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促了单品,丢了品类

时间:2022-07-01 12:04:57

在促销前,一定要分析促销所带来的增长来自何处――是品类总体的增长?还是销量从一个品牌转移到了另外一个品牌?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只有这样。零售商和供应商双方才知道促销方案是否互惠。

在我们身边,“大减价”、“大甩卖”,“大放血”可谓不计其数,无处不在。春节即将来临,降价促销更是要横行一时。

众所周知,在经济学中有一个需求法则:当价格下跌时,会导致需求量增加。但是有时候我们发现好像也不全是这样。有些商品降价之后,销售额并没有增加,有时甚至导致整体销售额下降。为什么会这样?

价格弹性的不同层面

需求法则并没有告诉我们价格与需求量变动的真实对应关系。对某些物品而言,需求量确实对价格变动具有敏感性,而某些物品则不然。要衡量二者之间的关系,就要了解价格弹性。

价格弹性(Prjce Elasticity),是指某一种产品销量发生变化的百分比,与其价格变化百分比之间的比率。它是两个比率的比率。

价格弹性的范围从接近零(例如救命的药品,价格再怎么变化,销量变化也不大),到接近无穷大(如价格稍高顾客就会放弃购买的商品)。数值为0~1之间的弹性,意味着价格上升使得收益上升,而价格下降使得收益下降,这样的物品价格不敏感。当弹性系数大于1时,我们说该商品富有弹性,降价会增加收益。

弹性分析法可以运用在品类、品牌以及单品多个层面,后两者是大多数人做价格促销时忽视的原理(包括制造商)。

1.不同品类有不同的弹性。

促销选品,不能拍脑袋。必须选择价格弹性大的。但一开始就去找单品,也不可取。我们建议先考察不同品类对降价促销的不同反应。

一般牛鲜部门的价格弹性高,大家都拿这个部类来吸引客流,但在中分类或小分类层面,有更多价格优势的发挥空间,例如价格购买弹性高的商品包括:生产门槛低的商品(如方便面)、资源丰富的产品(如矿泉水/饮用水)、容易替代的商品(如卫生纸)、品牌较弱的商品(如米面)、民生必需品、使用者及购买人群众多的商品等。这些在大多数经济学和零售学著作中都有分析,不再赘述。

2.不同品牌有不同的弹性。

我们以洗发水为例,说明品牌的价格弹性。我们把销售分为:非促销销售和促销销售,如图l所示(图表都来自一线真实数据)。

我们发现,没有促销时,沙宣卖得最好(粉红部分),其次是多芬,伊卡璐则相当有限。

降价促销之后再看:沙宣在同等程度的降价下,比其他品牌增长更多;而伊卡璐的降价活动只带来了十分有限的增长,因此它要换一种策略。

从图1可见,降价策略较适合沙宣和飘柔。潘婷和棕榄并没有通过降价提升多少销售,说明它们的弹性较低。可见,单纯按照品类的弹性选择促销与否还是有所欠缺的,我们还需分品牌分析弹性。可惜除了一些老手的经验总结,这个分析工作很少有人关

3.不同SKU(单品)有不同的弹性。

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品类(或品牌)内部各个SKU对促销的敏感度也不同。比如,同样是康师傅的红烧牛肉面,包装不同,价格弹性也不同。

由于促销最终都会落实到SKU,所以必须分析过去促销过的SKU,根据其促销弹性来判断哪些适合做促销。某些零售商要求:采购人员只能选择排名前30%的SKU上快讯,就是这个道理――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销售增长。

另一种现实

如果了解了每一个品类、每一个品牌、甚至每一个SKU的价格弹性,是不是就能做好价格促销了呢?

小然。

我们经常发现,零售商拿某些SKU做降价促销,促销期间,该种商品销售大涨,于是商品部得出结论:该商品促销很成功。然而一个月之后算总账时却发现,该商品销售额大涨,但该品类的整体销售却并未明显增加,其他关联品类也是如此;而且,自从促销活动停止之后,该品类的销售额比平时、比去年同期都有所下降。零售商觉得莫名其妙了――我可是参照了价格弹性的呀!

