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延长门诊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时间效果观察

时间:2022-07-01 09:46:29

护理干预在延长门诊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时间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为了降低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门诊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时间,探讨护理干预在其操作中的效果观察。方法:将我科2012年10月-2013年4月的14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操作,试验组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留置时间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延长门诊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时间,减少并发症,效果显著。

Abstract: Objective: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the complication of the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prolong the use of time of outpatient pediatric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the paper investigates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its operation effect. Methods: The 140 patients using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n our department from October 2012 to April 2013 a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n=70) and control group (n=70).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is added 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hile the normal nursing is only done for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of test group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est group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is helpful to reduce the the use time of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The effect is significant.

关键词: 护理干预;静脉留置针;并发症

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venous indwelling needle;complications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2-0328-02

0 引言

耐受力低以及反应性强是小儿具有的心里特点,由于控制自身情感以及疼痛的受力较弱,因此,对于任何形式的护理操作都十分恐惧,针对输液治疗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增加了治疗的难度而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1]。通过使用护理措施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即为护理干预。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又称套管针,是目前临床输液的主要工具。由于静脉留置针能够减少患儿由于反复静脉穿刺造成的痛苦和恐惧,从而不仅减轻了家长的焦躁情绪,还有利于临床用药以及抢救危重患者,大大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留置针在门诊儿童输液室的应用也较为普遍,使用留置针的优点在于减少了患儿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减少了液体外渗,保护了血管,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而且还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但由于门诊病人流动性大,留置针护理干预差,导致静脉炎、导管堵塞、脱落等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时间,增加了重新穿刺而造成的痛苦,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延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时间,有效预防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为患儿服务的质量。我科2012年10月-2013年4月对14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采取各种护理干预,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4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患者情况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随机选择血管进行常规的操作。

试验组:①护理人员的准备:在操作前用肥皂流动水“七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可预防外源性污染,减少感染机会。②穿刺针的选择:选择24G的型号留置针,使用前检查质量及有效期。③穿刺静脉的选择:选择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避开关节的血管。如额静脉、颞静脉、手背静脉、大隐静脉、足背静脉等。另外患皮肤病及皮肤感染处禁忌穿刺置管。④穿刺方法:在穿刺点近心端10cm处扎止血带,用消毒液消毒穿刺点及周围皮肤8cm*8cm,待干,取出留置针,除去护针帽,松动针芯,将头皮针刺入肝素帽内排气,针头斜面向上,以15°~30°角进针,见回血后降低角度至5°~10°再进针0.2cm,将针芯后撤0.2cm~0.3cm,将导管和针芯一起全部送入血管,松止血带及调节器,待液体滴入通畅,局部无肿胀隆起,再完全退出针芯。配合技巧:遇有穿刺困难者可由两人配合,在穿刺见回血后一人进套管退针芯,一人固定(绷紧)穿刺血管上方皮肤,可减少血管滑动及穿刺的阻力,避免套管打折,提高穿刺成功率。

⑤贴膜选择与方法:贴膜选择具有粘贴牢固、无刺激等特点的贴膜,能够密闭式地固定留置针针体末端并保持尾部外露,减少牵拉、滑动等机械性摩擦刺激;可视性观察针口,早期避免液体外渗出血、局部肿胀等。留置针贴膜的应用大大满足了临床留置针输液的需求,增加了患者的安全舒适感,因而受到患者的欢迎。九步固定法为:撕开敷贴-单手持膜-穿刺点对准敷贴中央-塑形-按压-撕除边框,边撕边按-记录时间-小人标签固定在针柄-高举平台法固定留置针延长管,肝素帽的位置高于穿刺点[2]。方法得当,固定稳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留置针持续留置的优点,使所有接受静脉穿刺留置针技术进行治疗的患者能感到安全和舒适,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效率。

⑥妥善固定:选用自粘性弹力绷带一块(绷带长度根据患儿头部、手部、脚步轴径截取),一般以包裹患儿整个手部1周后重叠4—5cm长度为宜,使其松紧适宜。自动粘合,将整个留置针固定。留置针透明管在弹力绷带外层固定,以免肝素帽压迫局部皮肤致淤血坏死。

手背静脉穿刺固定法:在弹力绷带一端剪成菱形的洞口(洞口与患儿大拇指大小合适),将大拇指套上。包裹患儿手部1周后,在弹力绷带另一端再剪成菱形的洞口,再次将大拇指套上(洞口与患儿大拇指大小合适),弹力绷带固定着力点在大拇指,在拇指关节及腕关节活动时弹力绷带可牢固不移位、不卷边、不滑脱,将针头牢牢固定于血管中。

⑦正压封管法,即输液完毕时,将装有5ml封管液的注射器的针头插入留置针内推注封管液1-2ml时,边推封管液一边退针头(推液速度>拔针速度),使血管内压力和留置针内压力趋于平衡,使封管液充满留置针内,防止回血现象,保持正压封管。

⑧健康教育:1)患儿: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增加患儿对护士的依从性,减少患儿强烈反抗,使其更愿意接受、倾听、配合[3]。2)家长:告知患儿家长置管的优点,以取得配合;告知常见的并发症,提高家长对留置针的认识。留置针输液的家庭管理要点因是门诊输液患儿,护士不能对留置针进行24h的观察和护理,带管回家期间只有家长配合,做好家长的家庭护理健康宣教工作尤为重要,做好对家长的宣教,教会家长检查留置部位的方法,讲解保护套管针的方法。目的是提高患儿家长的留置针安全保护的意识。发放宣教单提高了留置针的安全性,减少了因错误护理引起的并发症,避免了患儿家长的投诉,便于家长做好居家护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2 结果

3 讨论

护理干预可以延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时间,有效预防静脉留置并发症的发生,可以保护血管,减轻患儿的痛苦,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提高了家长的满意度,同时也减少了因此引发的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王运姣.难度较大小儿静脉输液的体会及心理护理.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9):1101-1102.

[2]肖庆,文礼红.留置针敷贴的九步固定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02):70.

[3]周萍.护理干预对儿童静脉输液心理反应的影响的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9):300.

上一篇:基于信用体系建设的民营企业融资模式研究 下一篇:两岸经济产业大趋势 迈入深层次合作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