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配电企业变电运行存在问题分析及防范策略

时间:2022-07-02 08:38:11

供配电企业变电运行存在问题分析及防范策略

摘要:变电运行行业是电网运行的支架,做好变电运行电网才能安全稳定。变电运行又很复杂,事情无论大小每天都得面对,往往因为小问题没处理好而影响了运行。由于变电运行工作的设备多、工作内容单调、场所分析等特点,使得变电运行工作存在许多问题 通过全面详细分析当前变电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变电运行工作中应采取的防范策略。

关键词:变电运行;问题分析;防范策略

中图分类号: F40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变电运行主要是利用变电设备进行变电工作以及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变电运行不安全,将严重制约企业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如果发生变电运行事故,伤害波及面广、伤害程度大。如何做好变电运行故障的防范与对策成为了我们必须解决和处理好的一个问题,

一、当前变电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的原因。从对历年变电站发生事故的有关研究表明,除了少部分是因为无法抗拒的客观原因导致事故发生之外,大部分的事故和人为原因有关,和相关责任制度是不是落实到位有关。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安全管理十分混乱。对于部分关键岗位、工序在管理方面没有得到高度重视,使得管理力度与要求也是逐级弱化。没有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执行,比如工作票管理、工作监护、工作许可以及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等各种制度,安全措施并没有落实到位,过程监督不严。

二是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效果不佳。对于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缺乏针对性,教育培训的效果不明显,没有切实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职工的专业技能与岗位要求存在差距,企业的安全制度、安全要求以及各种安全措施并未真正融入到职工的日常工作过程。职工的安全意识不高,长时间养成的不良操作习惯、违章行为等并没有彻底纠正。

三是防范措施没有落实到位。企业的预防误操作事故的相关措施没有得到严格执行,比如值班工作人员未经车间相关管理人员允许而动用接地刀闸机构箱的钥匙(机械挂锁)。在进行危险点分析以及落实有关控制措施等方面只是出于应付,未落实到位并严格执行。(2)管理不到位。工作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习惯性的违章行为,比如:常见的“三违”(违章操作、违章指挥以及违反劳动纪律)现象等。

尽管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一应俱全,但是这些管理制度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执行力度亟需加大。究其原因是因为职能管理的缺乏或者是不到位,会上传达的比较多,现场检查比较少,整改的措施比较少、相应的考核比较少。部分临时性的工作任务,特别是配电修理的一些工作任务常常出现无票作业现象。(3)现有的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现有的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其一,临时性以及重复性的维修工作量非常大。集工程的立项、项目的施工、技术质量监督以及验收等工作于一身;技术质量的监督难于到位,对于项目的验收并未进行严格把关。其二,领导往往热衷于工程项目。企业的领导除了抓日常生产经营以及相关服务工作之外,大部分的精力与时问在关注多经产业的效益上;重视工程的安全管理而忽视了设备的安全管理。其三,管理十分混乱。现有的检修管理模式造成设备管理与生产技术管理中出现了权责不明、相互推诿、安全生产监督工作“人治”化等各种问题。

二、防范变电运行中各项问题的对策

变电运行的可靠性是对变电工作的一项综合性的指标,根据相关的变电站考核制度和关于变电站停电时数指标,笔者总结出了几点措施:

(1)制定并完善技术指标考核工作的管理措施,并保证在工作考核中严格执行管理制度中的相关内容,保证考核工作的规范进行。

(2)建立健全可靠性管理的材料储备,对于进行变电运行叮靠性建设的工作进行材料整理和收集。保证可靠性工作的标准和规范。

(3)将变电运行的可靠性管理建设落实到工作中的各个细节中去,将责任布置到各个变电站,根据实际的工作要求,细分可靠性工作的任务,确保每一步骤的工作都在规定时间完成。

(4)加强变电站的可靠性数据收集,各级变电站每个月要按时进行可靠性上报工作。

(5)对于可靠性工作进行定期的考核,并建立相应的奖惩措施。

(6)以一个季度为划分,技术人员要对可靠性工作进行总结并且上报。

三、提高变电设备的健康运作,减少停电的次数

l、对陈旧设备进行更新换代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设备的自身磨损,目前我国大部分的电力设备已经呈现陈旧和落后的趋势,为此,我们要对电力设备进行有选择的更新换代。在电力设备的更新过程中,在开关的选择上,要顾虑到电力系统自动化化和计算机化的趋势。尽量选用微机操作或者高质量的新型开关。对于110千瓦以上的继电保护装置,要做到全部更换为微机保护装置,避免由于意外问题引起的连锁元件切除,导致大面积停电现象。采用微机保护装置,可以在排除故障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保证线路的正常供电。

