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时间:2022-07-02 04:48:08

构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摘 要: 人才培养模式是大学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所建立的人才培养活动结构模型和活动步骤,是大学各项教育要素有机结合形成的活动方式总称,结构模型根据大学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建构,活动步骤反映人才培养的程序性、规范性和自主性。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是建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地方高校 素质教育 能力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高校肩负为区域经济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要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使“通才”与“专才”统一;坚持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应用化、复合化时代精神,使全面发展与个性完善统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设置,积极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培养通、专平衡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1.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均衡。个性和谐全面发展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因此,地方高校要建立以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平衡发展。在功利主义高等教育哲学影响下,大学教育普遍过于专业化,轻视通识教育,影响创新人才培养。多年来,受专业教育思想支配,理工类专业单纯进行专业教学与研究,几乎不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人文知识,对民族文化及世界优秀文化缺乏了解,文化艺术修养缺失;文科类专业几乎不开设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方面的课程,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对科学发展史的基本了解,缺乏把握生活中科学知识的能力。在大理科和大文科内部又细分若干狭窄的专业,彼此间共同的文化基础知识课程很少,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很窄,理科的学生也不一定有足够的科学素质,文科的学生也不一定有足够的人文素质,大学生一般都存在素质上的缺陷。[1]因此,加强基础、拓宽口径、淡化专业,也就是加强大学的通识教育,成为大学教学思想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2.不断改革课程体系。为了培养创新人才,要建立以通识课程、专业课程、素质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以宝鸡文理学院为例,四年制本科总学分为:理工科185分左右,文科175分左右,各专业学生修读的课程分为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素质课程四大类,其中通识课45学分左右,专业课75学分左右,教师教育课20学分左右,素质课50学分左右。通识课是指全校公共课、文科或理科公共课,专业课是指学科群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素质课程是指全校公共选修课、综合素质教育课和专业方向课。在这个课程体系中,通识课程已打破原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外语和体育三足鼎立的格局,学科范围大大拓宽。专业课的比重比原来有所降低,通识教育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夯实学生能力培养的基础

地方高校要大力推行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以构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为切入点,改革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扩展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健全学生的个性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改善和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高素质人才,宝鸡文理学院从1995年开始调研论证人文、科学素质教育课程的开设问题,确立了“以人文素质课程为核心,文史哲课程为基础,能力训练和创新思维为两翼”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的基本理念;加大选修课开设比例,使选修课课时占到总课时的30%,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保持课程体系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开设学生感兴趣的选修课和讲座,把新的知识点和新的教学改革成果及时吸收固化于教学中;开辟第二课堂,要求学生读名著、看名剧、听名曲、学名歌、赏名画。把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课程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教师教育类专业实行普通教育课、专业教育课、教师教育课和素质教育课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开设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教师教育类和艺术素养类课程,近4万人次的学生选择修读。完善知识体系和课程设置模块,普通教育设置26门素质教育基础选修课,强化素质教育基础知识教学;专业教育开设26门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要求学生修读20个学分,提高专业素养;教师教育开设15门教师教育选修课,拓展学生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综合教育引入必修机制,开设9门素质教育必修课和100门素质教育选修课,重点加强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积极探索符合教学目标和能力发展实际的教学方法。打破常规课堂教学方法,采用“五结合”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活动,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教育教学的能力。具体做法是: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组织学生就学习的内容和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课堂教学和课外自学相结合,要求学生在课外有目的、有计划地自学;校内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联系质量高、有特色的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实践、观摩学习;常规教学手段和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相结合;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相结合,举办各种技能竞赛,参与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2]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加强理论教学。开展以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全面加强和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为主题的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内容重复陈旧,教学手段落后,重学科专业理论、轻教育理论和训练,重知识传授、轻创造能力培养,重必修、轻选修,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教学、轻其它教学环节的“五重五轻”现象,组织教师进行深入研讨,反思教育教学观念,逐步形成适应教师专业化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观念:增强改革意识和生存意识,主动参与和积极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即研究者”和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深入人心,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真理的探索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作用,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未来教师;改变文理分类过于明确、重理轻文和专业口径狭窄的倾向,确立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教师教育培养目标。结合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师教育的现状,设立教师教育改革研究项目,对地方高校教师教育的培养规格、教育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进行系统研究,推动教师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形成以教师教育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培养指南,以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心和学科教学论教师为培养主体,以教育教学实践基地为培养平台,以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持续开放的教师教育模式。

