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在对俄“沿边开放带”国家战略中发挥中心城市作用的对策研究

时间:2022-07-01 06:10:58

哈尔滨市在对俄“沿边开放带”国家战略中发挥中心城市作用的对策研究

摘 要:国务院将“沿边开放带”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正在务实地向前发展。哈尔滨作为边境大省的中心城市,面对这一战略发展机遇,必须有所作为,全力构建以对俄经贸合作为主体、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发展格局。努力把哈尔滨市建设成为我国面向俄罗斯、辐射东欧、东北亚的国际商品集散中心,现代化国际物流中心,外向型现代产业集聚中心,国际货币结算中心。成为全国新时期对外开放的战略重点,对俄“沿边开放带”的重要枢纽,兴市富民与睦邻友好关系发展的示范区,加快我市努力实施新战略,奋力实现新跨越的步伐。

关键词:沿边开放战略;哈尔滨;俄罗斯;中心城市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024-02

一、哈尔滨市在对俄“沿边开放带”国家战略的中的机遇和作用

(一)对俄“沿边开放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给哈尔滨对俄经贸合作带来了新机遇

1.对俄“沿边开放带”的战略重点,需要哈尔滨的支撑和保障,也为我市加速推进对俄经贸合作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对俄“沿边开放带”的战略重点并不像一般口岸的互市贸易那样简单,它具有深层次的实现区域一体化的内涵,这个内涵包括国际化的互利双赢的贸易合作模式,也需要具备稳定的政策支撑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保障。为配合这一战略重点实施,中心城市哈尔滨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予对俄“沿边开放带”体系上的支撑和机制上的保障:

五个战略体系支撑:区域经贸合作政策体系的支撑;基础产业和交通运输设施体系的支撑;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体系的支撑;提高外向型劳动力素质培养体系的支撑;建立跨境投资合作原则、程序体系的支撑。

六个战略保障措施:建立对俄地方政府高效有序的协调机制,提高区域经济的实力和影响力;改善产业布局和产品服务,实现互利双赢的包容性经济增长模式;扩大国内外市场,刺激居民消费,加快外贸进出口与消费支撑并重的转型;以保护生态和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为导向,以技术创新向可持续增长模式转型;以相互平等和信息共享为基础,与俄罗斯建立互信机制,创造开放式的合作环境;实行经济差异化发展战略,构建统一布局、衔接紧密的战略保障体系。

2.对俄“沿边开放带”的发展模式,需要哈尔滨的城市功能为其“造血”,也为我市扩大对外开放、建成国际化大都市提供了战略性契机

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按照对俄“沿边开放带”的发展模式运作,必须要有生产加工、商贸流通、物流枢纽、科技开发、人文交流、信息共享等城市基础作为“造血”功能,从城市基础功能的承载力来看,即使是满洲里、黑河、绥芬河这些中小城市,也很难满足这些功能条件,很难支撑对俄“沿边开放带”的内涵需求,只有哈尔滨这个对俄边境大省的中心城市才具备为其“造血”的功能和条件。为此,哈尔滨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成为东北三省、乃至全国的对俄全面合作先行区,形成以哈尔滨为扇枢中心点的对俄“沿边开放带”扇形格局,既以我省15个对俄口岸为前沿,以黑龙江省广大腹地为依托,以内蒙古满洲里口岸和吉林图们江口岸为两翼,以哈尔滨市的区位优势、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为基础的大格局。哈尔滨市只有与对俄“沿边开放带”的各口岸城市形成相互补充,相互协作、相得益彰的布局,才能充分发挥对俄“沿边开放带”的造血功能作用。

(二)哈尔滨市应有效务实地在对俄“沿边开放带”建设中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

1.利用区位交通优势,发挥我市对俄物流中心和集散地的作用

在地理位置上,哈尔滨是“沿边开放带”上距离俄罗斯最近的特大型城市,哈尔滨水运航线与俄罗斯远东部分港口相通,是“陆海联运”和“江海联运”重要大通道,已经形成了以哈尔滨为中心的对俄航空、铁路、公路、航运通道,是我国进入俄罗斯和东欧的重要桥梁和枢纽。建设对俄物流中心和集散地,必须要发挥我市通道枢纽作用,培育大型跨国物流企业,加快构建、合理优化中俄跨境物流体系,提升跨境物流的科技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2.利用工业产业优势,发挥我市对俄产业园区的作用

