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 第10期

时间:2022-07-02 03:38:58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俗文化。它产生于人民大众的生活土壤之中,反映了人民的生存、发展的历史足迹,体现了人们的愿望、理想、情感和追求。重阳文化正是这一民俗文化的具体表现。

“重阳”一词,最早见于战国时期屈原的《楚辞・远游》:“集重阳入帝宫兮。造句始而观清都。”宋人洪兴祖《楚辞・补注》释“重阳”为“积阳为天,天有九重,故日重阳”。

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周易》即以阳爻为九,九月初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这里的“重阳”是指天或天宫,并非指重阳节日。那么,重阳作为节令名称,并确定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源于何时何处?这是世人关注的焦点,也是史学界研究的热点。经查阅大量历史资料和实地考证,得知重阳节始于东汉,钦定于盛唐,其肇发源头为今河南省上蔡县芦岗(古称冈山)。

据南朝吴均《续齐谐记》记载:“汝南桓景,从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酒,此祸可除。’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这段文字,清楚地记述了重阳节肇发的起因、时间、地点和人物。

西汉时期的汝南,指今河南上蔡县。《水经注・汝水》载:汝水“又东南过汝南上蔡县西。”又曰:“汝南郡,楚之别也,汉高祖四年置,王莽改郡日汝汾。县故蔡国,周武王克殷,封其弟叔度于蔡。《世本》曰:‘上蔡也。’”很清楚,当时的汝南郡治所在上蔡,辖豫东南三十七县的大片土地。东汉时,汝南郡治所由上蔡移至古平舆(今平舆县北古城),距今上蔡县境仅四公里,属同一区域。而汝南当时是汝水边的一座小城名日悬瓠。

费长房,东汉汝南人,《后汉书・方术列传》有《费长房传》。桓景随费长房游学,可知桓景亦为东汉人。桓景九月九日避祸登山,所登之山应为上蔡境内的冈山。

他登的山距家不会太远,所以“举家登山”才能够“夕还”。东汉汝南郡的治所,在今平舆县射桥北上蔡附近的古城,这地区一片平畴,只有上蔡城西的冈山巍然耸立。冈山乃伏牛山余脉,纵25公里,横7公里,最高处97.2米。自然环境的事实,限定了桓景所登之山,只能是上蔡冈山,即今日的芦岗。据《春秋左传》载:“冬十一月,楚子灭蔡,用隐太子于冈山”。这里所说的冈山,也是指上蔡的冈山。后据《中国历史地图集》查实,冈山的标注依然在上蔡。

桓景所属的桓姓,《元和姓纂》谓“齐桓公之后”,又谓为“宋桓公之后”,以“谥为姓”。又据汉蔡邕《琅琊王蔡朗碑》记载:“昔叔度文王之昭,建侯于蔡,以国氏焉。”宋郑樵《通志・氏族》日:“蔡氏,文王五子蔡叔度之国也,其地今蔡州上蔡县西南十里故城是也。”蔡桓侯乃蔡国第十二世君王。春秋时期,各国以国为姓或以先祖谥号为姓,桓景则无疑为蔡桓侯后裔。

从桓景的求医、学道,并把登高机遇作为科学实践的具体行为,形成了登高、饮酒、佩茱萸囊的习俗节日,这既是人们在纪念桓景的实践功绩,也说明桓景的登高之举,是中华民族登高防病健身、除病消灾的良好开端。

重阳节起源于上蔡,它伴随着人民的生活走过漫长的历史,并以其独特的文化现象和民俗魅力,传遍中华大地。它根植于上蔡丰厚的历史文化土壤之中,是灿烂的古蔡文化给重阳节的肇发、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和条件。

上蔡,《辞海》称“古邑名”。在今河南上蔡县西南,周武王封弟叔度于此,是为蔡国。秦置县,属陈郡。南朝宋移治悬瓠城,故址在今河南省汝南。西晋初期改上蔡为武津,北魏为临汝,隋大业初改名汝阳,后又置上蔡于今。

上蔡县位于淮河流域,据历史考证,早在七千年前的原始社会,就有人类在这里活动。殷商时期,上蔡名“蔡地”。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克殷纣,平天下,封其弟叔度于此,建立蔡国。蔡国历经二十五世,历时六百余载。疆域东至今安徽临泉,西至河南鲁山东境,南到大别山北麓,北到郾城、商水一带,一度为淮河流域的主要诸侯国。蔡国故城雄姿犹在,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城内外,岗陵蜿蜒若织,古冢星罗棋布,名胜古迹众多。有人祖伏羲因“蓍生蔡地”,“蔡出善龟”而画卦蔡水之滨,教民结网而渔,肇启华夏文明的“伏羲先天八卦亭”;有被追封为滕伯、平舆侯的孔子弟子漆雕开因绝粮为孔子踩藕充饥溺水的鸿隙湖、漆雕开墓;有雄踞蔡国故城之上的蔡侯望河观景的玩河楼;有蔡国防御外敌入侵燃火报警的烽火台:有孔子周游蔡国的“问津处”“晒书台”“厄台”和孔子植大白果树;还有蔡叔度墓、李斯墓、李斯故宅、扶苏台、光武台、奎星楼、先师庙、谢夫子祠、白云观升仙桥等文化文物景点七十余处。

上蔡境内,广布着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类型的贵址。其文化内涵兼容了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文化特征,形成了个性鲜明的上蔡土著文化,孕育出千百个灿若星辰的民族精英。“孔门大贤七十二,蔡得六人”;“程门高弟四人,蔡得一士”;小篆鼻祖、秦丞相李斯;汉“通明相”、高陵侯翟方进等重臣名垂青史;世称上蔡先生的北宋著名理学家谢良佐,西汉著名文士桓宽,还有明代的李逊学、刘光国;清代循吏张沐、书法家程元章等众多学者名仕彪炳史册。宦游上蔡的名流更不可胜计。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曾在此下马作雪诗,发出了“伫立望原野,悲歌为黎元”的感慨。

古蔡历史文化蕴涵丰富,是古代文明和民族传统文化的聚集地和发祥地之一。李斯文化、蔡氏文化、孔子文化以及古蔡国积淀厚重的历史,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形成独树一帜、特色鲜明的文化风采。也孕育并滋养了重阳节这一千古不衰的民俗大节。在民俗文化的发展史上,我国的各个民族有很多节日,全国性的大节也不少。如春节、元宵、端午、中秋、冬至等,但没有一个节日能说出具体产生于何时何处或何人,惟有重阳节的起源说得最具体,而且数千年一直被人们所公认,由一个登高避灾、饮酒、佩茱萸囊的故事演化为饱含文化意蕴千年不变的神圣节目,不能不说是古蔡文化的历史结晶,是光辉灿烂的古蔡文化,为重阳节的肇发提供了前提和条件。

时至今日,历史赋予重阳节以全新的内容。1989年,国家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2003年邮政总局在上蔡举行“重阳节特种邮票”首发式;2006年上蔡被命名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围绕县委确立的“文化兴县”发展战略,中国・上蔡重阳文化节已举办了九届,塑造了重阳文化品牌,在全县形成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尚,推动了上蔡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上一篇:浅谈陶渊明诗歌意象的审美体性 下一篇:浅析电视当中的“电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