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产业体系

时间:2022-07-01 02:51:18

构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产业体系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看,大江大河人海口的三角洲既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黄河三角洲是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中国最后一个尚待开发的大河三角洲,比较优势明显,开发潜力巨大。

黄河三角洲是黄河泥沙淤积而成的三角洲冲积平原,位于渤海南部黄河人海口沿岸地区,包括东营、滨州和潍坊、德州、淄博、烟台市的部分地区,共涉及19个县(市、区),总面积2.65万平方公里,占山东省1/6。与中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相比,黄何三角洲发展现代产业的比较优势非常突出。

一、突出的比较优势

(一)区位优势

黄河三角洲位于京津冀都市圈与山东半岛的结合部,与天津滨海新区最近距离仅80公里,和辽宁沿海经济带隔海相望,是环渤海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向西可连接广阔中西部腹地,向南可通达长江三角洲北翼,向东出海与东北亚各国邻近,处于华东华南向华北产业转移扩展的中间地带。随着国际产业升级转移加速,作为环渤海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山东省对接京津冀发展的门户地区,黄河三角洲面临着主动接受辐射、扩大交流合作、集聚生产要素、吸引各方投资、加快开放开发的战略机遇。

(二)资源优势

1、土地资源优势突出

黄河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东部沿海土地后备资源最多的地区,目前区内拥有未利用地近800万亩。未利用地集中连片分布,其中国家鼓励开发的盐碱地270万亩,荒草地148万亩,滩涂212万亩,另有浅海面积近1500万亩,黄河冲积年均造地1.5万亩。随着沿海防潮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土地后备资源还将逐步增加,丰富的土地资源是黄河三角洲吸引生产要素聚集、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核心优势所在。

2、矿产资源较为丰富

目前有已探明储量的矿产40多种,其中石油、天然气地质储量分别达50亿吨和2300亿立方米,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地下卤水静态储量约135亿立方米,是全国最大的海盐、盐化工基地。旅游、风能、地热等资源丰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潜力巨大。

3、生态系统独具特色

黄河三角洲处于大气、河流、海洋与陆地的交接带,是世界上典型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多种物质和动力系统交汇交融,陆地和淡水、淡水和咸水、天然和人工等多类生态系统交错分布,是典型的多重生态界面,具有大规模发展生态种养殖业、开展动植物良种繁育、培育生态产业链、发展生态旅游的优越条件。

二、功能定位

与长三角和珠三角不同,黄三角成陆时间较短,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这种特点决定了黄三角不能照搬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发展模式,而必须突出高效生态特色。为此,必须大力发展特色高效生态产业,积极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高效生态产业链,努力打造特色生态产业集群,逐步形成特色高效生态产业体系。

高效生态是指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保护优先,以环境承载力为依据,严格限制高耗水、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推进节约发展、集约发展、生态发展、高效发展、可持续发展,维护渤海湾和黄河下游流域生态平衡。

三、构建高效生态产业体系

按照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协调推进的要求,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形成以高效生态农业为基础、环境友好型工业为重点、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高效生态产业体系。

(一)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1、绿色种植业

实施引进、试验、示范、繁育与推广工程,积极发展耐碱、耐旱、节水、优质、高产、生态、安全种植业。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推进连片规模开发、集约高效发展。提高种植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建设全国重要的优质粮棉、特色果蔬生产加工出口、经济林草基地。

2、生态畜牧业

发挥牧草资源丰富的优势,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奶牛、肉牛、肉羊、肉鸭等畜牧业,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建成一批特色养殖基地。规划改良天然草场和规模较大的饲料粮种植区,配套建设畜禽加工和生产安全保障设施,支持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建设,促进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发展,推动循环种养、生态养殖和绿色能源建设有机结合。

3、生态渔业

重点发展水产增殖业、健康养殖业和精深加工,大力发展远洋渔业和休闲渔业。加快浅海滩涂和沿黄盐碱涝洼地规模化开发,推进优势特色水产品标准化生产,建设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水产品物流贸易中心。加强渔政渔港设施建设,发展渔港特色经济。

(二)积极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

1、高技术产业

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产业,培育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功能食品、海洋工程材料、海水综合利用等海洋高技术产业,加快形成一批高成长、带动能力强的骨干企业,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建设以新型油田化学品、盐化工为特色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2、装备制造业

着力提高研发系统设计、加工制造技术整体水平,壮大产业规模,培育优势品牌,形成技术先进、竞争力强的装备制造业体系。依托优势企业,加强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提高石油成套设备研发能力,着力打造特色鲜明、技术高端、国内一流的石油装备产业基地。加快发展汽车飞机零部件制造、工程机械、体育装备器材和风力发电、海水淡化等制造业。

3、轻纺工业

加快装备更新、工艺革新和产品创新,严格控制污染,提升纺织、造纸工业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建设全国重要的轻纺工业基地。开发时尚、健康、个性化高档家纺服装产品,培育自主品牌,促进棉纺、化纤、织布、印染、家纺、服装配套发展。因地制宜推进林浆纸一体化,积极发展生态造纸。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1、现代物流业

依托交通枢纽、中心城市和重要货物集散地,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一批特色物流园区和集散、存储、加工配送中心,重点建设临港物流基地,形成多层次、开放式、社会化的物流体系。积极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引导物流企业向专业化、规范化和国际化发展。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物流企业集群化发展,建成环渤海南部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2、生态旅游业

按照发展大旅游、开发大市场、建设大产业的要求,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生态观光、文化会展、休闲度假、体育健身等产品。着力打造黄河人海口、滨海旅游度假、红色旅游和民俗文化四大精品旅游线路。支持黄河口生态旅游区、黄河水城、孙子文化旅游区建设,逐步建成部级旅游区。

3、金融保险业

创新合作发展机制,完善区域金融服务体系。整合城市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支持在黄河三角洲地区设立地方性银行。支持国内外金融机构在区域内开设分支机构。加快发展信托公司信托业务、金融租赁公司租赁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丰富保险服务品种,拓展保险市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

4、商务服务业

积极发展远程教育和医疗、数字及网络电视、数据处理等新型信息服务业,规范法律、经济鉴证类服务,支持发展投资与资产管理、市场调查、工程和管理咨询、资信服务等服务业,鼓励发展专业化工业设计,积极发展服务外包。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经管学院)

上一篇:发改委:七措施平抑价格减轻物价对群众生活影响... 下一篇:浙江省文化品牌建设优势和条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