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评价功能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时间:2022-07-02 12:04:18

学业评价功能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摘 要: 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业评价的诊断、导向和激励功能,能有效改善教和学的行为,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推动教师的教研和提高。

关键词: 学业评价 中职数学课堂教学 作用

一、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中职数学与普高数学同属中等教育数学课程,是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在中职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当前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情况却不容乐观,较普遍的现象是,学生不想学不会学,教师不想教不乐教。表现在课堂上要么气氛沉闷,老师讲老师的课,学生想学生的事,师生、生生互动极少;要么课堂上始终充斥杂音,学生睡觉、玩手机,教师不停告诫、训斥,无法有效开展教学,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数学考试不及格率居高不下。

二、中职数学课堂不良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中职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学好数学的信心。在历经多次挫折之后,绝大多数中职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心理,数学基础薄弱。

2.缺乏学习数学的动力。某些中职生认为,来中职校是学专业技能的,而不是来学习文化课的,认为学数学无用。因此很少会因为对数学学习内容或学习过程感兴趣而主动学习。

3.缺乏学习数学的方法。理解不了概念,掌握不了方法,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更不善于调节学习策略。

4.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很多中职生在遇到问题时普遍感到束手无策,也很少或从不主动想办法解决,依赖性强,如抄袭作业、不完成预习任务等。

5.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遵守课堂纪律、作业延迟完成或不完成。

6.缺乏合作学习的意识。中职生以往的学习是以应试为目的学习,更关注个体,强调竞争,缺乏合作基础。

(二)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成就动机。对于中职校的公共基础课教师来说,教学对象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及心理素质等与高中生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教学难度相当大,往往付出很多但收效甚微,久而久之,教学工作的动力不足,极易产生倦怠感。

2.对待学生缺少耐心。由于中职生学习习惯养成非“一日之寒”,而教师在课堂上总是需要反复强调纪律,上课节奏被打乱,教学任务无法顺利完成,教师常产生急躁情绪,影响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

3.缺少有效教学手段,关注教学内容和形式居多,关注学生不够,也难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4.缺少变革的决心和信心。面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大多数教师思考的多,行动的少;有付诸行动的,但能坚持的少。

(三)学业评价方法与职教学生的实际不匹配。

学生数学学业评价方法单一。据了解,中职学生的数学成绩评定,一般是以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加上一定比例的平时表现分数。这种未反映过程的结果评价,以同一标准审视个体差异,延续了“应试教育”对学生的评价思想,同时这种评价方法也延续了中职生对以往学习失败的挫折感。因此,学生的学习态度消极被动,惰性大,极不利于后继学习和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学业评价的功能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激发中职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善目前中职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畏难情绪和不良行为。

1.课堂学习评价。设计了集作业、听课笔记、自我检测为一体的任务书(任务书内容含知识要点(理解)、问题解决(方法运用)及学习反馈(检测),课前下发至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学习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边听、边做、边讨论,师生、生生互动,当堂完成学习任务书。对学习效果的反馈检测,则通过如下问题回答,如:以上n题独立完成几题?与他人合作完成几题?较难的是哪几题?遇到难题你是去问老师?与同学讨论完成?抄同学答案?均是填空题和选择题,便于学生作答和教师统计。营造宽松而有序、紧张而无压迫感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放下心理包袱亲近数学。

2.合作学习评价。制定协作测试规则,有效检测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同一协作测试题课前下发,各小组课前完成。为体现“题题做、人人做”,每组回答问题的学生由其他组指定,需回答的问题通过抽签选定。小组一次协作测试成绩由各个轮次答题同学的成绩相加而得,期末该项目的成绩由各次协作成绩相加而得。提倡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除此之外,还有自评及同组同学间进行的评价,主要针对学生本人及组内同学在完成协作测试的过程中的表现来评定。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学会对自我进行分析、诊断和调整,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考试评价。设计“自助餐”式的独立测试方案,兼顾不同层次学生。即给定不同难度及分值的几组试题,由学生自主选题,答题,充分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考。并且,提出一定的条件,同份试卷,学生可要求多次重复测试,体现测试的再学习功能。独立测试可在一个单元结束后进行,以多次独立测试成绩的平均值代替期末考试成绩,缩短测试周期,减轻学生的复习压力,消除学生对数学考试的恐惧,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激励其自主发展。

(二)推进教师改进中职数学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利用数学学科的逻辑和归纳思维特点,实现发展人、发展社会的最终目的。

实施了有效学业评价,引导了学生的学习方向,激励了学生的学习进步,同时,学生行为的转变,促使教师教学方法的变革。教师要充分掌握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成为学生认知水平和教材内容呈现的中介,通过对教材的再加工,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学习内容。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概念、掌握方法,学会应用。教师通过合理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突破时空的局限,帮助学生拓宽问题解决的思路,发现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通过课堂的活动方案及考试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发挥评价的诊断、导向和激励的功能,建立良好的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生态,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促使教师的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肖锋.学会教学: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9.

[3]刘岗.数学学习评价策略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4]江苏省中职数学课程标准.

课题项目: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3-2014年度职业教育研究立项课题《促进学生发展的中职数学学业评价方法的研究》(2013201)。

上一篇:论如何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效率 下一篇: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学作文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