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企业应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时间:2022-07-01 09:48:23

出口企业应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在目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越来越紧密的情况下,一国要保持国家竞争优势,依靠的已不再是自然资源等初等要素,技术创新已经取代自然资源成为影响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美、日、韩等国就是凭着技术创新优势,在诸多产业拥有无可匹敌的国际竞争。因此,我国经济要想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发展模式也必须由资源依靠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同样,在对外贸易领域,我国的出口企业也必须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此来提升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一、出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出口持续快速增长,2005年,出口额7920亿美元,货物出口额世界排名从1978年的第32位升至第3位。在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过程中,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加工制造水平稳步提高,部分商品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重要份额,我国作为出口大国的地位日益稳固。但是,在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出口增长质量不高也已经成为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突出表现是出口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1.高新技术出口产品对外技术依存度高

我国近年出口商品结构的一个显著变化是:出口商品中高新技术产品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2001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65亿美元,占出口贸易额的17.5%,2005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到2183亿美元,占出口贸易额的28.6%。但是,在这个令人欣喜的现象背后,隐藏着一个严峻的现实――我国高新技术出口产品对外技术依存度在50%以上,大量出口产品使用的技术依赖于国外引进,科技创新能力在主要贸易国家中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如在我国生产的计算机关键技术114项中,非核心技术的29项全部由我国拥有,其余85项核心技术中,我国只占40项,国外占45项。移动电话在我国生产出口量也很大,但65项关键技术中,国内能够掌握的也只有50%。

2.出口企业缺乏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

目前,我国出口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不到20%,自主品牌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低于10%,称得上世界名牌的更是寥寥无几;部分企业虽然已经开始出口自主品牌商品,但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缺乏核心技术,品牌的附加值偏低。大量的企业从事贴牌出口,主要是在加工制造环节参与国际分工,以品牌为标志的研发和营销等高增值环节基本上还不掌握,既影响了贸易收益,也不利于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和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

3.出口企业的营销策略许多还停留在价格竞争阶段

价格竞争是指企业以低于国际市场价格或其他企业同类货物的价格在国外市场销售产品的营销策略。我国许多出口企业出口产品时采用价格竞争策略,价格甚至低到了惊人的地步。例如温州一般皮鞋卖到欧盟的价格是2.5欧元一双,卖到美国的袜子是1.1美元一打,而出口羊毛衫最低价格可低至80美分一件。出口企业基本上不赚外汇,而是靠国家的出口退税撑着。而且,这种靠低价经营的策略还在继续,中国钨矿储量已经减少了40%,中国稀土出口2005年出口量已是1990年的10倍左右,平均价格却下降了50%。如此低的价格不仅耗费了大量国家资源,还招致了大量的贸易摩擦,而且人为压低的劳动力成本也使得我国大量的产业工人报酬偏低,未有获得应有福利回报。

二、出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1.缺乏创新意识,满足于现有利润

众所周知,我国拥有数量众多而且价格低廉的劳动力。许多出口企业就是以此为出发点,搞劳动力密集型的加工装配业、一般产品制造业等,主要业务是给外方品牌做加工装配,或者做以贴牌为主的订单贸易。也就是说国外厂商要什么,出口企业就生产什么,挣的就是加工费和国家的出口退税。相比较自己开拓国外市场来说,这样的出口方式风险小,利润比较稳定。这就导致有些出口企业满足于现有利润,缺乏创新的动力和意识。

2.国际技术转让市场比较成熟,部分出口企业习惯于技术引进

国际技术转让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需要技术的一方可以非常方便地通过支付专利使用费、技术转让费、合资生产等形式购买到所需技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技术力量比较薄弱,我国把引进先进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手段,截止到2005年,累计引进国外技术合同金额近1100亿美元。技术引进不但提高了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而且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是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有些出口企业在技术引进的过程中产生了依赖心理,不去建立自己的研发队伍,习惯于搞技术引进。

