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控思想在工程监理中的实用性

时间:2022-07-02 09:27:39

风险管控思想在工程监理中的实用性

作者:高文杰 单位: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应用风险识别方法

建立监理工作目标体系“质量、安全、进度”是工程监理的三大控制目标,建设单位在业务委托时会提出相应的管理目标,但该目标相对比较宏观和笼统,需要进一步分解和细化,各级管理目标构成目标体系。目标体系的层次结构及目标值是否合理和合适对于目标控制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影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的因素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而且同一因素可能对质量和安全都有影响,甚至会影响到进度。因此,在目标分解前宜采用风险识别的方法对影响各大目标的因素进行初步识别和整理,根据可能引起的最低层次风险确定目标风险的分解层次。同时根据初步风险清单对可能的风险损失进行预评估,借此可以判断各层次目标值的合理性,明显小于预估风险损失的目标值说明其过于精细,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而显不经济,应予以放宽;明显高于预估风险损失的目标值则趋于保守,可予以优化。随着工程持续进展,风险影响因素逐步明确,目标体系亦可逐步细化,同时利用风险识别方法使目标体系更趋于合理。应用风险评估方法实现主动监理工程监理是通过对建设行为过程进行控制从而达到预期目标的行为,过程控制对监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人员必须具备相当的专业素养同时要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即要实现“主动控制、前馈控制”。应用风险评估方法预判工程风险态势,利于监理人员提前掌握工程信息,及时发出工程指令,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如,隧道、基坑等地下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周边环境及工程本体特征等较为敏感,可在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对于影响地下工程的上述因素进行分类(表略所示)初步判断工程总体风险水平(表略,即风险初步评估。随着工程进展,相关影响因素的信息逐步细化和明朗,可依据细化信息对所在分部工程甚至工序进行二次评估,利用评估结果可及时指导建立工作,实现主动监理。如在基坑围护结构施工时,可根据表3和表4进行风险二次评估。应用风险控制策略制定监理措施风险控制策略主要有风险自留、风险回避、风险转移。工程监理应提前介入工程建设过程,在设计或招投标阶段协助建设单位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应对策略,如购买建安一切险和第三者责任险实现风险的保险转移。对于其他风险水平较高的工程则可建议建设单位通过合同转移的手段将其转移至控制风险更具备条件的施工承包或分包单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应根据工程风险水平和相关监测数据,及时掌握工程风险态势,建议或指令承包单位采取回避措施预防风险发生。

应用效果分析

在某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监理单位按照风险管理相关理论指导工程监理工作。在工地首次会议提出建立以监理单位为主导的工程风险管理机构,联合各参建单位提出了相关风险识别和评估标准,并制定了风险协调机制及定期会议制度。施工准备阶段即对工程风险总体评估,用不同颜色标示风险等级(图略)。施工过程中在每道工序施工前都进行风险评估用以指导施工行为。在某车站围护结构施工过程中,其中一段围护结构采用平接头连接,偏离设计使风险等级由二级上升到一级。监理据此发出工作联系单要求承包商做好防止该处土方开挖时渗漏或突涌的应急预案并对预案的可行性及应急物资准备情况进行了审查。当土方开挖到第三层土时,观察到有流砂现象,立即启动预案流砂得以在最短时间内被控制,随后进行旋喷加固巩固效果,由于措施得当及时没有造成大的损失。因此,在工程实践过程中,建立以监理为主体的风险管理体系,并以风险管理理论指导工作,工作效果显著。

结论

(1)在工程建设全过程,建立以监理为主体的风险管理体系是十分必要并具有重要意义。监理单位的职责是承担风险管理任务的先天优势。(2)以风险管理理论指导工程监理业务,不仅能够提高监理水平和效率,而且能够促进参建单位的风险意识,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保证工程建设安全、保证工程建设进度。(3)本文仅是对在监理工作中引进风险管理理念进行了简单阐述,试点应用尚不充分,相关理论方法与工程实践的结合还不够成熟和深入,需在后续工程实践中持续积累不断完善。

上一篇:电气工程监管要求及措施 下一篇:道路施工工程监管诌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