2、做好对于设备的维护和维修工作

认真落实和做好电力设备的维护和维修工作,通过提高电力设备的健康水平,来减少电力设备的安全隐患,是提高变电运行可靠性的有效方法。在变电站的工作中,要加强设备的巡视工作,及时的发现并且消除设备的安全隐患,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同时要加强变电工作人员对于变电设备的操作,以及带电作业的技能水平,保证任设备出现故障时,进行及时有效的维修工作。

3,对于变电系统中电力设备的检测工作

为了发挥设备检测工作的作用,减少监测工作中的成本,要对设备的检测工作制定全方位的有重点的检测方案,逐步取消原有的定期巡检。通过技术和检测设备在设备检测过程中的不断更新,利用绝缘在线监测、带电测试等新的检测措施。对变电系统的各个设备进行长期的监控,及时发现任何部分发生的问题,排除安全隐患,减少停电次数。另外,可以在配电线路上广泛利用发电车、负荷转移车等措施可以解决连续供电对于线路的压力。

四、提高变电站供电可靠性的管理对策

l、加强变电运行的管理工作。要提高变电运行中的可靠性,必须保证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为此,要加强对于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的巡视工作,及时发现输变电设备和变电站工作中的缺陷和错误,并及时的处理,减少故障停电的次数。为了激发职工的积极性,还要不断完善电力工作中的奖惩制度。

2、加强停电管理,对于故障停电的停电次数和停电时间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在由于元件故障引起的停电事故中,要做到对故障的及时排除和线路的迅速安全恢复。不允许操作人员散漫施工,避免停电时间的浪费,改正一味放宽停电时间的原有习惯。

3、加强变电工作中的两票工作,变电工作人员在填写工作票的时候,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进行填写。在收到工作票后,要对工作票的填写和内容进行检查,检查正确后方可办理工作票。并监督对于电力工作中的工作票落实情况。在填写工作票的时候,要按照工作票的填写规章制度,由变电站的值班长明确工作票的填写和填写内容,由操作员进行工作票的填写并且经过值班长和管理人员的逐级审核以后,方可上交。

4、做好工作现场的执行和监护工作。操作人员在进行带电操作的时候,要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根据操作的程度,要求操作人员、值班长、管理人员的到场。在带点工作中,要保证工作监护人员始终在操作现场。对进行带电工作的操作人员进行安全监护,规范进行操作程序,纠正和避免不规范行为。在带电作业完成以后,及时进行工作I己录工作,对于操作量较大的带电作业,操作人员、管理人员以及相关领导必须到场。

5、加强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对于变电系统中的电力工作人员,要加强其自身的技术培训工作,并且定期进行考核工作,保证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建设和用户用电的不断增加,电力系统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不断上升,要提高变电运行的可靠性,不止要有先进的电力设备、电力技术和管理系统,更要有一个可靠的电力工作团队,只有抓好对于职工的技术考核和培圳,不断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适应技术的进步,才能做好变电工作。为此。我们对于职工的培训工作要做到有划分、有方向、有层次的进行。通过有层次的培训工作,逐步提高职工的技术、技能水平。做到以各级变电所为重点,以各个班组为单位。不断更新培训教材和考核内容,及时解决职工在工作中的技术问题,组织进行设备的模拟操作,为职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6、做好应急情况的演练工作,为了保证电力工作的质量和保护一线职工的生命安全,减少在事故中人员财产损失,在电力设备发生事故的时候,操作人员要根据事故的状况做出及时的控制和传达措施。在员工的考核工作中,要严格考核员工的应急操作水平。在日常工作中,经常组织操作人员进行应急情况的模拟演练,通过模拟事故现场的情况,改进和完善应急措施,保证在事故发生时,操作人员保持沉稳的心态,具备过硬的临场应变和事故处理能力。

总结:

要做好变电运行的可靠性工作,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维护检查室重中之重,同时要在资源的合理分配基础上,加强对于设备的检测和检修工作。但是不论是在设备上、管理制度上还是工作人员素质上,要保证变电运行的可靠性,就要坚持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工作。可靠性工作的重点是在于规范变电站各项工作的工作标准。只有保证了每个工作环节的安全质量,才能够实现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l]宋红杰,白慧芳,于枚.提高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的若干管理措施【J】.高电压技术,2003,(08).

[2]苗文云.论如何提高变电所供输电的可靠性[J],科学决策,2008,(12).

[3]闫莉.加强变电运行管理确保电网安全运行[J].煤矿开采,2008,(06).

[4]陈友.提高变电所供电可靠性技术措施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1).

[5]高祥,李明春.加强安令管理提高变电运行可靠性[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02).

上一篇:变压器的运行检查维护和事故处理 下一篇:影响安装工程造价的因素及控制措施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