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写促读”英语教学模式探析

时间:2022-07-01 06:33:42

“以写促读”英语教学模式探析

随着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各行各业对英语能力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岗位要求,学好英语对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英语教学存在重输入轻输出,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听和读是输入,说、写、译是输出,学生在说、写、译方面能力较为薄弱,尤其是写方面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语法错误较多、语言连贯性差、句型单一、内容不丰富、语言表达不清晰、驾驭能力不强、条理性差等。

长期以来,英语教学重视阅读、语法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直接导致了学生写作能力差,积极性不高,读写发展失衡的现状。笔者从英语阅读和写作的促进关系入手,提出“输出―输入―再输出”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以写作为突破口,促进英语阅读教学。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紧密结合,相互促进。阅读是吸收、输入,写作是表达、输出。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应该注重词汇的积累,不断应用于英文写作中。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从写中学,从读中学写,读写结合,以写促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可望得到很大提高。

一、英语阅读、写作教学现状分析

1.教师教学形式单一,重视课文讲解,忽略技巧分析,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传统读写教学中,教师对于教材上的课文大多采取读单词、就课文内容提问、划分段落、讲解重点句型和语法点、完成课后练习等方法教学,教学方式一成不变,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感,丧失学习积极性。教师很少对文章的整体框架、写作技巧进行分析,学生也就很难从整体上把握阅读内容,写出条理清晰的文章。学生学到的只是语言点,而不是语言功能和结构,所以写作水平还停留在中译英的低层次上。并且,英语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教学内容的被动接受者,而不是主动的参与者。学生无需课前预习、提前准备,只需等待课堂上的“满堂灌”。久而久之,学生缺乏主动、自觉阅读的积极性和动力,除了词汇量和语法点有所增加外,阅读、写作能力没有太大的提升。

2.忽视写作教学。鉴于教学时间有限,很多英语教师无形中忽视了费时费力的写作教学。写作训练也存在一些问题:写作的题材缺乏实用性,脱离了生活,脱离了真实,写作耗时长、见效慢。因此,学生缺乏写作的动力和积极性。甚至很大一部分学生害怕写作,无从下笔,或者采取先写中文再翻译成英文的方式应付写作,频频出现中式英语的表达方式。

3.教学缺乏适时评价,学生缺乏约束和动力。英语教材课文内容多,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主要采取课文讲解的方式教学,很少布置课堂写作练习、课后写作练习。批改作文是费时费力的事情,很多教师都忽略写作练习。即使安排了写作任务,对于作业的批改,往往略改或者直接给个分数。教师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缺乏适当、及时的评价,缺乏对学生的督促,学生也缺乏阅读、写作的约束力和动力。学生存有惰性,认为英文写作是件很痛苦的事情。

二、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调整

1.丰富教学方式和授课内容,适当增加阅读、写作技巧分析。教师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本内容的授课。英语教材注重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全面发展。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和主题创设不同的情境,把英语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多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和分享自己的经历,使英语课堂活跃起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英语读写教学只有课文讲解是不完整的,课堂上教师应适当增加写的任务:话题作文、看图说话、给故事写结局、写读后感等,单独写、小组合作的方式都可以。大多数学生对英语写作有惧怕心理,因此写作任务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否则学生对英语写作的恐惧感会加剧。英语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一个整体,大多数教师采取讲解语法、句型的方式,往往过分追求细节,而忽视了整体的语篇分析。教师在课文讲解中,应该多讲解文章结构和写作模式,分析段落间的逻辑联系,有助于促进学生英文写作水平的提高。

2.采用以写促读、以读带写、读写结合的阅读教学模式。阅读与写作紧密相连,相互促进。以写作为突破口,“输出―输入―再输出”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首先,写作是输出,是表达。教师要有针对性地精心选择写作主题和写作类型,作文主题尽量与课本的主题相近或相同。学生根据自己的词汇、语篇结构知识和平时积累认真完成主题作文。其次,有选择性阅读,阅读是输入。教师根据布置的主题作文,有选择、有针对地选择相关主题阅读材料,使学生能学习和借鉴材料中的技巧和框架。教师还可以为基础较好的学生选择一些与作文主题吻合的拓展阅读材料,使他们有更多的发挥空间。随后,教师结合写作任务和阅读材料,讲解阅读技巧和写作技巧,不仅仅是文章的零星语法、句型讲解,还包括整个语篇结构的分析。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多讨论、总结阅读材料的共性和优秀之处。学生对范文的语篇分析,有助于学生对写作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感悟,有利于学生更快、更有效地掌握写作的精髓。学生的作文一稿,可以同伴互改。学生大多能检查出别的同学作文中的语法错误、拼写错误等低层面问题。针对学生互改的作文,教师还要批改,及时掌握学生一稿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互改作文的过程也是阅读和合作学习的过程。最后,再写作,是第二次输出的过程。在借鉴优秀作文和掌握写作技巧的基础上,对第一次作文再构思再写作。初级阶段,学生可以通过仿写、改写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高级阶段,学生可以总结主旨,提炼观点,以缩写和续写故事结局等形式提升自身写作。这时不应该仅仅拘泥于范文的框架和表达方式,而应该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教师及时修改作文第二稿,让学生自己对照一稿和二稿,比较优劣。看到自己作文的进步,学生能不断提升自信心和写作积极性。

3.适时评价,建立学生档案,给学生以形成性评价

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满堂灌”的阅读教学模式,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阅读课前教师应该充分备课,多补充课本外的知识,多创设师生互动的情境。阅读课文仅靠教师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应该积极思考,带着问题思考,逐渐养成独立思考、批判思维的能力。对于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应该及时评价,以鼓励为主,并且保证学生阅读、写作无挫败感。写作教学学生是主体,对于学生的作文,教师应该及时修改,并给出评语,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建立学生档案,保存学生作文,记录学生的进步与不足,坚持给学生作文写评语。教师应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立不同的评价标准,及时表扬每个学生的进步。以便让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在英语学习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英语阅读教学中,“以写促读,以读带写”,教师鼓励学生先写作,然后阅读,最后写作,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会有飞跃式提高。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多写,逐步养成英语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不断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和写作兴趣。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推进输出能力转化为输入能力的进程,形成良性循环机制,进而全方位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敏哲,白解红.英语专业阅读写作课程改革探索[J].中国外语,2013(3).

[2]段翠霞.研究生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3]黄启发.输出驱动假设对语法教学改革的启示[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9(4).

[4]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J].外语界,2008(2).

上一篇: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下一篇:我国竞技体育区域育才模式比较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