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拉威尔《水的嬉戏》中踏板法的应用

时间:2022-06-30 06:57:08

浅析拉威尔《水的嬉戏》中踏板法的应用

摘要:印象派作品 “拉威尔《水的嬉戏》”,对踏板使用的要求很高,只有在准确的使用踏板的基础之上再加上各方面的演奏技巧才能得以实现较好的演奏。这首曲子需要表现的是拥有水分、润泽的声音,连贯、斑斓、变化的色彩以及自始至终流畅的旋律,恰当的使用踏板,才能表现出印象主义的神奇和美丽,生动的演绎出印象主义音乐的独特和色彩风格。演奏中我们需要谨慎而敏感的使用踏板,才能赋予拉威尔《水的嬉戏》以新的生命力。

关键词:拉威尔 《水的嬉戏》 印象派 踏板 重视 共识

踏板(Pedal),又称节奏踏板或重音踏板。踏板的运用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钢琴的踏板是除钢琴键盘外最重要的钢琴配件,与其他性能一样,这是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最重要的性能。踏板是乐器的一个独特而美妙的特点,在钢琴演奏中地位极其重要,没有它,等于是无情的了钢琴。踏板的使用略减少了钢琴声音的干巴巴、不持续等缺点。乐曲演奏中正确使用踏板,不仅可以控制音量大小,按要求获得浑厚共鸣或幽静深远的音响效果,而且更有权利的在一句话的每一个音上都用适合的踏板,给予它生命,成为一种呼吸。

在拉威尔《水的嬉戏》中,需要掌握很多种踏板的方法与技巧,在演奏这首曲子的时候,除手指技巧等的训练,还应花精力在踏板的处理上,才能将《水的嬉戏》各方面的独特魅力与韵味发挥得淋漓尽致。

《水的嬉戏》是拉威尔早期印象主义风格的代表性作品,也是他在学生时代(1901年)的作品,是其“一切创新的起源”,是献给最敬爱的老师福雷的,算是印象主义时期的首部音乐作品。它的创作来源于对水的音响的启发,整首作品展现了各种水的形象,诸如小溪、瀑布等,以单乐章的奏鸣曲式演绎。《水的嬉戏》是拉威尔在印象派里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一、钢琴踏板运用规律的概述

(一)节奏踏板

有助于节奏和动力的表现,在一般节奏性强的乐曲中, 或在节奏感很强的和声伴奏音型中,为了使节奏感更鲜明、更生动,强调节奏型,加强节奏的韵律,往往在强拍踩、弱拍放。

(二)根据色彩及风格来使用

印象派作曲家的众多作品里,如果不踩踏板,就只剩下互不相干的、干巴巴的和弦和音阶,不同作品有不同的声音色彩。在恰当的地方恰当的使用踏板,会令人焕然一新。

(三)重音踏板

在重音(>)、特强音(sf)、切分音等强有力的音结束时,与和弦同时踩下踏板,增大音量增强共鸣。

(四)和声变化时更换踏板

在通常的情况下,一个和弦对应一个踏板。和声清晰是演奏的基础,和声改变了,踏板也要相应更换。

(五)用踏板使旋律更连贯

当音与音之间的距离超过手指的跨度或者用手指连接困难时,可以使用踏板把音与音连接起来,特别是在弹奏连续进行的和弦连奏时,切分踏板使不同和弦的完全连奏成为可能。

(六)依据乐曲的性质、音乐的形象、音乐的语气来决定踏板

在一首乐曲中,往往不止一种音乐形象,可分为:1.活泼、欢快、节奏性较强,舞蹈性质的旋律,一般音乐与踏板同步;2.抒情、歌唱的旋律需要加强旋律歌唱性,使其更加连贯、圆滑,音色柔和温暖而不会声音发干,一般会用切分踏板;3.同时踩下踏板或用切分踏板多用于雄壮有力、气势宏大的旋律。