2.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一是完善既相对独立于理论教学又与理论教学相融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明确专业技能培养目标和要求。二是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将原本分散在各系教研室和各门课程的实验室,按功能相近的原则整合资源组建实验中心,提高实验室综合效能。三是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将分散在各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按学科组建综合性实验课程,充实反映实验教学和技术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四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做好演示性实验,设置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建立开放性实验室,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五是压缩理论课时,增加实践课时,制订实践教学计划和措施。师范类专业坚持学生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四年不断线,第一学年以教师口语和书写表达技能训练为主,第二学年以提升学生现代教师素质素养为主,第三学年以课堂教学技能和现代教育技术训练为主,第四学年以课程考试与学生评价技能和教学改革与研究技能训练为主;工科类、管理类、艺术类实践课按计划组织实施生产实习、金工实习、工商管理实习等;理科类实验课做到验证性实验环节完备,创新设计性实验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课程设计结合实际解决应用性问题;文史类进行社会调查和参观考察,目的明确,经费保证。六是强化实践教学管理,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实践教学基地体系。

四、培养能力与发展个性相统一,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地方高校要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采取多种有效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课外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

我院大力宣传和弘扬“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加强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制定大学生创新活动暂行规定,明确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获得一定数量的创新学分;开设综合素质教育课程,为学生介绍先进的科技、教育、文化知识和最新科研成果,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推行研究型教学,加强实践课程考试力度,将课程小论文、课程实习、研究性实验等纳入课程考核范围;设立实验开放专项经费,鼓励学生开发新的实验项目,提高学生研究性实验的比例;支持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设立大学生科研项目173个,并列专项经费予以资助,促使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社会,磨炼意志,锻炼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举行大学生科技活动,引导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科技作品制作与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有力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明确的指导思想,有效的实施途径,使我院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学生共公开272篇,其中核心期刊28篇;获奖142项,其中参加“挑战杯”竞赛获奖6项。

五、深化教学改革,保证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实施

1.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增添适应科技、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新内容,充实反映科学发展最新成果及学科交叉、知识渗透的教学内容。重组教学内容,适应社会和学科发展,整合传统教学内容和现代教学内容,传统知识内容和培养能力内容,形成成熟先进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而把多媒体网络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主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重视课外指导和实践教学,有利于增加师生互动,促进师生交流,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课程建设。实施重点课程建设与改革工程,有计划地开展重点课程建设活动,确定重点建设课程,遴选精品课程,并将精品课程的全部资料在网上公开,实现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为了实现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享,提高课程教学现代化水平,扩大课程教学内容的覆盖面,建成的网络课程向学生开放,基本实现网上辅导答疑和作业批改。加强实验课程建设,编写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书,规范实验课教学活动,压缩验证性实验教学内容,开设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开设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课程已占有实验课程门数的比例大幅提高。通过分类建设优质课程,整合课程教学资源,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加快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步伐。

3.狠抓专业建设。按照稳定数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培育特色、创建名牌的原则,切实加强专业建设,形成以师范专业为特色、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布局与结构合理的专业体系。依托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带动优势专业和名牌专业的发展。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确定专业建设目标和发展思路是:巩固师范专业,扶持工科专业,建设名牌示范专业,适度增加并切实办好新专业,培育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积极调整专业布局,实现专业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加强专业设置管理,适度增加专业数量,形成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的多学科专业体系。

4.强化教学质量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长效机制,保证培养合格师资。制定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标准与评估办法等质量保障制度;坚持党委会专题研究教学工作制度;坚持期中教学检查制度;完善教学督导和学生信息员制度;坚持学生、同行教师、领导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教制度;明确院、系两级质量管理职责,构建由院、系领导、教学督导、同行教师、教研室主任、学生信息员等六个评价主体组成的教学质量评价及信息反馈机制,实现全方位教学质量管理;落实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持久开展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评选优秀教学质量奖、优秀教学成果奖等活动;落实教学与教学管理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严格考试管理,坚持教考分离,严把考试质量关。

总之,培养创新型人才,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需要。地方高校应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以及掌握知识和素质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通过实施“三结合、一统一”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国家培养应用型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甘阳,陈来,苏力.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

[2]王英杰,刘保存.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创新教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本文为陕西省教育厅2006年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6JK142。

上一篇:平行志愿下高校生源质量预测的统计学分析 下一篇:“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