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格物”考

时间:2022-06-30 07:39:46

摘要:“格物”二字,最早见于《大学》。但是何为“物”,又如何去“格”?《大学》的作者并没有解释。“格物”的真正意涵,已是儒学思想史上的千古之谜。本文即着意于格物思想之发展演进。

关键词:格物致知;理学

中图分类号:B22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17(C)-0290-01

一、《大学》“三纲八目”中的格物

《大学》开宗明义提出了其三大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1]然而,要实现三大纲领,则需要以“八目”作为实践步骤。作为“八目”之一,《大学》中的“格物”是修身之本。

《大学》中的格物以“德”为本。儒家所说的格物并不是指探索自然之物,而是指体悟社会之理,圣人之道。所以朱熹把“格致”称为“明善之要”[2]。从“格致”出发,最终达到“至善”,贯穿着以道德理想提升个人与转变社会的诉求,从“内圣”最终达到“外王”,此即为格物的最终路向。

二、“程朱”的格物

二程――“格物致知”。“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3]二程认为,万物都蕴含着天理,但往往隐于物而不现,因此,致知天理必在格物。二程训“格”为“至”。所谓格物,实际上就是穷尽事事物物中理,使心,理合一。“一草一木皆有理,须是察。”[4]在格物方法上,二程认为,格物必须在一事一物中见理,要“随事观理”而非穷尽天下事物。其还强调,格物之理并不只是向外追求,“心是理,理是心”[5]理与心一,近取诸身也可照见天地之理。最后,二程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是“止于至善”,达到诚明坦荡,廓然大公的天地境界。朱熹――“格物穷理”。朱熹继承程子的观点,训“格”为“至”,“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6]朱熹在其“理”“气”混成一体,道器不离的哲学观上提出“即物而穷理”,他说:“只说格物,则只就那形而下之器上便寻得那形而上之道,便见得这个元不相离。”[7]认为格物的最终目的在于透过物之活动而认识到此物之理。物之至不得仅为物之诸现象,而必须是物自体与物之理。但此理更偏向于社会层面三纲五常之伦理。在格物方法上,朱熹认为应从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入手――考之事为之著,察之念虑之微,或求之文字之中。程朱都提出了事物之理与自身之理的一致性,试图通过格外物之理以洞悉自我之理,内外兼修,通过不断积累达到豁然开朗之境界。此认识是格物思想史的重要成果。

三、“陆王”的格物

陆九渊――“心即理”。“格,至也。物,犹事也。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格物,就是研究物理。在其“心即理”基础上,陆九渊强调内在之格物,即通过格心明心,发觉理。在格物方法上,陆认为应“减担”。强调思,悟,反对疲神于读经。王守仁――“正其不正以归于正”。“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在王守仁看来,“‘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8]王守仁的格物其本质其实就是格心,就是正念头。陆王的格物颇有相似,不同于“程朱”的内外兼修的格物思想,其更强调向内格物,即从内心出发,通过格心的方式获得理。

四、王艮“淮南格物”与刘宗周

王艮――“淮南格物”。“格,度也,度于本末之间,而知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此格物也。”[9]王艮就《大学》物有本末”、“以修身为本”发挥,提出独具特色的“淮南格物说”。王艮着意于强调人应该重身,爱身,尊身。刘宗周――“慎独”。肯定王阳明的思想,批评朱子的“格物”说。他把“格物”和“慎独”等同起来,曰,慎独者,格物之始事也。其格物思想主要是在身心上做工夫,具有明显的心学特征。“后儒格物之说,当以淮南为正”[10],王艮受到了泰州学派的影响。

五、方以智――“心物交格”的认识论

针对阳明后学一味意念内守,玩弄灵明心性之弊,从“质测之学”出发,提出人应当在万物认识基础上,从感性中抽象出一般规律,提出了心物交格,内外并致为认知的基本方向,将格物引向了对自然界的科学认知。

六、颜元――“格物”新解

“格物之格,王门训正,朱门训至,汉儒以来,似皆未稳。元谓当如史书‘手格猛兽’之格,‘於格杀之’之格,即孔门六艺之教是也。”[11]偏向从实践的角度解释“格物”,“格物”即“犯手实做其事”。反对“皆习静”,提倡一种“动的哲学”,要求亲身投入具体地活动中,使知与行紧密结合。。

七、格物的意义

“格物”思想经历了从道德论,修养论到客观之物;格外物到科学研究的质测之学;人性的压抑到人性解放;空谈到关注现实,经世致用的巨大演变。其提出了个性解放的新道德,表达了以自然人性论为出发点的新理欲观、情理观、义利观及关于个性解放之论;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初步民主思想;提倡了科学求知的态度与方法……

在中国哲学史占有重要地位的格物思想,其留给后人的财富有很多很多……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参考文献:

[1]郑玄.《仪礼注疏》[M].上海古籍出版社.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

[4]程颢.《二程遗书》[M].上海古籍出版社.

[5]程颢.《二程遗书》{M].上海古籍出版社.

[6]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

[7]黎靖德.《朱子语类》[M].中华书局.

[8]吴震,吴晓明.《传习录》精读[M].复旦大学出版社.

[9]王艮.《心斋语录》.

[10]黄宗羲,沈芝盈.《明儒学案》(修订本)[M].中华书局.

[11]颜元.《习斋馀录•言行录》.

上一篇:当前深化我国行政改革的对策思考 下一篇:后勤管理的探索与实践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