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空经济背景下城市会展业发展路径优化研究

时间:2022-07-01 11:45:08

临空经济背景下城市会展业发展路径优化研究

摘 要:近年来,中国城市会展业发展规模、水平得到了稳步增长,在临空经济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升城市会展业发展是本文要研究的主要内容。以航空为核心的临空经济,已然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动力发展的新引擎,临空经济对区域经济以及产业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凸显。因此,在临空经济背景下对城市会展业发展路径再次定位和规划,有利于全面推动会展产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临空经济;会展业;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09-0101-02

1 研究背景概述

会展业集商品展示交易、经济技术合作、科学文化交流于一体,兼具信息咨询、招商引资、交通运输、商务旅游等多种功能的新兴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大力发展会展业,对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形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2013年3月国务院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成为中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临空经济发展先行区之后,临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已然成为了引导和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临空经济不仅对区域经济,产业选择与产业空间布局有调整与优化作用,而且可以带动一个城市会展业的变化与发展。未来城市会展业应建立以空港为核心,会展业与临空产业相互关联和依存的协同发展互动关系,全面推动城市会展产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临空经济是指以航空运输(人流、物流)为指向的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将形成具有自我增强机制的聚集效应,不断引致周边产业的调整与趋同,这些产业在机场周边形成的经济发展走廊、临空型制造业产业集群以及各类与航空运输相关的产业的集群,进而形成以临空指向产业为主导、多种产业有机关联的独特经济发展模式,是以航空货流和商务人流为支撑的经济。临空经济是一个多层次的圈层结构,临空经济区大多集中在空港周围6~20 km范围内,或在空港交通走廊沿线15 min车程范围内。

2 临空经济背景下城市会展业协同发展现状

会展业实力及发展水平与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和规模及其发展水平相对应。临空经济是航空枢纽巨大辐射力的产物,也是国家和城市经济生活中产业形态演变和运输方式变革的共同产物。与临空经济一样,对航空等便利的交通条件的共性依赖同样是城市发展会展业的必备因素。除此之外,临空经济下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还可以向会展业提供更多有利资源,服务于城市会展业。

从目前的临空经济与会展业协同发展路径来看,会展业已经成为临空经济区内的产业类型之一,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探索临空经济区发展模式,虽然还未有较完整和成熟的理论体系,但已经意识到临空经济可以加速以会展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要素和资源在区域内的流动和利用,因此在临空经济区内发展会展业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2.1 国外发达国家会展业发展现状

会展业实力及发展水平与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和规模及其发展水平相对应。发达国家会展业起步较早,凭借优势在会展业中处于主导地位,并向世界各地扩张。

综合来看,发达国家较发展中国家城市会展业实力较强。国外临空经济发展较早,也为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和契机,无论是美国孟菲斯、德国法兰克福还是韩国仁川,这些伴随着较为成熟的临空经济发展的会展城市,临空经济与会展经济产生协同发展态势。为提升机场酒店在MICE行业中的竞争优势,不少国际机场酒店也开始进行改造,美国一些会展城市已经设有或正在规划中,如西雅图塔科马国际机场、兰伯特圣路易国际机场等开设了机场会议室。

2.2 国内会展业发展现状

发展中国家临空经济起步较晚,大多处于发展初期。目前中国的会展业已经形成以北上广、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的群聚效应会展经济带。这些聚集在会展经济带中的部分城市同时拥有依托于空港所在城市与区域的临空经济。

2.2.1 北京临空经济区与城市会展业

北京临空经济区已初步形成了以首都机场为依托的7大功能组团和机场周边重点镇为平台,航空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共同推动,物流、会展等生产业快速发展,主导产业突出、产业集聚明显的高端产业功能区。在机场西侧有以会展业为主的空港经济开发区与新国际展览中心。新国展、花博会及周边区域内规划建设的顺义国展产业园已被北京市政府确定为以会展为特征的、规模最大的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便捷,到达市区只需15 min路程。新国展建成投入使用填补了北京市10万 m2以上展馆的空白,成为北京会展业发展的新动力,促进北京会展业新发展。

2.2.2 青岛临空经济区与城市会展业

《青岛市空港及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指出,规划将与机场客流、货流密切相关的跑道、航站楼、停机坪、货运站、现代物流、机务维修、空港商务服务设施布置在机场核心区内,将与机场直接有关的ABD、会展、休闲旅游、金融商业等临空经济(产业)布置在机场3~5 km的范围内,其他间接与机场有关的会议、休闲、旅游等设施整体呈圈层式分布,也将会展业作为机场周边临空经济发展空间规划布局之一。

