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想品德教育摆脱苦口婆心的说教

时间:2022-07-02 05:04:38

让思想品德教育摆脱苦口婆心的说教

摘 要: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和生命,是思想品德课程的根本价值所在。如何利用现达的通讯手段改变德育的方式,提高德育的效率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重点。尝试利用网络资源构建开放课堂,利用现代传媒技术深化学生体验,利用多种交流平台形成合力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与广大教育工作者交流共享。

关键词:德育;网络资源;现代传媒技术;交流平台

道德品质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最重要的功能和目标,德育是思想品德课的灵魂和生命,是本课程的根本价值所在。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该课程的德育实效严重影响着整个学校甚至整个社会德育的质量和成效。

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提高本课程的德育功能是我们永恒的思索和追求,也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行动和宗旨。苏霍姆林斯基说:“金玉良言也不能再三重复,否则就会成为陈词滥调,变得像懒散匠人手中的工具那样拙钝。”因此,思想品德课若再不摆脱苦口婆心的说教,再不改变“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笔”的传统,那不仅不能起到本课程的基本功能,甚至会把该课程拖到消亡的边缘。特别是在信息日新月异、世事瞬息万变的今天,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转变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手段已成为每一个现代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

荀子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而现代教育先进的技术设备就是让我们德育“致千里”的“车马”,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就是让我们德育“绝江河”的“舟楫”,如何利用好时代的馈赠,真正善假于物,育人千里呢?在日常的教育实践和总结反思中,笔者也有了如下的一些心得与体会,供大家商讨研究。

一、利用多彩网络资源构建开放课堂

有境才能有情,有知才能有行。知识如盐,情境如汤,盐只有溶入汤中才能被很好地吸收,因此,正确的道德认知、科学的道德品质也要在特定的教学情感中才能真正打动学生的心灵,唤起他内心的自觉,更外化为一种高尚的行动。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为思想品德课教学情境的设置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源远流长的道德故事、寓意深刻的小品相声、发人深省的文字记录、形象生动的视频图片……从古至今、本土西洋,信手拈来,育人于无形。

除了这些预设性较强的静态资料外,更前沿、更真实、更鲜活的网络博客、网络论坛、微信等更增强了思想品德课堂的生活性、时代感、可信度。通过妙用网络论坛,可以适时引入具有争议的观点,在课堂中引起有的放矢的讨论,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妙用现在风行天下的微博、微信,可以把正确的道德认知、高尚的人格情操润物无声地传递给学生,避免了灌输与说教的牵强和生硬。名人博客、个人微信、各个论坛随手翻点,信手拈来,育人于无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网络素材浩瀚无边,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更新和变化,这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根据教学目标,精心选取,引入课堂,让这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化作学生心间的股股清泉。

二、利用现代传媒技术深化学生体验

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通过多做题、多运算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可以通过多阅读、多练笔提升,而学生内心的道德评判、优秀的道德品质必须通过自己的感悟和体验才能获得,正如西方谚语说的:“我听过,我忘记;我看过,我记得;我做过,我理解。”真正让学生形成稳固优良的情感情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实践参与、多看多做。俗话说“一次体验胜过十次说教”,与其义正词严要求他关爱社会、关心他人不如真正让他去体验一次敬老爱幼;与其殷殷嘱托希望他孝顺父母、尊敬师长不如放手让他为家人做一件实事;与其小心翼翼期盼他珍爱生命、珍惜光阴不如让他亲身直面生命的脆弱;与其切切叮咛希望他心怀感恩、对人感激不如让他切身体会付出后的……而这些学生切身的参与和体验是无法在课堂完成的,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让思想品德课堂从学校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甚至整个社会,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内化品质。

比如,在教学《珍爱生命》后,我布置了一个任务:写一篇你身边的病人(或老人)生命感言的采访稿并上传到我的留言簿,下次上课在班级当场打开点评,再次让学生领悟生命的可贵和伟大;在教学《孝顺父母、尊敬师长》时,我布置学生利用双休日回家为父母长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实事,并以相片或录像与父母感言的方式上交作业,第二周上课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图片投影展示并让学生上台解说自己完成作业的过程和感悟,大家用同学的所作所为给了自己再一次的教育;在教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前,我布置学生利用学校信息技术课四人一小组制作一个祖国改革开放成就展的PPT课件,下节课上请小组代表上台讲解介绍。

生活即最好的教育,体验是最有效的教育,学生在这些异样的作业完成和检查中,不仅感受到了思想品德课的实用性、趣味性,更让学生在行动中感悟,感悟后践行,践行后收获了能力的积累、心灵的感悟、人品的优化、境界的提升。

三、利用多种交流平台形成德育合力

德育是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的主要任务,是所有中小学校教育工作的又一重点,更是每一个家庭的责任,是全社会的义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整合这四股分散的力量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就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强大利器。

其中,家校合力是最有效、最迫切的手段,而校信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家校交流的平台。家校之间经常性的、方便快捷的沟通可以让双方及时、全面地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特别是作为班主任,更要交流观察、协调汇总,个性化、个别性地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方便双方作出适时得当的教育和引导,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网络交流因为它的随机性、随意性、隐秘性而让年轻人推崇备至。甚至我看到一些学生在日常交往中羞涩胆小而在网络交往中活泼大方、滔滔不绝。因此,师生、生生、家校之间通过QQ群、微信群、班级博客、班级网站等的交流沟通能相互增进了解,给出更多元、更全方位的评价,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比如,我班的运动会口号、班歌比赛的曲目、班级公约条款、值日班长人员的确定等都是通过QQ流后出台的,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主人翁精神,更提升了学生的责任意识,集体凝聚力。在班级博客群中我会每周写一则班级一周回顾,发表自己对班级人和事的看法和感慨,也会选择某学生的一周感悟,以引发其他学生和家长的共鸣和回应。经常转发一些励志话语,主要在于自我激励,但往往引起了学生和家长的大量转发;更会转发一些对时事政治的评论评析,带领学生走出书本,关注社会,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很多分歧就是在这样的交流中走向一体,一些误会也在这样的开诚布公中慢慢消解,积极的理念也在这样的频频转发中悄然形成。

现代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是一个新奇而多彩的全新领域,它需要我们大胆尝试、不断探索,更需要我们不断创新、积极行动。让我们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作用,把信息网络资源和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有效地整合在一起,为我们的德育插上隐形的翅膀,育人于无形,育人于无声,育人至千里。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

上一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 下一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诸环节组织教学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