3.缺乏消化吸收能力,无法进行消化吸收创新

我国进口了大量的成套设备和关键设备,拥有大量的技术转让项目。不少获得国外技术或设备的企业认为,得到物化的产品和明确的信息技术,学会操作设备或技术的使用,形成了生产能力后,就算完成了对所引进技术的学习。其实引进技术和设备只是产品当前的国际水平,随着时间的流逝,己有水平会变得不再是世界先进水平。只有在使用引进技术的同时,对它进行分解、消化和吸收,并结合自己的新思想去完善它,进而形成融入了自己创新理念的新技术,才能使自身的技术能力在研究性使用的过程中得到提升,才能进行消化吸收创新。许多企业或者是认识不足,或是技术人员力量不足,对买来的技术不去进行改进,导致消化吸收创新无法进行;消化吸收弱,导致了“落后―引进―再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

4.研发资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缺乏资金支撑

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简称研发活动,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探索未知世界的基础研究、探索基础研究成果应用前景的应用研究和将上述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实用技术的试验发展三类活动。研究开发经费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作为反映投入强度的相对数指标,是当前在科技领域最能够体现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的一个概念。

《2005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05年中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达到2450亿元,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达到1.34%。应该说,这一数字与前几年相比,已经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较来说,中国的R&D投入仍显偏低。2005年这一指标韩国是2.64%,日本是3.12%,美国是2.6%,德国是2.5%。我国的研发资金由政府投入和企业投入两部分组成,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研发资金投入不足,导致自主创新缺乏强有力的资金支撑。

三、加快出口企业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1.观念创新,提高认识,加大研发投入

自主创新要落到实处,首先出口企业在思想上要重视。目前,我国许多出口企业由于仅依靠数量扩张,产品雷同,附加值低,导致出口价格不断走低,利润不断减少。所以,对于出口企业来说,当务之急是要转变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对出口要制定一个长远的战略规划。国家当前的目标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过去“量大价廉”的粗放式出口已不被提倡,出口企业必须认清形势,转变观念,不要满足于当前低价出口和加工装配所形成的利润,要在研发上舍得投资,将利润的一部分作为研发资金,逐步实施高附加值的自主创新出口战略。

对于习惯于技术引进的企业来说,要认识到永远依赖国外技术引进是不可能有长远发展的。事实上出于各种原因,我们需要的关键技术往往买不来。20年来中国汽车制造业花费了大量金钱搞引进,本想以市场换技术,但是并没有换来有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技术,直到立足于自主技术创新的奇瑞横空出世,才让我们对中国的汽车业重新抱以希望。所以,出口企业的观念要创新,要尽快建立自己的研发队伍,逐步形成自己的技术能力,通过自主创新开拓国际大市场。

2.做好消化吸收创新和集成创新

我国目前的国情是科技水平总体处于中等偏下。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自主创新应以消化吸收创新和集成创新为主。原始创新成本高、成功概率低,对于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我国来说,可以适度尝试原始创新,但不宜把发展机会主要寄托于原始创新。事实上,即便是发达国家如日本、德国、意大利、韩国等国也善于利用消化吸收和集成创新来提高竞争力。出口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后,不仅要利用它快速形成先进的生产能力,更重要的是掌握它的原理等关键技术环节,并在此基础上对引进的技术加以改进、完善。我国的家电、通讯技术等领域,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和集成创新效果明显,涌现了TCL、康佳、美的、华为、中兴等一大批典型。这些企业通过消化吸收创新和集成创新,拥有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形成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江汉油田四机厂也是通过做好消化吸收创新和集成创新,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该厂90年代从美国引进IRI修井机、道威尔水泥车、压裂机组等7项新技术,之后在此基础上大力加强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工作,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其研制的代表国际新型钻机发展方向的“大义BE770”5000M快移快装钻机,获国家专利4项,引起了国际石油装备市场关注,该厂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钻修井、固井和压裂装备研发制造和出口基地。

3.有条件的企业要自主开发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核心技术是指某业界或某领域同类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起关键作用的一种或多种技术。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通常会赚取高额利润,例如拥有CPU的英特尔和拥有Windows操作系统的微软公司长期获得20%以上高额利润回报。反之,靠购买技术来完成产品制造者则受制于人,利润空间有限。我国2006年制造业500强中,计算机及零部件制造业的平均资产利润率最低,为0.07%。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计算机及零部件制造业所需的核心技术我国尚不掌握,需要购买和支付使用费。国内DVD行业的风波,也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所以,当涉及产品核心技术或原创技术时,若企业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自主开发应为首选。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保持技术先进、获得自主知识产权。