3 临空经济背景下城市会展业协同发展的阻碍因素

3.1 政府职能未落实,法律法规不健全

会展业和临空经济的概念在我国提出相对发达国家而言较晚,虽然初具雏形,但依然处于开发和完善阶段。临空经济和城市会展业的发展还是以政府为主导,政府职能未充分体现,体现在政府引导不足、扶持力度不够、法律法规不完善等方面。同时,中国的经济发展格局也造就了不同城市的临空经济和会展业发展水平不同。虽然政府已经在努力调整城市和区域间的资源分配问题,但依然未得到很好解决。另外,有些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工程,造成了会展资源的浪费。

3.2 临空经济区域发展水平差异过大

目前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受到中国经济格局影响,会展业已经形成以北上广、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的群聚效应会展经济带,这些处于会展经济带上的城市大多是属于经济发展较好,资源较多的大城市、东部城市或是沿海城市。但是,对于未处于会展经济带或会展业发展相对劣势的城市而言,发展机遇和资源占有份额上是不对等的,这就导致经济发展较好,资源较多的大城市、东部城市或是沿海城市的临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集群效应、城市会展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相反,对于拥有中等经济发展水平或资源受限的城市而言,临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集群效应、城市会展业发展水平也相对较差。因此,城市经济水平和产业格局分配不同,临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城市会展业发展规模差异较大。

3.3 临空经济发展与会展业缺乏有效衔接

目前,虽然部分城市已经意识到在临空经济背景下发展城市会展业,但执行效果欠佳。在发展过程中,依然未将城市会展业与临空经济有效结合,使得临空经济未能给会展业带来其方便快捷的交流平台,会展业也未能够发挥其产业集群效应。以郑州航空港区为例,在批复之前,郑州机场在郑州以西,会展中心在郑州东区CBD,临空经济区域与会展业务横跨郑州市区,两者衔接难度较大,如何依赖航空港区资源发展郑州城市会展业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4 临空经济背景下城市会展业发展路径的优化策略

基于对目前临空经济背景下城市会展业发展现状的分析,要想实现临空经济与我国城市会展的协同发展,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 加强政府统筹规划职能,健全政策保障

在各地兴建临空经济区的高涨态势下,政府作为主导角色,要积极引导临空经济产业集群下发展会展产业。政府是城市会展业发展的后方保障,其发展需要政府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政府要结合城市经济特征,尤其对中西部城市会展业加大扶持力度,减小城市间资源不平等等现状。积极引导和做好临空经济区的初始规划,寻找和构建临空主产业链是临空经济区规划的核心内容。政府要明确城市会展经济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职能,建立健全相匹配的会展业整体协调、统筹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树立临空经济与城市会展业协同发展理念,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规范产业经济活动,在会展项目审批以及财税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加大对会展业的支持力度,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从政府政策层面上切实保障会展业的良性运行和发展。

4.2 合理利用临空经济区产业布局,规划会展业发展

当前中国城市临空经济发展迅速,潜力巨大,在机遇和挑战并存下临空经济发展也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产业布局不合理、管理复杂等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水平都相同,吸引的产业集群效应都相同,这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判断一个临空经济区是否成功的关键在于看是否形成了一条高效的产业链条。因此,是否高效的产业链条对于城市会展业在临空经济区的介入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临空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对城市会展业的发展有指导作用,会展业在借助临空经济区发展自身或在临空区域内建设场馆等基础设施的时候,需要根据临空经济区的产业布局,地方经济条件、城市定位以及地方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综合和衡量与临空经济的协同发展,整合有利于城市会展业发展的临空区域产业资源,因地制宜的定位发展方向和会展规模。并在临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适时对城市会展业发展战略做相应的调整。

4.3 共享优质资源,发挥互动共赢效应

临空经济日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型区域经济体系,在区域经济格局中地位突出,汇聚巨大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商品流、人才流等优势资源。随全球经济一体化化的深入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降低成本成为任何产业的竞争优势。因此,在目前经济发展新形势下,要求临空经济和城市会展经济发生融合,共享和合理配置优质资源,优势互补,产生共赢效应,共促城市经济发展局面。

5 结 语

总之,在城市会展业借助临空经济选择发展路径过程中,以临空经济为依托,发展与产业集群相匹配的会展业,充分利用临空经济集群的带动作用,共享优势资源,优化整个产业链,吸引更多同类相关企业和行业,产生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并因地制宜建设不同临空经济下具有不同特色的城市会展业,不断探索二者的协同发展路径,共促中国会展经济的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王红.国外临空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启示[J].空运商务,2013,(5).

[2] 袁.临空经济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

[3] 刘丽峰.沈阳临空产业园区规划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

[4] 曹允春.临空经济-速度经济时代的增长空间[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5] 宇卿,王宝宇,张勇民.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及其功能定位[J].城市规划学刊,2009,(4).

上一篇:追求低风险高收益的可持续复利增长 下一篇:新课标下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