为什么呢?商家在与竞争门店的价格对抗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一个SKU或几个SKU。但促销价格不是孤立存在的,在整个购物过程中,顾客要权衡商品价格,最终的选择可能令你大吃一惊。因为你不知道某商品搞促销之后对其他商品的影响。

以上例来说,为什么促销期间促销品卖得这么好?因为它是高价格弹性,肯定会增长,可它的增长蚕食了其他商品的销售额。仔细分析,该促销品的增长主要来自三方面:

1.对竞争对手门店生意的拦截;

2.消费者因促销而进行的库存囤积;

3.消费者在品牌(或SKU)问的转换。

实际上,只有第一种情况符合零售商促销的目的;第二种情况既不符合零售商,也不符合制造商的目的(很多生产管理比较严格的企业就特别担心终端销售波动);第三种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某些制造商的目的,但零售商最不愿意看到(利润被杀)。

所以在促销前,一定要分析促销所带来的增长来自何处――是品类总体的增长?还是销量从一个品牌转移到了另外一个品牌?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这对于零售商和供应商来说至关重要,只有这样,双方才知道未来的促销方案是否互惠。

AC尼尔森的研究结果证明了这一点。在过去的几年中,AC尼尔森分析了亚洲的数百次定价模型案例,其中大部分品类的价格弹性相对较低,其中70%低于2.0,还有35%低于1.0,各个品类平均弹性为1.5,也就是说价格总体下降1%,只能使平均销售额提升1.5%。

但自相矛盾的是,虽然许多快速消费品的价格弹性相对较低,但并不意味着个别品牌对价格的变动不敏感。在亚洲,品牌商品的平均弹性为2.3,也就是该品牌1%的降价可以带来2.3%的销售额的提升。因此,如果品牌商品的平均弹性为2.3,而品类的平均弹性为1.5,那么这个品类的不同品牌之间,存在销量此消彼长的情况。

换句话说,促销的结果是在短期内产生了大量的转换品牌的消费行为。

交叉弹性的妙处

在零售业,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不只影响该种商品的需求量,还会对与之有关的其他商品的需求量产生影响。就是说,商品之间存在着一种交叉关系。

商品之间可以存在着替代性、互补性和无关性。如果是替代关系,一种商品提价,它本身需求量减少,替代品的需求量将升高。例如,可口可乐提价后,百事可乐需求最增加。如果是互补关系,一种商品提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也减少。例如,照相机提价后,胶卷的需求量也减少。如果是互相独立的,两者的需求量基本不互相干扰。

这样,我们在促销选品时就又多了一个标准――交叉弹性。这里来介绍一些分析实务供借鉴。

1.替代品的交叉弹性。

某零售商洗发水促销实验表明,日本Lavenus(蓝蓓丝)和棕榄以及宝洁(海飞丝、潘婷)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相互蚕食。这三家公司只要有一家搞促销活动,其销售增加额基本和其他两家的销售额的下降额接近,如图2所示。

同样以洗发水为例,在零售企业内部,我们以商品本身的价格弹性以及对其替代品的交叉弹性作为标准,把商品分成四种,如图3所示。这样可以进一步了解,哪些SKU会引起品类内部的相互蚕食,而不是为品类带来净利润增长。

根据各品牌在图3上的区域,我们发现,除了带来销售增长,沙宣只产生了很缓和的相互蚕食,比较适合做价格促销。同时我们也不推荐对这些会产生相互蚕食的SKU进行促销,如图4所示。当然,如果这些不同的SKU分属不同零售商的话(制造商越来越娴熟地运用分渠道分单品战术),出了蚕食竞争对手市场份额的考虑,可以一试。

如果满足条件的促销SKU较多,在确定促销SKU时要善于取台。考虑到有可能产生的相互蚕食,零售商要尽量学会量化每一个SKU所受到的影响。同一促销活动不建议有性质相近的商品出现,要突出促销品之间的差异性,减少替代性,以免效果相互抵消。

某公司的DM快讯商品选择就避免了这一问题。该期快讯中选择了一支售价11.20元的黑人清新牙膏和一支售价2.6元的高露洁超强牙膏。这两款商品针对不同的购物者,能有效推动两款商品的销售。

2.互补品的交叉弹性。

如果是互补品,一般买了A就会买B,关键是要想办法让他们买其中的一种,那么另外一种的销售就会有所上升。

利用互补品的交叉弹性进行促销我们见得比较多,如移动公司交话费送手机的活动,手机便宜之后,大家买得多了,好像在手机上赔钱了,但是话费你总得交吧,移动公司照样赢利。

最失败的促销就是顾客拿了手机回去找业内人士改改芯片,装上了联通的卡。所以移动公司搞成了机卡合一,就是为了进一步加大其互补性。

在有些促销中,许多消费者直奔惊爆品而去,拿了惊爆品之后,对其他商品不闻不问,这就是选品时对互补品的交叉弹性考虑不周,或考虑到了,但在布局陈列上没有将它们放在一起。

笔者有几次在家电卖场购买小家电和数码产品时,电池柜组不在附近,倍感不便,最后就抽时间在超市买电池了。想想看,一组高能电池十几元甚至几十元,顾客多买一点,其毛利比那些杀价杀破底的数码产品还高,但家电卖场就这样失去了利润机会。

上一篇:细节就是细节 下一篇:该变的没变,不该变的全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