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会计教学问题研究

时间:2022-07-01 07:19:04

职业会计教学问题研究

一、引言

近年来,由于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会计实践教学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所以当前有关中等职业学校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方法方面的研究文献越来越多,许多学者在对基础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教学标、基本教学方法等方面作了许多研究,有了许多研究成果,发表了真知灼见,为进一步搞好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方法研究探索提供了理论依据。尽管许多学者在基础会计理论的教学方法模式、教学艺术手段上作了大量的有一定价值意义的讨论,但是我们在基础会计课程的实践教学方法改进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对现存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没有很好应用,在教学方法的实践运用上缺乏进一步的分析思考研究,对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缺乏系统的归类分析,忽视了各种教学方法综合性和互补性,因此实践教学方法没有新意,教学质量没效率。基础会计教学是会计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基础会计教学作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技能的一个教学环节。因此,在目前国家高度重视中等职业教育,要求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的积极探索。基础会计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对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将常用的教学方法进行整合,丰富和完善现有的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基础会计的教学目标和特点分析

1.基础会计教学目标分析

基础会计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也是财经各专业的基础课程。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编的《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基础会计分为三个教学模块,即基础模块、选用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在这三个模块中,基础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在实践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选用模块则可忽略不计。关于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在知识的教学目标上,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会计的一些基本概念和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方法;了解会计知识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在能力目标上,要求学生能掌握主要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的运用;能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能根据会计凭证准确登记账簿,并掌握错账的查找和改正处理技术;能编制简要的财务会计报表;能够掌握会计基本实务操作技能:具有更新知识的自学能力,适应会计改革发展需要的能力。在思想教育目标上了解财务、会计基本法规制度,树立法制观念;具有严谨工作作风,实事求是学风和创新意识;树立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总之,在基础会计课程实践教学中要能够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通过基础会计实践教学目标的开展实施,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认识错误,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法制意识、职业理想,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进行职业技能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基础会计教学特点分析

(1)充分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相对于一般的理论课程教学方法而言,基础会计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方法上体现出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

(2)具有操作性强的技能特点。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只有通过会计的实践操作教学活动,基础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才能够得到进一步的理解掌握和深化,才能获得基本的技能。

(3)具有开放性的教学特点。基础会计理论的实践性强,理论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离不开实践。那种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会计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现代会计职业教育倡导综合素质和技能提高的培养教育,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导向”成为当前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理念。

(4)具有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特点。基础会计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操作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基础会计的教学有助于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意识、法制意识和职业技能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与“学”相脱离

“教学”,应该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当前,传统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仍占据主导地位,应用现代职教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进程还非常缓慢。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与学并没能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是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存在,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参与,而过分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2.实践教学方法单一并与实际脱离

当前,有关中等职业学校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方法方面的研究较多,许多专家学者对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方法作了具有一定价值意义的分析研究,这为进一步搞好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我们在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方法改进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对现存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没有很好应用,在基础会计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性和互补性,因此实践教学方法没有改进创新,教学质量低效率。

3.实践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在基础会计的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不能够坚持以学生为本,忽视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会计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会计人员所必备的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在实践教学工作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基础有好有差,学生动手能力有强有弱;学生三年专业学习的目标不同,有需要进一步升学的,有毕业直接找工作的;性格有外向和内向之分。因此,一些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方法的运用时不能够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对项目教学、小组讨论、任务驱动,学生的分工搭配合作等方法的运用,不考虑学生的基础、动手能力的强弱、性格等问题,不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等等。

4.教学观念的偏差影响了教学方法的改进

中等职业学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方法的改进要受到教学观念的直接影响。笔者在同相关会计专业教师的访谈中了解到:一方面,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松散,很多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没有建立相应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缺乏实践教学质量管理评价体系。由于种种原因,中等职业学校也不会对会计专业课程教师的实践教学质量进行考评和过问。实践教学任由会计专业课程教师在课堂上安排几节课,简简单单地模拟过过场。另一方面,会计专业课程教师们所普遍关注的情况是抓教学考试成绩。在能力教学目标上,教师对会计重点实践环节点的处理上,也只是让学校总务部门买点凭证、账册、报表进行简单的手工操作模拟实践。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劳动组织纪律、荣誉观念都比较淡薄,责任感差、问题多。有些会计专业教师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纪律教育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笔者并不反对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纪律教育不要性,但缺乏实践纯粹地在课堂上进行思想教育灌输,其结果收效甚微。可见,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效果,影响教学工作的成败。因此,教学方法的研究探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中等职业学校基础会计教学方法改进对策研究

合理有效地选择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方法,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因素:①教学目标和具体教学内容要求。②学生的综合素质情况。③学校会计专业教师师资队伍素质情况。④办学条件。⑤教学的组织形式。选择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方法要考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基础会计教学方法运用的选择上,着眼点在于所选的方法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运用的有效性,教师应当根据具体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和综合运用。针对上文提出的基础会计教学中存在的各项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和思路:

1.明确学习目标,理顺教学思路

职业学校会计教学的培养目标,要着重于市场的需求,突出技能和岗位结合的特征,形成一个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为目的的课程教育体系。因此,在理顺教学思路时,我们一定要改革老套的教育方式,以开拓创新为主,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会计人才。例如“基础会计”课程,在对学生的随机调查中发现,学生在考入大学之前对相关专业知识了解甚少,对企业的生产实践过程更不清楚。而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课程一般是在大学二年级修完有关基础课程之后开设的,不难想象,在学生对企业的生产过程尚不了解,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相关概念绝对陌生的情况下,空泛地去讲解企业资金周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告、复式记账法、财产清查等这些抽象的概念和内容,教学效果定会大打折扣。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恰当地调整教学思路,一改以往先讲述理论再接触实际的程序。将现有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环节调整为:实地参观-理论讲授-认识实习-模拟试验。即在没有讲授具体内容之前先带领学生到企业(最好是工业企业)参观其生产流程。浏览其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档案资料,再结合会计相关岗位的现场讲解,使学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有个初步认识,这样在接触到理论和相关概念时才不会感到陌生,有利于对会计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再按教学计划要求进行理论知识讲授、认识实习及模拟实验等,其良好的效果不言而喻。另外笔者在上课时,以当前市场上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为突破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确定学生学习的目标。然后介绍整个课程的教学章节,环环相扣,从而繁琐难懂的会计课变得深入浅出,使学生的学习观念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

2.培养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会计本身是一门比较单调、抽象的学问,大多数学生觉得相对比较难,有些学生到学习结束仍然搞不清楚有关业务的来龙去脉。这就要求教师首先是在教学过程中倾注自己的热情。通过教师的热情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会计学知识对他们将来的就业和工作都是非常有用的。另外就是努力让学生觉得会计学是一门很有意思的课程,体会会计的艺术美,发现会计学习中的乐趣。因此,教师必须把兴趣培养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开展多样化教学,提高教学互动性

在教学方法上,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应重视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互动式等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参与式”的转变,让学生身临其境,教师对其进行指导,使学生在教学中起到主体的作用。

4.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会计专业理论与会计实训的衔接,能突出会计知识的适用性。为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我们应该配备一套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记账凭证汇总表、科目汇总表、总账和常用明细账及各种简单报表,对学生进行模拟训练。学生只有通过真正的业务操作模拟,才能更好地了解会计核算的程序,加深对各类账、证、表的认识和理解,并掌握其填制使用方法。本文希望通过以上研究和分析,能够对实际教学具有指导意义,使“基础会计”课程形式更加多样化,内容更加丰富,提高教学水平。

上一篇:智能物业管理体系研究 下一篇:税务管理目标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