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创伤性下丘脑垂体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07-01 07:48:38

颅脑创伤性下丘脑垂体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颅脑创伤性下丘脑垂体功能不全的临床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对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48例有颅脑创伤的患者进行以下探究性治疗实验,所有患者经系列检查明确下丘脑以及垂体等部位功能,既往无内分泌及免疫性疾患史。回顾性分析对这48例颅脑创伤患者进行的脑垂体激素的检测及相关刺激、抑制试验结果,以及相关影像学检查记录,并对比分析变化情况。结果 所有48例患者发生了激素紊乱,颅脑损伤之后多种垂体激素水平下降,如FSH、睾酮、雌二醇等激素变化比较大,且颅脑损伤越严重变化越明显。患者的具体表现为生长激素下降的患者有14例,促性腺激素下降的有20例,脑垂体后叶素水平变化较大的有10例,2个月内下丘脑垂体功能恢复正常的有12例。经过统计学分析表明下丘脑垂体激素水平变化与颅底损伤之间存在相关性关系(P

【关键词】 颅脑创伤;下丘脑;垂体;功能不全;临床研究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1.09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087-02

颅脑创伤发生率较高,占全身创伤发生率的第二位,但致死率和致残率却位居首位,是青年人群中最主要的死因。随着道路交通等快速发展,颅脑损伤发生率逐年上升,逐渐成为严重的公共问题。如何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已成为医学界共同的问题[1]。随着对颅脑创伤认识不断深入,治疗方法的改进,监测条件的提高,对于颅脑创伤的救治水平已明显提高,颅脑创伤导致的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障碍也随之得到有效的诊断与治疗。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之间对此问题进行了专项研究,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48例自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颅脑损伤伴行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紊乱的患者,进行下丘脑垂体激素水平测定。其中有男性38例,女性10例,所有患者经过检查排除原发性下丘脑垂体损伤、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以及内分泌紊乱等疾病。

致伤原因为交通事故、高处坠落、器械打砸等。

1.2 方法

1.2.1 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在颅脑损伤之后24小时之内,清晨空腹采取静脉血,检测血液内各种激素水平,包括生长激素,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在相应时间点抽取靶腺器官激素进行功能评估,垂体核磁增强扫描观察相应垂体后叶高信号点是否存在,尿比重等检查。实验室检查方法,仪器用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公司)进行检测,来测定激素水平。

1.2.2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以结果小于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于0.01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中所有48例颅脑损伤伴下丘脑垂体激素分泌障碍的患者中,表现为生长激素下降的有14例(29%),促性腺激素下降的有20例(41.6%),促甲状腺激素下降型2例(4%),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下降型10例(20%),核磁脑垂体后叶高信号消失、尿比重改变提示脑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型10例(19%)。经过统计学分析下丘脑垂体激素水平变化与颅底损伤之间存在相关性关系(P

3 讨论

3.1 研究发现几乎所有颅脑损伤患者都合并有下丘脑垂体激素分泌紊乱障碍,具体表现为激素的完全缺乏或相对分泌不足或过量,导致患者出现各种身体或者精神方面的障碍,对家庭社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与负担。但是某些下丘脑垂体激素的分泌功能的紊乱并不是立即表现出来,往往存在一定时间的潜伏期,这就产生了病后漏诊的可能,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临床实际诊断应该根据患者本人激素的具体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做到动态监测,防止漏诊错诊的发生[2]。

3.2 不同激素在颅脑损伤后出现的分泌调节障碍严重程度各有不同,这可能与不同激素的体内调节机制不同有关,但是总体上颅脑损伤的程度决定了下丘脑激素调节紊乱的程度,一方面由于激素由垂体分泌,损伤导致的垂体本身的损伤使之不能继续合成相关激素或垂体柄受损相关抑制激素减少,另一方面损伤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陆续启动机体内部保护机制相关瀑布效应,这就阻碍了下丘脑垂体正常功能的发挥导致激素水平紊乱。

3.3 有研究证明,颅脑损伤往往导致下丘脑垂体中线轴结构的损伤,而下丘脑作为一种人体高级调节中枢,对于人体内各种物质代谢以及生命活动的调节发挥着和巨大作用,并且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有密切关系,因此下丘脑垂体的损伤将产生严重后果,必须对于此类损伤给予足够重视,尽量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误诊漏诊,早期恢复下丘脑垂体的功能,或相关缺乏激素的补充,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3]。

综上所述可以知道因颅脑损伤造成下丘脑垂体功能不全的患者,其生活质量较差,由于内分泌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的失调会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理活动,所以关于这种疾病的防预,应该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一切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 张新民,孙琼,许长春,等.颅脑损伤合并脑垂体激素紊乱24例报道[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56-57.

[2] 迟茜茜,张皓,张小年,等.创伤性颅脑损伤后垂体激素变化[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10):944-946.

[3] 张文川,江基尧,李世亭,等.颅脑损伤急性期低钠血症的临床分析[J].中华创伤杂志,2008,24(10):779-782.

上一篇: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红眼病奇方”临床应用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