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资源型企业的历史性跨越

时间:2022-07-02 12:50:50

一个资源型企业的历史性跨越

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中国第一家大型露天煤炭开采企业,是一个人员少、生产规模大、成立时间较短的企业,却以高技术、高速度、高效益、快节奏的“三高一快”模式闻名国内外。在30多年的建设历程中,中煤平朔从一座年产不到1 000万吨的露天煤矿发展到2010年底成为我国首座单一的、露井联采的亿吨级矿区;从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发展成全国规模最大、资源回收率最高、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露井联采煤炭生产企业。目前中煤平朔的煤炭产量占到了山西总产量的15%,也占到了中煤集团总产量的70%以上。

近年来,随着国家提出产业转型升级和低碳绿色发展的要求,我国重要的传统能源产业——煤炭工业的发展逐渐进入瓶颈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作为中国重要的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中煤平朔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挑战,中煤平朔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工业、生态两条产业链为重点,以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为支撑,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重要方向,以高素质人才队伍为保障,积极探索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核心、最大化实现煤炭资源高效开发和综合利用的科学发展之路。

稳步推进煤炭资源开采 促进集约化发展

2010年12月26日,中煤平朔公司原煤产量首次突破亿吨大关,成为我国首座单一的、露井联采的亿吨级矿区。凭着这份优秀的成绩单,中煤平朔在两个五年规划的交汇之际实现了新的跨越

回望历史,从中外合作建设安太堡露天矿开始,平朔已经历32年的风雨历程。1979年平朔安太堡露天矿启动,1989年原煤产量突破1 000万吨,成为我国第一座千万吨级矿区;之后,在安太堡矿良好运行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自主建设了安家岭露天矿,树起了中国煤炭工业的新标杆;2003年,率先在晋北矿区浅埋深、硬煤层、硬底板条件下成功应用综采放顶煤工艺,先后建成了3座千万吨级井工矿,进一步扩大了生产规模;2006年平朔公司原煤产量突破5 000万吨;到2010年底,平朔原煤产量突破亿吨大关,成为国内首座单一的、露井联采的亿吨级矿区,谱写了承前启后的辉煌篇章。

煤炭产量的不断提高与相关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的进步是相辅相成的。目前,平朔在千万吨级持续高效安全生产体系的关键技术方面,已达国际领先水平。另外,平朔不同于很多亿吨级矿区的最大特点是,有些企业的亿吨级水平是位于不同区域的煤矿产能的总和,而中煤平朔是单一矿区年产亿吨级企业,能够发挥集中生产的优势,在保证集团和国家煤炭供应方面,如供应紧张局面,也有快速的反应能力。

摒弃粗放,集约发展,是中煤平朔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主导思想。在平朔矿区,既有规模壮观的露天开采,也有高科技的现代化井工开采,二者优势互补,相辅相承。矿区因地制宜,通过创造性地实施露井联采技术,对露天矿无法开采的“边角料”实施井工开采,节约性地开采煤炭资源,放大了资源的价值。同时将井工生产的高热值煤与露天生产的低热值煤进行科学配选,整体上提升了煤质。中煤平朔也因此成了国内首家实施大规模露井联采、煤炭资源回收率最高的资源节约型煤炭企业。预计到“十二五”末,中煤平朔的煤炭年产量将达到1.5亿吨,未来五年探测到的资源量还将不断增加,煤炭产量将稳步提高。

依靠技术和管理创新 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生产技术和管理落后、效率低下、矿难频发,是我国煤炭行业长期存在的问题,低水平的发展已经使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煤炭生产的大型化、现代化、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已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就成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

中煤平朔自建矿以来就坚持高标准的安全生产,不断进行技术改造,提升生产质量,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抢占市场竞争制高点。一方面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众多科研单位的合作,完善科技创新体系。2010年投入科技创新资金5.9亿元,对煤矸石延伸产业链、土地复垦等重点难点课题进行攻关,积极开展露天矿扩能改造、井工矿防治水处理、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系列产品开发等重大技术研发和成果推广,全年实施技术创新项目73项,表彰86项优秀科技项目和6项专利。另一方面,积极推动管理创新,明确内部分工合作,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一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科学组织生产。大力推进“数字化矿山”建设,实现财务、物料、采购、设备、工程、档案、自动化办公等模块的集成运行;制定严格的阶段性目标考核细则和管理控制体系,原煤洗选加工、生产接续、设备保障、装车外运等关键环节得到全方位优化。二是严格成本管理控制,提升经营能力。开展“挖潜能、降成本、增效益”活动,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健全成本管理责任制,强化资金集中管控,使资金运作效益明显提高,2010年实现利润70.24亿元,同比增幅达51.38%。

中煤平朔的另一大战略是实施产业转型、开发洁净新能源,以此有效处理煤炭伴生物,最大化地利用资源。平朔矸石发电工程紧挨大型洗煤厂,不占用一亩耕地,采用直接空冷,生产用水全部采用城市中水,环保、节能,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近两年,中煤平朔通过大力实施煤电联营战略,建设了坑口煤矸石电厂,将劣质煤和大量煤矸石就地转化为电力能源,变输煤为输电。与山西国际电力公司合作建设了三期循环流化床矸石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1 300兆瓦;一期2×50兆瓦、二期2×300兆瓦已建成投产,每年可消化煤矸石、洗中煤等低热质燃料约500万吨;与中电合资建设2×600兆瓦的东露天矿坑口电厂项目已与东露天矿建设同步启动;与国电集团华北电力有限公司拟建的740万千瓦煤矸石发电项目,每年可消耗煤矸石约4 000万吨。2010年~2015年,中煤平朔将实现装机容量1 240MW~4 180MW,每年可消化煤矸石、泥煤和劣质煤600万~2 000多万吨,占这些产品总量的70%左右,形成600万千瓦的装机能力。煤电一体化的生产格局,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排放和污染,削减环境治理成本,而且开辟了新的经济增长途径,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发电产生的余热同时取代燃煤锅炉对矿区和职工生活区的供热,实现集中环保供热。

上一篇:为了“中国创造”的光辉明天 下一篇:大转型促进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