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改变贵州之“大通道”促黔南大发展

时间:2022-07-02 08:51:54

交通改变贵州之“大通道”促黔南大发展

通道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动脉的角色,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当今时代,通道对于内陆地区的发展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贵新高等级公路的开通,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提供了发展的有利条件,黔南抓住机遇,大力发展通道经济,成果丰硕。

打开地图,可以看到,黔南在贵州的重要位置:紧把南大门,地处东西结合部,承东启西,面向两广,背靠大西南,居于国家规划的“南贵昆”经济区的中间地带,既是贵州省实施南下开放带动战略的前沿阵地,又是沟通云、贵、川和重庆等省市与东南沿海地区以及东南亚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出海通道。

然而,这样重要的地理位置,在由北而南贯通黔南的贵阳至广西新寨高等级公路开通前,因为没有便捷的交通,作用和优势并未发挥出来。贵新公路开通后,黔南重要的地理位置才转化为现实的优势,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

音寨旅游带红盘江狗肉

盘江镇位于贵定县中部,属贵阳、都匀、凯里1小时经济圈交汇点。贵新公路跨盘江而过,处于交通要道上的盘江本应该因此大展宏图。

但远近闻名的盘江狗肉火锅在贵新公路开通之初并没有受益,反而遭受了重创。贵新公路开通前,在盘江镇吃住的过往行人、车辆很多,排队吃火锅的繁荣景象到处可见。贵新公路一通,只见汽车在封闭的高速路上飞驰,不见了排队吃饭的人群。静静的盘江河畔,大多数餐馆门庭冷落,盘江狗肉火锅一度只剩几家在苦苦支撑。

谁料到,路还是那条路,近两年,盘江的狗肉火锅却又火起来了。这要归功于邻近的音寨乡村旅游的发展,引来了众多的游客到盘江。

在距音寨不远的路口,几十家狗肉火锅店生意兴隆。一家店的老板告诉记者,他们的狗肉火锅店之所以能起死回生,说白了全是借了音寨的人气。

在贵定县委、县政府和盘江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近年,音寨充分利用秀美的自然资源、浓郁的民族风情、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极进行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发独具特色的“农家乐”乡村旅游。

在音寨,春天到来时,山上,雪白的李花开满了山坡,山下,金黄的油菜花铺满了田野,为音寨赢得了“金海雪山”的美誉。盘江蜿蜒而过村前,清澈的河水让人忍不住想掬起一捧抚向自己的脸庞,夏天,这里便成了天然的游泳乐园。

贵新公路的便捷交通,使更多喜爱自然、喜爱民族风情的人们来到音寨。今年,到音寨旅游的人数达50多万人次,比去年上升了67.3%,旅游综合收入1943万元。为了迎接明年更多的游客,一条新修的柏油马路从盘江镇通向了音寨农家的门口。

音寨村民罗家爱开了一家“罗爱妹餐馆”,在“金海雪山”旅游文化节一个多月时间,每天都要接待30桌以上,吃的瓜果、蔬菜、粮食大部分都是自己生产的,备受游客欢迎的野菜也是在田边、山坡上挖的,天然的风景、天然的食品,更增加了游客对音寨的向往。不但可以吃,可以玩,游客如果当天不回去,还可以住下来,亲身体验农家温馨的夜晚。

当提到家庭的变化时,罗家爱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一年数十万元的收入,这是过去仅靠种田所不敢想象的。

贵新公路开通前,音寨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自然村寨,秀美的山水、迷人的景色不为人所知。路通了,人来了,深藏于大山深处的秀美风景转化成了经济优势,音寨的“农家乐”乡村旅游成了现代旅游的新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一座三星级的现代化宾馆正在建设中,将为古朴的布依村寨增添更多现代化的气息。

游客带来了财源,也把各种先进的思想带到了音寨,思想的碰撞,音寨人的观念得到了巨大的变革。音寨人在收获财富的同时,也在收获精神的富足。

疾速前行的“高原桥城”

在风景优美的都匀剑江河河畔,每天早晨都会呈现出了一派热闹非凡的晨炼场面。这边悠扬的音乐从喇叭里传出,那边人们伴随着节奏欢快的广播体操在蹦蹦跳跳,成为引人注目的一道靓丽风景。

