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农业机械化 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时间:2022-07-01 11:24:06

科学发展农业机械化 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摘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因此,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大力支持农业机械化,全力扶持农业机械化,让农业机械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建设 新农村 保障

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党的一贯战略思想,“三农问题”说到底是农民问题。我国是农业大国,要实现现代化,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民,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1.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意义

1.1农业机械化是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实现农民富裕的保障

农业机械化主要功能是替代劳动力,解放劳动力,节省时间,把富裕的农村劳动力向其它产业转移。实践证明,利用机械育秧苗可比常规育秧苗利用率提高8~10倍,同时还起到了抗低温促早熟的作用。农业机械化不仅在农业生产中可以替代劳动力,直接创造财富,而且它的载体、改造、开发功能都能使农业增收。据专家测算,先进的农业机械化技术能提高粮食产量20%,特别是在抢农时与抗灾害方面,农机的作用是人力难以替代的。农作物的精少量播种技术节省了大量的种籽、化肥、农药和水,节省成本就是增加效益。可见,农业机械化的使用为农民增收节支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2农业机械化在保护和建设生态,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中发挥巨大作用

乡风文明必须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为基础,只有生产发展了,生活富裕了,乡风文明才能得以实现。农业机械化改善了农民的劳动条件,减轻了劳动强度,实现了人性化发展。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农业机械化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保护性耕作可以使农村最基本和稀缺的两种自然资源――耕地和水得到合理的利用和保护。农业和农村废弃物的机械化处理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保证了农村村貌的整洁。

1.3 农业机械化是破解农村二元结构的必由之路

农业机械化不仅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农民劳动生产率,也是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水平的重要条件。城乡统筹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工业反哺农业,以城带乡。二是加速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在这一渠道上,农业机械化都是大有作为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替代了农村劳动力,将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向城镇,不仅增加了收入,学到了技术,而且促进了小城镇在生产、人口、消费、税收、财政收入各方面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势必推动了小城镇建设,加快了农村的发展。

1.4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现代化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农业是否能实现现代化,关键在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程度,农机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递进的过程。农业发展实践证明,任何先进农艺措施必须和农机有机的相结合,是一个不可逾越的一个过程。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农业机械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商品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农业现代化是农村工业化过程,没有机械化就谈不上工业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农业生产率,而农机化是提高农业生产率的主要手段,国际上通常把农业机械化水平和效益的高低作为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标志。因此,无论从长远还是当前来讲,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是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在步骤。

1.5农业机械化是节约型农业发展的基础

节约型农业主要表现为劳动力、农用耕地、水、种子、化肥、农药等方面的节约。发展节约型农业,机械化是关键,农业机械化的使用真正为水资源、土地资源和能源等生产要素的节约和合理利用,为精准农业和标准农业的发展,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和再加工利用等方面提供了支撑和保障,从而加快推动了节约型农业的发展。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创造了机遇

新农村建设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十七大召开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三农”问题,2006年全国废除了农业税,并且对农民进行各种补贴。同时,国家专门立法将农业机械化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拿出专项资金,对农民购买农机具进行补贴。

3.加强农机队伍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

在我国现阶段农村中,农业生产中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农机的参与应用,农业机械化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农机队伍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但是在实践中,在很多环节上,对农机队伍建设和农技培训推广等重视不够,目前大部分农机校由于无法招生和继续培训,新信息、新技术、新机具难以及时推广,农机技术人员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当务之急是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大资金的投入,整合人力资源。只有高度重视农机技术的培训和配备,及时充填新鲜的血液,对基层农机技术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知识更新,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增强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后劲。

上一篇:设施栽培中的土壤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农业机械化: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