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开放大学系统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具体培养方案研究

时间:2022-07-01 04:32:45

江苏开放大学系统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具体培养方案研究

【摘 要】开放大学教育是我国整体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江苏开放大学是从中央到地方系统办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和地方的联系桥梁。目前,不仅包括各市电大、开放大学,还包括一些化工分校、二级学院和江苏省城职院各办学点。因此,本系统中教师众多,其中中青年教师又占相当比重。在当前办学特色下,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方案的研究对系统办学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非凡的意义。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工程,培养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目标主要是学历水平的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科研能力的提升、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组织管理能力的提升等五个方面。而要达到这些目标,就要制定一整套的详细的培养计划,短期、中期和长期培养计划相结合,相辅相成,紧密相联。

【关键词】开放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方案

【Abstract】The Open University system is one important part of our national education. This system consists of a variety of schools from the central school to the local workstations. So in this system there are numerous teachers, especially middle-aged and young faculty, who play a key role in the teaching. Meanwhile, it is necessary to train them to be better ones. To train them orderly, a series of plans is indispensable, which include three types of terms, they are short, middle and long terms.

【Key words】Open University; Middle and young backbone teachers; Cultivation plan

开放大学建设是在原有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办学的模式下开办的,作为系统办学,江苏开放大学不仅包括本校教师,还包括各市电大、化工分校、二级学院和江苏省城职院各办学点,极具整体优势。但是在系统办学也存在一些问题,怎样扬长避短,优化资源,研究在开大系统中培养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策略的研究。

1 开放大学现状

1.1 开放大学系统办学的现状

2010年7月上海开放大学正式挂牌,标志着电大向开放大学的转型阶段开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办好开放大学”。开放大学代表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理念、新方向,是我国高等教育未来改革发展的新趋势。

1.2 开放大学系统教师现状

作为系统办学,开放大学教师众多,中青年教师又占相当比重。通过对中青年教师现状的调查发现,在受调查的教师中,中青年教师占99.8%,进入电大工作时的学历水平在本科的占77.7%,研究生占18.6%;最近五年进修的仅有16人,占29.6%;在科研业务方面,最近三年发表5到十篇论文的教师占85.2%,省级、国家级、核心分别占59%、33.3%、7.7%;参加过课题研究的占74%;省电大和市级占51%;74%的教师在最近五年有职称提升计划。从这份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在开放大学系统中,中青年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力军,他们积极向上,重视自身的发展,对自己的职业规划的目标很明确,也正朝着职业规划的方向努力着。

2 开放大学系统办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办学观念上发生错位

办学中没有将自己的特色发扬光大。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高速发展,而开大系统办学没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特点并将其发扬光大,反而受普通高等院校的影响,以致逐渐丧失了自身在教育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2.2 系统建设不到位

系统建设是指通过系统意识的确立,理顺构成系统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优化系统结构和环境。在1997年,我国远程教育著名学者施志毅就提到地方电大自创办起就处于一个二元交叉管理系统之中,缺乏目前的一元化隶属关系。也就是说,中央电大对省级电大,省级电大对基层电大只有办学业务的纵向管理和指导的责任,同级的政府行使行政管理。

2.3 区域发展不平衡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省与省、同一省份不同市级或县级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差距进一步拉大。

2.4 系统中教师间的交流很少

作为系统办学,省校管理仅从教学管理各个办学点,仅满足于教学会议的交流,而忽略了从整体上对系统内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

3 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策略

学校要发展要创新,最终依靠的是中坚力量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要有目标、有计划、长期坚持进行的。

3.1 培养目标

造就一支“敬业爱生、拼搏奉献、科学创新、科研不止”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帮助青年骨干教师尽快成长,培养一批业务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具备一定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改革、课程结构改革的学习型、开拓创新型的中青年教师。

3.2 培养内容

针对开大各种不同的教育模式――成人开放教育、三年高职高专教育、五年高职高专教育、远程教育等等教学模式,开展专门的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教学科研能力等不同侧重点的培养,适应不同的教育教学岗位。

3.3 培养形式和要求

教师培训以在职学习、参加培训班、本系统中教师间交流、互学、互帮,加强与名校的对外交流合作,借鉴国内外名校的先进经验。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班、学术讲座、教学经验交流、专题研究以及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有考核的自学等多种方式进行。

3.4 培养计划

按照教师个性发展趋势、个人发展方向的意愿、个人在教育教学领域的专长及教学能力进行分类培养,实现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促进教育教学发展。根据时间的长短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培养计划。

3.4.1 短期计划及目标

短期计划的时长为一到两周,培训方式以培训班、教师交流、学习为主。重点是学习最新的教育教学政策、组织管理的方式方法等等。通过理论学习,中青年教师树立积极向上的观念,及时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跟上时代的发展。短期的集中培训班、教育教学交流会可每学期举行一到两次,真正让所有的中青年教师都有参与。

3.4.2 中期计划

中期计划的时间为三到五年,培训的方式可以是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一是,学历水平提升计划。培养的形式可以是脱产学习或业余进修,具体形式要根据各个学校的情况而定。二是,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计划。最好能按照每个青年教师个性发展的趋势来进行分类培养。以达到师资的最佳配置。如,把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老师培养成掌握扎实教育理论的学术型人才;将知识面广、有丰富的科学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法的教师培养成学者型管理人才;把有很强的科研能力的教师培养成研究型教师。三是,科研能力的提升计划。中青年骨干教师有计划地、逐级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掌握科研课题的完成步骤。四是创新能力的提升计划。人人都有创新能力,通过激发、教育、训练使人的创新能力由弱变强,迅速提升。五是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这包括教育教学的组织能力和课堂的管理能力。

3.4.3 长期计划

长期计划的时间为五到十年。一,通过帮、带等形式使每一个中青年教师的学历水平都提升。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通过中长期的理论培训,中青年骨干教师能熟练地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理论渗透到教育教学中,使教育教学能力更上一层楼。三,在科研能力培养方面,由参与、主持课题,成为能手,带动、指导其他教师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另一方面,提高教科研论文写作水平和论文的质量。四,在创新能力方面,通过系统地理论学习、精心地培训和与外校名师交流等方式,教学创新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五,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重在管理能力的培养,把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成集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综合型的能力,为学校的发展储备研究型的干部。

当然,无论是短期还是中期或长期培养计划,都离不开本校政策这一坚强的后盾和校领导对中青年教师培养的扶持和鼓励。

师资问题是开大教育的主体,教师的积极性将对提高开大教育质量,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至关重要。同时,也增强了开大系统教育在我国成人教育领域里的竞争力,使开大系统整体优势和功能得以保持和发挥,使开大事业得以持续健康发展,早日实现所有开大人的开大梦。

【参考文献】

[1]徐皓.如何办好开放大学――三个话题的内涵发散与回应聚焦[J].中国远程教育,2011,6.

[2]钱有江.基层电大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及化解[J].远程教育杂志,2006,5.

[3]胡雄.新形势下加强电大系统建设的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4]张钢.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在于教育模式的改革[M].教师谈创新,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79.

[5]刘昌明,李玉泉.学习创造成才[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230.

[6]王一兵.再论中国电大的定位于未来――来自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的启示[J].开放教育研究,210.2.

[7]中央广播大学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R].2005.

上一篇:电力工程招标管理工作相关问题的思考 下一篇:试述土地测量在土地规划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