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厂的瓷瓶防污闪的几点浅谈

时间:2022-09-15 11:53:28

关于电厂的瓷瓶防污闪的几点浅谈

【摘 要】220KV电气设备的防污闪工作作为绝缘监督中的重要一项,结合某电厂实例,对污闪的具体原因及防治提出建议。

【关键词】瓷瓶;污闪;清扫;措施

引言

220KV电气设备的防污闪工作作为绝缘监督中的重要一项,历来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一个重点环节,一旦发生污闪往往会引起升压站母线失压,造成运行在该母线上的所有机组和线路跳闸,如果母差保护动作不灵还会造成全站停电的恶性事故。近年来,我们检修公司在某电厂承包了多次的春秋检工程。对一、二、三期升压站设备瓷瓶进行了全面清扫,清扫后设备的防污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1、220KV升压站清扫情况

2007年春检,我们对该电厂一期升压站瓷瓶进行了停电清扫,清扫情况见表1

2、结合该电厂污闪情况分析

该电厂污闪一般多发生在干旱多雾的冬、春季节,但是夏季该升压站部分刀闸瓷瓶也发生了放电,将升压站瓷瓶清扫前后情况放电情况相对比,发现清扫过的瓷瓶放电现象明显减弱,说明清扫对于防止污闪发生有明显的效果。比如29423刀闸是2007年3月春检中清扫过的设备,但是到2007年8月,仅仅五个月,仍然发生了较强放电。通过分析,发现升压站内瓷瓶西半侧表面积污明显比东半侧严重,在同一柱瓷瓶上对比十分明显,这与该电厂所处地区季风的风向及靠近煤场大量的扬尘有关,另外与本地区大气中酸、盐等可电离的微粒较高有关。经过对现场的支柱瓷瓶进行盐密测量数值为0.112mg/cm2,确定该地区为Ⅲ级污秽区。(见表2)

3、常用几种防污闪措施对比

目前,电力系统常用的防污闪技术措施如下:

(1)清扫净化绝缘子

清扫是恢复外绝缘抗污闪能力,防止设备外绝缘污闪的重要手段,对于外绝缘爬距已经调整到位的输变电设备,强调适时的清扫尤为必要。清扫周期按《电力系统电瓷外绝缘防污闪技术管理规定》,凡是按污秽等级配置外绝缘爬距的设备,原则上一年一清扫。防污闪工作存在一个所谓的“木桶原理”,即如果有一处遗漏,污闪往往就从该点发生,同样会引起其所在的母线失电,等于全站没有清扫,所以清扫后务必要保证瓷瓶的干净度。

(2)防污闪辅助伞裙

对已投运的输变电设备,当运行的污秽环境变重时,或者设计和选择外绝缘的爬电距离不能满足污秽等级的要求时,采用加装辅助伞裙的方法也是行之有效且比较经济的防污闪措施。目前,辅助伞裙基本上可分两大类:一类是活动型的,俗称防护罩;另一类是固定型的,又称增爬裙。随着高电压、大直径套管雨闪的增多,加装辅助伞裙已发展成为防止大直径套管雨闪的重要手段。作者观点偏向于增爬裙。该伞裙紧缩成通过粘合剂密粘在瓷绝缘子的伞裙上,构成复合绝缘,共同承担设备所应承担的各种电压。其作用除了兼有防护罩的几种作用外,由于增爬裙的直径大,又和瓷裙密粘成一体,对于原绝缘子来讲有增加爬电距离的作用。

(3)喷涂RTV

RTV防污闪涂料作为有机涂料敷于输变电设备的瓷瓶外绝缘表面,具有优异的憎水性,这是因为其非极性固体分子与表面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吸引力)要小于水分子间的内聚力。同时,RTV内含有大量的游离态有机硅低聚物和小分子基团,这些物质具有憎水性,当RTV内游离态憎水物质逐渐向污秽表面扩散,从而使污秽层也具有憎水现象。在雾、露、毛毛雨等潮湿气象条件下,污秽层很难湿润,即使吸附些水分,也仅以不连续的小水珠的形式存在,不会形成连接的水膜,从而抑制了泄露电流及局部电弧的产生和发展,显著地提高了绝缘子的耐压污染电压。在有效期内,其污闪电压一般为相同污秽度下瓷绝缘子的2倍左右,是目前变电设备防污闪的重要涂料。

4、对该电厂防污闪工作的建议

(1)执行“逢停必扫”的原则,保持变电瓷件的外绝缘水平,升压站瓷瓶争取每年清扫一次。

(2)对于停电困难的线路及II母刀闸瓷瓶,采取涂防污涂料RTV、加装硅橡胶伞裙等措施,先在停电最困难的设备上搞一些试点工作,找出适合的最佳解决办法。

(3)对位于II母上方的I母、III母跨线悬瓶,因为不能与II母同时停电,安全距离不够,难以清扫。采取加长绝缘子串的办法(现在每串为16片,建议加大到19片)。

(4)盐密测量工作每年进行一次,及时跟踪污秽等级的变化。

(5)吸取有类似运行环境的电厂、变电所在防污闪工作的经验教训。制定出清扫计划,即不过扫,造成不必要的停电,也不漏扫,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结论

电厂内瓷瓶的防污闪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应根据实际情况,比较上述的几种方法,找出最佳方式,杜绝瓷瓶的污闪放电。

参考文献

[1]落实国家电力公司《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有关技术措施的调查研究

[2]《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 596—1996

上一篇:车床主轴加工工艺探讨 下一篇:选矿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