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7-01 08:32:32

简谈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人文的批判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人文批判的结果和延续,没有人文批判就没有创新。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主要是指培养学生勇于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敢于独立思考,拒绝对知识简单复制、对观点全盘照搬、对问题肤浅认识,敢于怀疑现有答案,不因循守旧、墨守陈规,既能对所学知识、社会现象、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又能做出符合科学价值取向与判断的思维能力。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要如何来培养呢?

一、创设学生说

“不”的教学氛围

教学民主是形成批判思维能力的前提。教师应解放思想,打破常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允许学生说“不”。学生提出“怪”问题,教师不要轻易否定,更不要动辄训斥,而要善于发现他们思维中的合理因素及时予以肯定。这样才能避免造成学生情绪的紧张和压抑,避免浇灭学生智慧的火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倡学生上讲台,提倡学生七嘴八舌,提倡学生标新立异,鼓励学生讲真话、说新话,不迷信权威。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敢想;解放他们的嘴,使他们敢问。这样,学生就可以成为知识的“再发现者”。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凡事不仅要问个为什么,而且要问得准,善于抓“点”来问。如在辨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个成语时,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还要引导学生思考:近朱者一定赤,近墨者一定黑吗?一定要学生透过现象看到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这样,学生思维的批判力就会得到提高。

二、允许学生

“否定”教师

在一些学生看来,教师什么都会,什么都懂,什么都正确;而且,学生年龄越小这种心理倾向越浓。事实上,教师并不是全知全能。所以,学生要形成批判思维能力,就必须敢于对教师的错进行否定。可以发动学生指出教师在板书时的笔误,也可以鼓励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挑错。

如,在上《求索真理的历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活与哲学》第六课)一课时,我在黑板上板书――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学生看到后,议论纷纷,说:“老师,你写错了。”我问:“错在哪里?”一个学生回答:“世界包括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不属于实践。”这样,学生通过给教师挑错,“不唯师”,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三、鼓励学生质疑教材

对学生来说,教材是“权威”。但“权威”不等于“真理”,它总要受到时代或个人认识的局限。因此,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一定要鼓励学生去积极寻找教材的不足,鼓励学生对教材中的“权威”观点提出质疑。

如,在上《财政与税收》(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经济生活》第八课)一课时,针对教材中“行为税是以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行为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如印花税、屠宰税”这一句话,我问:“这一表述恰当吗?”经过讨论,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保持农村稳定,建设和谐社会,国务院2006年2月17日起废止《屠宰税暂行条例》,屠宰税已经取消了,所以教材举例失当。”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会逐渐形成“不唯书”的品质。

四、引导学生分析

诡辩事例

洞穿诡辩,必须运用逻辑知识进行分析。这一过程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如,在上《探究世界的本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活与哲学》第四课)一课时,我讲了教材上的一个故事――

诡辩家欧布里德向朋友借钱后,一直拖着不还,朋友只好前去讨债,没想到欧布里德却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您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讨吧!”朋友被他的诡辩激怒了,便狠狠地揍了他。欧布里德要去告他,朋友笑言:“打你的我是彼时的我,彼时的我非此时的我。你要告,就去告彼时的我吧!”

我问:“你们认为欧布里德的话对吗?”学生说不对。我又问:“现在很多犯罪分子整容、变性,是不是这样就可以逃脱法律的制裁呢?”学生说不是。 “那么,如何确定他就是要找的犯罪嫌疑人呢?”学生想到了指纹、DNA。这样,学生就理解了“相对静止”的第一种情形: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由此,下面的知识就好理解了。通过对这一故事的探究,学生们认识到:欧布里德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他违背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我们不能把运动和静止分割开来。通过分析,学生明辨是非,批判思维能力提高。

对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的始终:不管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教学,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活动,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都不容忽视。

【作者单位:汨罗市第二中学,湖南汨罗,414400】

上一篇:全球化、文化变革与学校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 下一篇:道德与人之间关系的现代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