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场细分的新趋势

时间:2022-07-01 09:06:46

2011年下半年,极速发展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似乎迎来了降温。如果说几个月前专家预测2012年春拍市场份额大幅下降还是一种危言耸听,那么今春,艰难的拍品征集过程已经让各大拍卖行感受到了市场的寒冷。再加上春拍开始前让人猝不及防的海关查税风波,2012年春拍市场大幅调整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越是艰难的时候越是考验要每个拍卖公司智慧,除了提高保证金、降低估价这些常规但有效的做法之外,各大拍卖公司在专场设置上下足了功夫,使得之前很多未曾谋面的艺术品和拍卖形式进入拍场,多角度的营销手段为经营者提供了新的尝试与可能,文化价值被提升起来作为拍品的重要卖点??而与此同时,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拍卖公司也各亮高招,给今春拍台上刮起一股清新之风。

这些顺应市场需求的策略赚足了人气,是否也能获得良好的成交结果?2012年春拍能否因此而拨云见月?

水墨仍有新空间

作为大陆地区率先开槌的大型拍卖公司,中国嘉德的拍卖结果无疑预示了整个市场的发展动向。相比于各大拍卖版块,中国书画一直是市场份额最大的部分,几乎占据了中国艺术品拍卖的半壁江山。尤其是在市场遇冷的情况下,书画作品更加凸显了它不动的基石作用。本季春拍,中国嘉德共取得20.6亿元的总成交额,其中,中国书画部分总成交11.89亿元,足见其强大的市场流通性。在已有的以艺术家、拍品来源、集中经典拍品等常规的专场设置之外,中国嘉德首次推出了两个别出心裁的专场,令人眼前一亮。

率先为人们带来的惊喜的是“大地之上—中国近现代水墨人物画创作之路专场”。该专场以水墨人物肖像为线索,呈现了几十位画家百余件人物佳作,总成交额超过6,500万元,成交率亦超过80%。其中齐白石《教子图》是白石老人此类题材中较早的一幅,约作于变法初期。齐白石以诗画结合的方式直率表达对社会人世的看法,最终以1,012万位列首位。而水墨写实人物画奠基人蒋兆和的重要作品《休息的时候》以506万元成交,黄胄的《金沙江边》以448.5万元紧随其后。整个专场的表现超过了预期,别开生面类型设置无疑对市场起到了引领作用。

除此之外,“水墨新世界”也是中国嘉德首次以新水墨为题策划的另一个专场,涵盖了谷文达、仇德树、杜大恺、徐累、朱伟、李华弌、刘庆和、李津、武艺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当代水墨中坚艺术家的重要作品,同时还包括中国现代艺术大师赵无极和当代艺术家方力钧、岳敏君、毛焰、王音的水墨作品。最终,该专场共获得1,380万元的总成交额,成交率超过90%。其中,徐累的《夜中昼》以149.5万元夺得全场最高价。虽然成交总额并不抢眼,但是较高的成交率说明此版块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对于一直艰难发展且争议不断的新水墨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设计、乐器进场

作为大陆拍卖公司的龙头企业,北京保利自2009年秋拍开始,其春秋两季大拍的总成交额一直位列国内各大拍卖公司之首,因此,保利2012年春拍的结果就格外引人注目。本次拍卖,北京保利共收获30.36亿元的总成交额,虽然较去年秋拍49.2亿元的成交额大幅减少,但相比其他拍卖行仍然遥遥领先。在经过38个专场、6天的鏖战之后,北京保利春拍让人记住的不仅是2.9325亿元成交的李可染《万山红遍》,几个全新专场的设置也为调整中的中国拍卖市场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此次春拍,北京保利收藏推出“现当代中国艺术之国际知名设计师作品专场”,云集了欧美、亚洲和本土设计师的作品,作品兼具艺术性、投资性和实用性。作为国内首个设计拍卖专场,这批作品早在预展时就是人气最旺的版块之一。最终,该专场创造了941.08万元的总成交额,而萨尔瓦多·达利 LEDA扶手椅则以71.3万元列本场成交价之首。此外,北京保利尚品部首次推出的“名贵西洋乐器专场”也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共收获1,357万元的成交额,上拍的20件乐器中有14件成交,意大利1754年制简纳罗(简纳瑞斯)·格利亚奴小提琴以345万元夺得最高价。如果说2011年春拍北京保利首次推出的古董车拍卖仍然让人记忆犹新,那么此次小提琴的上拍也足以让人津津乐道。

除此之外,“新月雅集——民国文人瓷绘与现当代艺术陶瓷专场”也不得不提。近年来,近现代和当代制瓷名家作品的市场增长迅速,使得很多近现代书画和当代水墨买家开始关注这个市场,而保利就很好地把握了这种趋势,并且在预展时就下足了功夫,开辟了很大一部分空间对这批作品进行展示。最后,该专场收获8,400万元的总成交额,其中,民国“珠山八友”之一的景德镇瓷画名家何许人的作品粉彩四季山水长条瓷板挂屏(四屏)以2242.5万成交,刷新艺术家本人作品成交纪录,同时也创八友瓷价格新高。拍得此件作品的正是近年来叱咤拍场的资深书画收藏大鳄包铭山先生,正如他所言,历代传世的和出自近现代名家的瓷绘艺术都具有不菲的收藏价值,加上目前已有许多当代画家参与在瓷器上作画,文人瓷绘的潜力巨大。而在该专场中,现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也不遑多让,朱乐耕2011年作红绿彩奔马图瓷板(五屏)就以1,150万元成交,也证明其所言不虚。

不同命运的《地书》和水彩画

今年春拍,受市场调整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当代艺术或油画雕塑版块,在中国书画逐步扩充疆土的同时,其市场份额进一步被压缩。在此情况下,上海鸿盛在当代艺术版块倾力推出的徐冰《地书》项目尤为夺人眼球,创造了大型艺术项目在国内及全球华人艺术市场的首拍。而其结果也果然不负众望,一位国内重要藏家最终以747.5万元竞得该件作品,成功创造中国拍卖史上第一件虚拟艺术品的拍卖纪录。

作为今年春拍市场投下的一个重磅炸弹,上海鸿盛总经理赵涌在谈及《地书》项目时仍难掩兴奋之情。在他看来,《地书》这个标的,无论从最初与作者徐冰的沟通、交流,还是后来针对这一作品的推广、宣传,都是泓盛创建以来投入精力最多的一次。但这绝非一时兴起,而是经过长久的思考才得以成形的。而他作为整个过程的参与者与体验者,其实也是《地书》这场艺术盛宴中的一份子。它的成功拍出,不仅为拍卖行业开拓了方向,使得虚拟艺术甚至大型装置艺术有可能进入这个领域,同时也将松动现当代艺术拍卖唯架上绘画马首是瞻的格局。

上一篇:马文 多少个日出才能醒过来 下一篇:解读 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