都匀市区内,宽敞的马路上汽车川流不息,两旁现代化的建筑一座座拔地而起。有“高原桥城”之称的都匀各式各样的桥梁千姿百态,争奇斗艳,有高大雄伟的,也有温柔典雅的,都匀的桥,都匀的水,恰似一幅婉约的画卷,现代幸福生活的气息在都匀的上空荡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利用交通谋划发展,都匀意识超前,早在贵新公路还在论证阶段,都匀就提出了沿贵新公路大力发展通道经济的思路。贵新公路开通之时,都匀已做好经济提速的准备,使自己的发展随着贵新公路的开通驶入了快车道。

黔南州城建局副调研员王炳林告诉记者,贵新路开通以来,都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一天比一天美丽。路促进了经济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调整,都匀已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

如今,都匀的工农业、第三产业产值都上来了,正逐步成为我省南部经济、文化、物流和旅游中心。便利的交通,方便了人们开展经济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客商,市区的商住房比原来贵了许多。

都匀近年来对旅游开发十分重视,旅游开发进入了崭新的阶段,都匀的文峰园,斗篷山,螺丝壳等风景优美的景点,更增添了都匀的吸引力,“高原桥城”秀美的风光正在留住越来越多南来北往的脚步。

变化的不仅是独山刀豆

独山县地处贵州最南部,与广西接壤,是西南出海大通道的必经之地,素有“贵州南大门”之称。

贵新公路的开通,对独山的工业、农牧业商品基地的建设、旅游业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独山充分利用通道优势,县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独山的农业产业化,法国特细青刀豆的种植和加工很成功。以加工刀豆为主的东峰食品有限公司的黄居玉厂长告诉记者,贵新公路开通前,独山就开始了刀豆的种植,但要运到广西加工。交通的限制,使得其种植面积很小。贵新公路通车后,刀豆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于是他们在独山建了工厂,这进一步带动了刀豆的种植。目前,刀豆种植已经辐射到黔南的荔波、都匀、福泉、罗甸及黔东南的麻江、黄平等县市,年种植面积达万亩以上,带动农户近万户。

刀豆的种植对气温有较高的要求,低于摄氏16°就停止生长,但工厂对刀豆的需求是源源不断的。此时,贵新公路又发挥了它巨大的作用。

夏季,当田里出产的刀豆过多时,可以通过贵新公路把加工不完的刀豆运到广西加工。冬季来临,又可从广西较温暖的南丹、河池等种植基地运回刀豆,在独山工厂加工,成品直接装箱运抵防城港装船运往欧洲市场,生产能够不因季节的原因而停止,“时空”因贵新路而“转换”。

不仅刀豆,贵新公路给独山的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表现在许多方面。“十五”期间,独山全县生产总值从6.12亿元增加到10.5亿元,规模工业产值从0.85亿元增加到6.7亿元,建成了一批特色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业基地,服务业保持快速发展,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与此同时,全县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稳步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人口与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通道带来速度与繁荣

贵新公路有效拉近了黔南与贵阳及两广的距离,为黔南更好融入贵阳城市经济圈和充分利用两广市场,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黔南沿贵新公路一线的龙里、贵定、都匀、福泉、独山5个县(市),充分利用处于交通要道的有利的条件,在发展南下大通道经济中发挥了聚集、辐射、带动作用,一起形成了沿贵新公路的大通道经济带,如今已初具规模。

贵新公路开通后至今,黔南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

黔南州委副书记、常务副州长余学强告诉记者,黔南全州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101.28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68.27亿元,年均增长10.4%;农业总产值由53.44亿元增加到79.48亿元,年均增长4.9%;规模工业产值由44.91亿元增加到121.72亿元,年均增长20.5%;财政总收入由10.37亿元增加到22.22亿元,年均增长1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196.61亿元,比“九五”的117.5亿元增长67.3%。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快,改革开放取得重要进展。

便捷的通道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这种影响甚至比资源条件、人口环境等的影响更为密切和直接。南下通道带来速度,速度带来财富,财富促进繁荣。随着南下通道经济战略的持续推进,一个更加美好的黔南将呈现在人们眼前。

上一篇:广州-贵阳:东西“双城记”呼之欲出 下一篇:交通改变贵州之公路撬开马鹿村的致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