哈尔滨是大工业城市,建设对俄出口产品加工园区,首先要重点打造以电站设备、汽车(汽车零部件)、石油机械、农机产品为主的现代化装备制造出口集群。其次要打造以果菜、粮食、特色农产品、山特产品为主的绿色农副产品出口集群。第三要打造以中药、生物制药、制药器械为主的医药产品出口集群。第四,打造以俄罗斯进口木材为主的木业精深加工、进口纸浆造纸和木业循环利用等加工出口集群。同时,还要积极谋划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把哈尔滨建设成对俄“沿边开放带”的加工基地。

3.利用科技实力优势,发挥我市对俄科技研发与合作创新的作用

在对俄“沿边开放带”建设中,哈尔滨要充分发挥科技实力优势,以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支点,着力推进外向型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助推我市对俄科技合作转型升级。

4.利用历史人文优势,发挥我市对俄服务贸易和旅游合作的作用

发展服务贸易是哈尔滨市支撑对俄“沿边开放带”的重要领域,在积极承接俄方服务外包业务的同时,要鼓励和支持开展跨境金融业务,建设对俄贸易结算中心。在旅游合作方面,打造中俄界江“大旅游”格局,把旅游经济发展成为我市拉动对俄经贸合作的重要增长点,推动对俄“沿边开放带”旅游贸易大发展。

5.利用人才聚集优势,发挥我市专业人才和优质劳动力的作用

对俄开展劳务合作的侧重点应是我方向俄罗斯输出劳务,以建筑业的工程承包为主,除此以外,劳务合作的领域还有农业(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和渔业)、林业、工业、运输业和房地产业。合作中首先要注重提升劳务输出的档次和水平,增加科技人才和其他知识密集型专业人才的输出。

二、哈尔滨市在对俄“沿边开放带”国家战略中发挥中心城市作用面临的短板和问题

(一)内陆口岸的地理位置削弱了哈尔滨城市的聚集效应

首先,哈尔滨不是边境口岸城市,不享受边境口岸城市的优惠政策,许多对俄经贸合作企业放弃在哈尔滨注册经营,把企业转移到边境口岸城市。其次,哈尔滨自产的地方性产品太少,大多数俄罗斯客商直接到南方厂家购买商品,哈尔滨“二传手”的地位逐渐消失,“窗口”、“桥头堡”的作用被其他城市取代,城市综合实力、产业基础、科技优势等都没能发挥出来。

(二)哈尔滨市没有一个专业的对俄经贸合作“指挥中心”

二十多年来,我市对俄经贸合作的企业一直是各自为战,单打独斗,胜败凭运气,前景心没底。企业想进入俄罗斯市场进行投资或经贸合作,首先要对俄罗斯的政策法规、市场信息、风险指数、预警指导、当地民俗等情况有所了解,但我市没有一个部门对企业能够给予这方面的指导,企业在俄罗斯发生状况也无人问津,造成我市许多有实力的企业不愿对俄开展经贸合作。我市没有一个专业的对俄经贸合作指挥中心,在俄罗斯也没设有办事处,对国际化的中心城市哈尔滨来说,这是一个很低级的“短板”。

(三)对俄出口地产品少,出口加工基地(园区)众多且分散,没有形成合力

近年来,我市的地产品和机电产品对俄罗斯出口数量有所增加,由原来的不足20%,增加到了近40%,但是,我市对俄出口商品的基数太小,年出口额只有几千万美元,对我市经济的拉动作用微乎其微。我市建立的对俄出口加工基地(园区),数量过多,道里、松北、香坊、平房、宾县、尚志、五常等地都有对俄出口加工基地(园区),这种重复建设,地域分散的局面,造成产业项目雷同,园区“吃不饱”,不能形成合力,政府在资金支持上只能“撒芝麻盐”,不利于园区正常运作,更不利于招商引资,扩大企业规模。

