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01 11:02:54

创设情境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音乐教育则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为内涵,以培育人格审美完善,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为目的音乐教学的改革思考,应以"情"和"美"的视角,把着眼点放在对音乐教学的"情感化"和"审美化"的构建上。

关键词:情境 音乐 教学

一、创设情境

情境,是音乐教学“情感化”的基础和前提,教师依据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心理,心理特征,自觉地运用审美因素,按照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地创设音乐审美情境,是音乐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受身体情绪的影响。就音乐课堂教学来讲,只有当课堂充满生动活泼的快乐气氛时,学生的精神才会饱满,情绪才会高涨,兴趣才会浓厚,思维才会活跃,接受能力才会增强,学生才会快乐主动地参与音乐学习。

我们教师应用其巧妙、自然的语言将学生引进音乐的殿堂,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使他们对音乐着迷。比如,在学唱《草原就是我的家》时,我是这样导入的:今天我们要到蒙古大草原上看看美丽的草原风光,听听优美的草原音乐,唱唱动听的草原歌曲,跳跳欢快的草原舞蹈,看大草原到了,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红红的太阳当空照,绿绿的草儿迎风摇,草原的景色多美呀!……学生一听,很快就对歌曲的内容感兴趣,然后跟着老师弹的歌曲旋律模仿骑马、挤奶等动作。在多次聆听中学习歌曲,学生在这样的引导下,越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会事半功倍。

由此可见,创设袖珍经典的教学情境,对优化审美教育效应起着一个重要的铺垫,烘托和促进作用。这大概就是艺术家柯伦所希望的那种教师的工作应具有美好的光彩,给人带来美丽的快乐,使人产生兴奋感,体现了美的教学过程,就是“艺术的成品”的愿望。

二、发展情趣

情趣是音乐教学“情感化”“审美化”的重要形势,在音乐教学中,师生们常被抽象的音乐知识和单调的技能训练所困扰,教学在一种刻板机械的训练中反复,久而久之,学生常常因此丧失了对音乐的兴趣,甚至会产生厌烦音乐逆反心理。音乐教学的情趣性,是审美教育发生情感体验和优化效应的心理机制,就是要变单调为丰富多彩,变刻板为生动活泼,变机械为愉快灵活。在教学中体现形象性,趣味性,愉快性等一系列原则。音乐教学方法的情趣化,不仅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快乐,而且会使他们对音乐发生浓厚的兴趣,使“要他唱”变为“他要唱”;使“唱得多”变为“唱得好”;变“苦学”为“乐学”,真正体现“乐”即是乐的至理。任何有趣的事物,对儿童来说都存着极大的吸引力,这是由年龄心理特征所决定的。在音乐教学中,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情感倾向场,以各种趣味性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吸引学生,使他们自觉地主动的参与音乐审美活动和音乐学习。有这样一个游戏:小音符找家中的人物,美丽的小木屋上画有七个小矮人的形象,帽子上分别写上了7个唱名,学生分为7组,各组分别戴着写有唱名的帽子,音乐开始,学生随着音乐节奏做律动,他们认真的听辨能力,敏捷的反应着音乐的变化,为取得优胜而高兴。这一教学现象明显地表现了审美化音乐教学的情趣特征,它融音乐训练,节奏律动,力度,速度,感知,情绪体验,音乐想象,动作创编等音乐训为一体。在自觉地,主动地参与情况下,在愉快的情绪中完成了学习任务。音乐教学情趣性,体现了教学美的属性。愉快而有益的音乐教学活动,不仅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愉悦,同时也唤起了学生对音乐的更大兴趣和强烈的喜爱,这正是我们所应追求的理想教学效果。

三、培养情感

情感,是音乐教学“情感化”“审美化”的主要标志,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给人情感移入比其它艺术有力得多,能更直接更有力进入人的情感世界,情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是最为活跃的心理因素,既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又是音乐教育目标之一。音乐教育应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使用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进入审美的圣境,音乐审美活动,是对审美对象的感知开始的,在审美感知中,必须带有情感因素,在《二泉映月》中,阿炳对二泉的描绘,首先是对二泉的感知,情由景生,这里的情,是阿炳真挚情感的表露,反过来又影响感知活动本身,“二泉”提供了感知的直感条件。而作品中的音外之音,景外之景所蕴含的丰富内容只有借助想象和理想,才能使感知的内容远远超过“二泉”所给予的东西,这样情景交融,最生动地说明了情感在音乐审美中所起的动力和中介作用。音乐教学,应建立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这是最能体现其审美教育本质的一个特征,情感是人的整个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作为目标和旨归。这样才能保证情感的积累处于一种清醒的有意识的状态。日积月累,便会感情丰富,情思细腻,使人格完善起来。情感体验,是音乐教学至高至美的境界,音乐教师应努力去追求和创造,使音乐教育成为真正美育意义上的一种教育。通过情境,情趣,情感的教育和培养,音乐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音乐的技能,技巧,合唱几首歌曲,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激发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感受,表现和创造,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运用一切美的教学手段来唤起学生的美感,使他们在轻松、活泼的音乐气氛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实践证明,教师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融洽、充满生机的课堂气氛,才能启迪学生智慧,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让心灵在跳动的音符中自由放飞;才能让学生主动地去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创造音乐,使他们真正地成为音乐课堂的主角。

上一篇:建设学生心理健康社团,夯实中职心理健康教育 下一篇:矩阵的克罗内克积的推广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