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专题学习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时间:2022-05-07 07:46:54

在专题学习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当前有一些教师对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专题教学,不够重视。他们认为,专题涉及的内容太多,在语文课堂上根本无法把一些问题处理清楚。于是,他们把专题课教学当成可有可无的课,这种做法延误了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此,笔者以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专题“长城”的教学为例,来谈谈如何在专题学习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一、梳理出本专题的教学目标

教材中本专题设置了以下四个教学目标:

第一,引起学生对文化现象的关注,初步了解“长城文化”的内涵及价值,引发探究的兴趣。

第二,在阅读中,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对文章能作深层次的理解;提高比较思维能力,会比较作者观点的异同。

第三,在讨论和研究中,提高思辩能力,学会综合和概括,吸取丰富的文化营养,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看法。

第四,在写作评价中,培养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可以说,这个专题所应用的是对学生和教师要求都很高的阅读教学形式,其效果也是其它阅读形式不能相比的。它既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阅读的广度,加强阅读积累,又能引导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二、对本节专题课的几点教学设想

1引导学生对专题进行阅读和思考

教材围绕专题提供了有一定广度的文本和资料。有著名建筑理论家罗哲文的《万里长城的构造》,作家吴祖光的《万里长城断想》,吴伯箫的《我还没有见过长城》,历史学家翦伯赞的《赵长城》等等。这些文本资料,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了“长城文化”的内涵。学生只有在认真阅读文章的基础上,才能对有关问题进行探究、思考。因此,教者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每篇文章的观点进行考察,比较其异同,在比较中实现综合。

2组织学生开展讨论、研究活动

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的设置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本专题后面设有“讨论・研究”一栏,这是该专题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它是学习的深化阶段,即从感知到形成理性认识的阶段,同时也是实现综合、形成自己观点的阶段。这一部分,教材向学生提出了六个比较有深度的问题。例如,长城的价值问题,如何评述秦始皇的功过等,都是关于对长城文化的不同理解和不同价值的判断。这就要求学生在前面充分阅读文本资料的基础上,积极讨论、研究,逐步形成自己的见解,并能收集相关资料,在讨论活动中证明自己的观点。

3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对问题的探究

学习专题的过程,就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活动中,应尽量启发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思考,各抒己见,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不应该造成思维定式,不应该用设定的答案、固定的模式去限制学生。对有能力进行探究的学生,应予以鼓励和指导。另外,要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从课本走出来,拓宽他们的眼界。

鉴于以上考虑,笔者拟出“长城”专题的教学过程。

三、专题《长城》教学过程

1导入本课

(1)教者: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一起阅读了有关长城的资料,大家对长城有了一定的了解。请你们来说说你所知道的长城。(引导学生从长城的外观、构造、修建历史等方面介绍长城)

(2)展示长城图片并播放有关长城的影视文件。

2依孟姜女传说,评修长城功过

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

(1)提到长城,人们自然就想到了孟姜女哭长城的民间传说,同学们听说过这个传说吗?请你来说说。

(2)在秦朝那个时候,交通运输不发达,劳动人民怎样来修筑长城呢。

(3)修筑长城太艰难了。众多的生命倒在长城脚下,让人悲痛欲绝。可是,孟姜女真的能把长城哭倒吗。

(4)对于秦始皇修筑长城这件事,自古以来褒贬不一,你们是怎么看的。

3评价长城的价值

(1)在学生展开热烈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如下问题:

有人说,中国古代帝王相继修筑长城,想以此巩固江山,但他们的朝代还是灭亡了。而在今天,长城更失去了用武之地,成了一座僵硬的雕塑。你们是否同意这个观点。

(2)教师给出课堂时间,学生根据课本上提供的资料和课外查找的资料,进行小组讨论。

(3)教者引导学生分别从长城的军事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考古价值、建筑学研究价值、精神引领价值等角度来评价长城的价值,学生展示讨论的结果。

4关注长城、保护长城

教师提供相关资料链接,提出长城遭破坏的问题。

资料链接:据媒体最近披露,去年山西某村想把两个砖厂合二为一,但麻烦的是有一段长城“碍事”。于是乎,村长一声令下,拆!这段60米长的历史文化遗产,顷刻间灰飞烟灭。事后,虽然各级管理部门极为重视,又是发文又是开现场会,但最后不过是罚款200元了事。细细算来,一米长城还不到四块钱。

教师启发学生讨论如何保护长城。学生在此激烈讨论,畅谈保护长城的举措,交流各自的保护措施。整节课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四、教后反思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整节课,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之下,积极讨论,深入研究,每个学生都成为了课堂的主体。他们的话题,从长城的外观构造、建筑历史谈到了长城的价值及今后的保护措施。学生们谈古论今,畅想未来,收获了很多的知识,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能力。也许,学生个体在课前收集的关于长城的资料是很少的,他们对长城的了解也是薄弱的,但是本节课,学生发挥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使他们课前收集的资料不断地整合、提炼,这样,他们在这一节课上获得的知识达到最大化。

这个专题的学习,达到了培养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问题意识的目标,培养了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与合作意识,体现了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泰州二中附属初中(225300)

上一篇:胃溃疡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挖掘语文文本中的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