(四)我市对俄进出口商品结构亟待调整

从多年我市出口俄罗斯市场上的商品看,服装、纺织品和鞋类等传统商品增长较快,但我市对俄罗斯出口的轻工产品大多产自国内南方和东南沿海其他轻工业相对发达的地区。从进口的商品看,原木、纸浆等商品的进口额占全市对俄贸易进口额的50%以上。这种单一的进口商品结构,使我市对俄罗斯市场的依赖性过强。由于我市最具合作潜力的对俄加工贸易不足1%,没有真正形成产业链条,其产业群体优势没有发挥出来,因而我市的生产能力和规模远远不能满足对俄贸易的需求。

(五)对俄经贸合作思路举措不新,开放环境不够优化

哈尔滨市对俄经贸合作与我国南方发达地区相比,普遍存在着招商引资思路陈旧,对外开放总体环境不够优化,企业间交流策略不多,投资合作力度不够,形成工作努力,进展缓慢等事倍功半的情况。造成同为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条件相似,但我市招商企业数量和质量同其他省市相比差异却很大。

(六)经贸合作领域精尖人才匮乏,市场信息储备有限,企业竞争意识不强

我市在精尖人才储备和利用上,还存在跨国经营复合型人才、高级管理人才短缺问题。信息储备有限,权威信息渠道不畅,缺少积极主动的信息采集意识。我市大型工业企业、高科技公司开展对俄经贸合作偏少,由此造成我市对俄经贸合作企业缺乏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能及时有效地应对俄罗斯市场竞争和复杂的商务环境变化。

三、我市在对俄“沿边开放带”国家战略中发挥中心城市作用的对策建议

(一)哈尔滨市应成立具有专业素质的对俄经贸合作“指挥中心”

统一的战略部署和务实的周密计划是哈尔滨市对俄经贸合作可靠的保障。建议市政府统一部署,成立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对俄经贸合作“指挥中心”,指挥中心由市长直接领导,成员由懂俄语、熟知俄罗斯经济和社会情况的专家组成,“指挥中心”主要负责联络市政府与俄罗斯地方政府间的会谈议程,合作意向,项目推介计划等等。同时,专业人员负责为企业提供俄罗斯方面的市场信息、项目推介、风险预警、民俗民风等。目的是通过政府的直接指导和帮助,调动企业参与对俄经贸合作的积极性,扭转我市目前对俄经贸合作不温不火的局面。

(二)哈尔滨市应在创新发展对俄经贸合作理念,创新发展对俄经贸合作机制上统一认识

1.创新发展务实合作、互利共赢理念。我市要扩大和深化对俄利益交融和汇合点,推动全方位合作,完善合作机制,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境内外两个市场的高度融合,两种资源的高度整合,完善市场体系,加速产业延伸。

2.创新发展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理念。强化政府在重大政策和对俄合作机制建立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创新发展遵规守法、诚信至上理念。打造诚信是生产力和竞争力、诚信是市场和财富的理念,引导企业积累“雄厚”信誉资本,参与国际竞争,赢得国际市场。

(三)创新发展对俄经贸合作政策和对俄经贸合作环境

集中政策、集中资金,发挥政策组合效应,加快推进哈尔滨在对俄“沿边开放带”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实现对俄经贸合作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用好省、市对俄经贸合作发展促进资金和外贸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我市对俄进出口加工基地(园区)的建设,支持地方名优产品对俄出口的各项促进活动,支持资源、能源类产品及机电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努力营造中俄地方经贸合作的良好环境。

(四)创新发展我市对俄经贸合作金融服务环境

在哈尔滨建设中俄国际经贸金融结算中心,鼓励哈尔滨银行在俄罗斯设立分支机构,开展跨境金融业务和离岸金融业务。开展对俄国际结算、对俄清算、对俄融资等金融服务,推进较为成熟完善的对俄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人民币在俄罗斯直接投资和流通,探索在俄华商人民币汇款业务,开展人民币与卢布直接结算业务。

上一篇:养老机构中社会工作介入老年关爱探究 下一篇:社会工作介入失独者危机应对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