我国的奇瑞汽车从开发自己的车型到攻克汽车核心技术――发动机制造,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奇瑞通过与奥地利AVL公司合作,派人到AVL公司研发中心参与设计,并拥有设计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一口气开发出了18款发动机,排量从0.8升到4.0升,从三缸机到V8,从汽油到柴油,排放全部可以达到欧Ⅳ标准,技术可以说是相当先进的。依靠自主创新,奇瑞的出口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相继在俄罗斯、伊朗等地建设了合资厂,在委内瑞拉和巴基斯坦等地开展了客车装配业务,2006年更是与汽车巨头戴姆勒克莱斯勒(DaimlerChryslerAG)汽车公司合作,汽车出口美国等国。

4.加大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力度,开创自己的品牌

自主创新不仅包括观念创新和技术创新,它的内容还应当包括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在企业的基本价值活动中,包括材料供应、产品开发、生产运行、成品储运、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公司内部如果对价值链各环节进行有效管理,提高效率,同样可以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沃尔玛就是典型的案例,它的成功不是靠创造了核心技术,靠的是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在1969年租用了IBM360型计算机进行货物配送管理,80年代初,又花费2400万美元发射了一颗人造卫星,专门用于自己企业信息系统的管理,在信息化上的投入和出色的管理为沃尔玛带来了巨大的回报。我国的出口企业应尽快摒弃惯用的价格竞争策略,学会运用管理、品牌、包装、公关、广告等各种非价格竞争的手段,通过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

比如,我国的联想(Lenovo)电脑并不生产个人电脑的CPU等关键部件,标有联想(Lenovo)的个人电脑内部所用的元器件许多是联想向其他公司采购的,但是联想却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售价明显高于其他各种质量相同的杂牌电脑。这里的主要原因在于联想多年来经营自己的品牌,其品牌代表了质量保证和完善的销售、维修、服务体系,品牌的号召力为联想赢得了市场。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用品牌战略实现企业出口的跨越式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创自主品牌与贴牌相比,意味着要培育市场,意味着在产品开发、市场推广、形象宣传等方面要投入大量人、财、物力进行精耕细作,意味着面临相对漫长且没有回报的培育期,所以出口企业在开创自己的自主品牌时,需要算好成本账,选好建立自主品牌的时机,否则有可能事与愿违。

5.充分发挥国家在出口企业自主创新中的引导与协调作用

自主创新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为了鼓励出口企业积极进行自主创新,国家要充分发挥引导和协调作用,为出口企业自主创新创造有利条件。各级政府要进一步研究科技兴贸专项资金使用办法,对积极进行自主创新的出口企业可优先安排资金使用。同时,国家可以利用贴息、担保等方式,引导各类商业金融机构支持自主创新与产业化。商业银行对有效益、有还贷能力的自主创新产品出口所需的流动资金贷款要根据信贷原则优先安排、重点支持,对资信好的自主创新产品出口企业可核定一定的授信额度,在授信额度内,根据信贷、结算管理要求,及时提供多种金融服务。

6.通过产学研合作进行自主创新,弥补出口企业自身研发力量不足

我国新近出台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现阶段,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点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将其作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 因此,出口企业可以联合有实力的高校与科研机构,通过产学研合作,弥补自身研发力量的不足,进而开发出适应国际市场要求的自主创新产品。我国著名的轮胎企业三角集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三角轮胎集团依托自己的研发中心,与清华大学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深入合作,培育出了自己的核心技术,靠自主开发能力奠定了自己的地位,产品远销欧洲、美洲、大洋洲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额2.5亿美元,目前在世界轮胎行业50强中排名第12位,经济效益居全国同行业首位。实践证明,产学研结合对提高出口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有益的,尤其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因为自身技术力量薄弱,开展产学研合作更是非常必要。

上一篇:越中两国纺织品服装竞争力研究 下一篇:湖北省农产品国际贸易比较优势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