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6-30 10:31:38

胃溃疡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对雷贝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以2012年6月~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门诊胃镜下以胃溃疡且处于活动期确诊的7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20 mg,1次/d),治疗组予以雷贝拉唑(20 mg,1次/d)治疗2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服药后腹痛缓解情况和胃镜下溃疡愈合情况作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比两组总有效率,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临床治疗胃溃疡能明显环节上腹疼痛,安全有效。

[关键词] 雷贝拉唑胃溃疡;疗效

胃溃疡为常见的一种消化性系统临床多发性疾病,有复杂病因和多样临床表现,其典型临床症状为长期性、周期性和节律性上腹部疼痛,因治疗不及时或不规范就很容易有胃炎、穿孔或出血被引发[1]。药物控制为主要的临床治疗胃溃疡的途径,治疗的最终效果来自所选择的药物。而质子泵抑制剂(PPIs),也即H+/K+-ATP酶抑制剂能够将胃酸分泌的最后通道阻断,有比较强的抑酸作用和高特异性,也有长久的持续时间,目前为一线的治疗胃溃疡药物。就抗分泌活性来说,雷贝拉唑在体外要强于奥美拉唑达到2~10倍,其主要是在人体内经非酶途径代谢为雷贝拉唑硫醚,成为最少受CYP2C19相关的多态性影响的质子泵抑制剂,相比于奥美拉唑等其他质子泵抑制剂,能更少产生药物间相互作用,并更安全地服用,个体差异也不明显。本研究即为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对胃溃疡的治疗效果的对比并做如下报道。

⒈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2年6月~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门诊胃镜下有72例患者以胃溃疡且处于活动期确诊,并将存在化道手术史和上消化道大出血、穿孔、梗阻等严重并发症患者排除,也排除掉妊娠或哺乳期女性以及有着重的心、肾、肝功能不全的患者等等,根据患者的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其中治疗组有20例为男性,16例为女性,年龄在18~43岁之间,年龄平均为(30.9±10.1)岁。对照组有19例为男性,17例为女性,年龄在18~45岁之间,年龄平均为(31.4±10.2)岁。经经胃镜检查显示两组患者均为胃溃疡A1或A2期,全部存在程度不同的上腹痛、胀及烧灼感。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奥美拉唑口服,可于晨起餐前单次口服20 mg,按1次/d标准;治疗组口服雷贝拉唑,可于晨起餐前单次口服20 mg,1次/d,均按一个疗程为2周。对患者的腹痛缓解情况、伴随症状缓解情况、合并用药情况、药物不良反应等进行随访,在结束治疗后,对患者的溃疡愈合情况均行胃镜检查。

1.3评价标准

以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作为本组研究的疗效评定标准。消失了原临床症状并愈合溃疡为治愈;基本消失了原临床症状和基本愈合溃疡为显效;减轻原临床症状且溃疡趋向愈合为有效;没有改善症状甚至加重了或未见愈合溃疡为无效 [2]。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各项资料采用SPSS 13.0软件,P<0.05则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⒉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的用药后上腹痛缓解时间分别为(3.6±0.4)d和(3.1±0.3)d,治疗组上腹痛缓解时间比对照组明显要短(P<0.05)。治疗组治愈18例(50.00%),显效13例(36.11%),有效3例(8.33%),无效1例(2.78%),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比两组总有效率,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综合疗效[例(%)]

组别例数治愈显效 有效 无效总有效

对照组 36 16(44.44) 12(33.33)5(13.89)4(11.11)33(91.67)

治疗组 36 18(50.00) 13(36.11) 3(8.33) 1(2.78) 34(94.44)

⒊讨论

胃溃疡为常见的一种消化性系统临床多发性疾病,其主要为被胃消化液自身消化胃黏膜所导致的组织损伤已超过黏膜肌层。常见其在胃角和胃窦小弯侧发生于,易于气候变化较大的冬春两季发作。相关的病因可能有感染幽门螺杆菌(H.pylori)、异常分泌胃酸与胃蛋白酶,还有遗传、吸烟、生活及饮食不规律、应激和心理因素、病毒感染等其他多种危险因素等,其所引起的胃十二指肠黏膜的损害因素与黏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之间的失衡。所以,基本的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措施就是抑制胃酸分泌。质子泵抑制剂PPIS发挥作用是通过对胃酸分泌的最后环节H+/K+-ATP酶的抑制而产生,其有比较强的抑酸作用和高特异性,也有长久的持续时间,目前为一线的治疗胃溃疡药物。然而每种PPI都存在自身作用的特点。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与泮托拉唑之后,雷贝拉唑是新开发出的一种质子泵强抑制剂[3]。临床研究的最新结果表明,比起奥美拉唑,则雷贝拉唑的胃壁细胞H+、K+、ATP酶分泌抑制作用 更强,也产生更强的抑制胃壁细胞上述物质分泌作用的速度。

发生胃溃疡之后,能够不同程度地损伤到机体局部黏膜,体内代谢对黏膜保护不利,而消除黏膜损伤、强化黏膜保护则为临床用药治疗的重点。长期的临床研究实践结果告诉我们,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性溃疡治疗的效果良好,而雷贝拉唑作为第二代质子泵抑制剂,能产生特异性三磷腺苷酶抑制效果,当其进入到机体之后,能很快形成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并有着相当持久的抑制效果 [4]。而且雷贝拉唑不产生过强的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影响效果,对系统代谢功能的影响比较轻微,是老年患者、体弱患者或肾功能障碍患者安全有效的药物。本研究所采用的雷贝拉唑对胃溃疡治疗,达到94.44%的总有效率和(3.1±0.3)d上腹痛平均缓解时间,比对照组明显要短,充分说明雷贝拉唑治疗胃溃疡的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陈兴勇,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7):1269。

[2] 廖文,斯锞,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3):325。

上一篇:产妇分娩后的指导和护理 下一篇:在专题学习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