会计监督体制的建议

1. 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为了使国企中会计监督真正落实,就必须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使得会计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要将国企中的经济犯罪扼杀于萌芽状态。

2. 建立完善国有企业会计监督制度

首先加强会计人员对企业内部经济监督作用。为使企业内部会计人员更好的行使其监督权利,应赋予会计人员独立地位,一方面,企业会计人员可有政府部门直接委派,主要对投资人负责,对经营者起监督制衡作用,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对单位“一把手”实行问责制。即:若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存在问题,政府部门就应依法追究该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其次要规范社会监督机制。即:加强监管,督促注册会计师的社会监督职责到位。一方面,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和机制,完善职业道德规范,确保注册会计师在形式上保持独立;另一方面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监管力度,坚决杜绝“以次充好、滥竽充数”现象发生,完善社会的独立审计监督体系。

最后要加强政府监督职能。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的管理者,监督过程中要依法监督,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协调,充分调动政府各个部门,运用各种方法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监督。

3. 建立有效的预防体系,解决高管职务犯罪问题

要解决“高管”职务犯罪问题,首先必须加强监督机制。监督可以“自上而下”,也可以内部监督与群众监督多管齐下;其次,加大财务信息公开制度,避免暗箱操作;最后完善“一把手”选任制度,形成权力监督体制。

4. 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会计职业道德观念的建设

首先要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一方面,会计人员应不断努力学习,掌握新政策、新规定,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另一方面,会计主管部门或单位领导应重视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他们的会计监督意识,及时改正不规范的操作,有效发挥会计监督职能。

其次要强化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会计人员要加强对会计监督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认识,培养其利用法律维护会计活动的真实、严谨,使会计人员在国家会计法律体系下真正履行其职责。

最后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观念的建设。培养会计人员形成“诚实守信、坚持准则、廉洁自律、强化监督能力”等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国企的改革,加强对会计监督职能的重视,尽快构建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制已经逐渐成为国企管理者的共识。笔者对企业会计监督职能的落实提出了一些建议,供同行讨论。(作者单位:甘肃电投辰旭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财务管理部)

参考文献:

[1]编写组,会计信息质量与会计监督[M]. 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1.

[2], 国有企业内部财务监督问题的研究[D]. 黑龙江大学,2008

[3]裴文英, 论转轨时期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9)

[4]金胜,国有企业改革与会计监督 财务监督[J].财经界,2012(11)

上一篇:在“北极之门”滑雪登山 下一篇:绿色财务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