(七)根据音区选择踏板

在中低音区,不要把不该重叠的音重叠在一起。低音区应多换踏板或少用踏板。

旋律在高音区时,不必担心因使用踏板而线条不清。要适当的使用踏板可以让所有的琴弦都振动起来,使钢琴上音色最单薄的这一段音区变得丰满起来。在安静的情绪中结束时,慢慢地、柔和地放掉踏板,以产生一种均匀又逐渐消失的音响效果。

二、拉威尔《水的嬉戏》中各种踏板法的应用

根据前面所述拉威尔的要求以及对具体的踏板法的研究,可总结出《水的嬉戏》中踏板法的应用。这不是强拍强节奏型的作品,没有重音重拍,所以不使用节奏型踏板;依据色彩、风格,《水的嬉戏》是印象派作品,需要美化单音、美化旋律、美化和弦;需要使句子旋律连贯;切分音时需要使用切分踏板;演奏高音区时,需要保持低音部;渐强减弱时,踏板需要完美配合;结束在弱拍上需要弱收踏板等踏板法应用。

(一)弹奏有持续低音的延音踏板的应用

有人认为:“用延音踏板来保持住低音,从而使上面的声部得以清楚的描述。但拉威尔没有为有延音踏板的钢琴创作,而是想到一种和用延音踏板所得到的不相同的延音效果,因此,大部分场合,使用延音踏板并不是产生所需要的声音效果的正确方法。”就此,虽然曲中并没有标出任何踏板标记,但是,要表现出各个方面的意境,踏板的使用就是必要的。

(二)预备踏板

如果不采用巧妙的踏板法,拉威尔所要求的声音效果几乎无从达到。预备半踏板法,不会因为完全换掉延音踏板而减少主要旋律声部中音的时值。

(三)在声音变化时使用踏板

强弱的渐变幅度较大,应采用抖动踏板,灵活的随音响的渐强而适度变化的踩踏踏板的深浅,使后半部分的声音减弱。

(四)高音区的踏板

“拉威尔主张在高音区多用踏板,以产生朦胧的效果,比清晰的效果强的多”查理斯・瑞捏曾说。虽然在钢琴的高音区中,制音踏板的作用不像在中低音区那么明显,但是还是要用延音踏板,因为把制音器离开琴弦时泛音的效果较显著,好像从天而降的蒙着雾气的水珠,从而产生印象主义式朦胧的效果,增添色彩。

(五)左中右同时使用

较弱的音响效果部分,结合练习实践,可以借助左踏板,并用延音踏板,抓住低音持续音,保持两拍,同时,为了使右手旋律部分保持较清楚的音响效果,延音踏板要更换,使声音听起来柔和;练习后发现,在平台三角钢琴上同时使用三个踏板能比较准确地表达出拉威尔的音响效果。

(六)乐曲结束时的踏板

弱收踏板:音乐在安静的情绪中结束时,慢慢地、柔和地放掉踏板,以产生一种均匀又逐渐消失的音响效果。在乐曲最后一个小节,全曲由32个64分音符连贯的结束在主七和弦上,拉威尔标示的时值仅有半拍,但延音踏板经过休止符,似乎保持到第三拍再放掉,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最后,演奏过程中,应该充分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保存拉威尔演奏趣味,严格按各标记演奏,配合以合适的踏板法,朴实而真挚地演奏作品,较为准确的表现。

《水的嬉戏》,拉威尔的乐谱中没有指法标记,没有踏板标记,这并不代表不需要借用踏板,相反,是既需要踏板的应用的,只有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才能更好的达到曲子本身所该拥有的效果。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应该一意孤行的特意从一开始就来研究踏板,每一首乐曲从接触到成型都是由起点到终点的过程,越是能早一些理解它们,越会早一些变得聪明。

本文只是对拉威尔《水的嬉戏》中踏板法应用的较浅研究,以求更好地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发现作品的创作特征。拉威尔的《水的嬉戏》听起来似乎不难,就是旋律和伴奏,但是对于演奏者来说,弹得举重若轻实在是不容易。

参考文献:

[1][美]约瑟夫・班诺维茨.钢琴踏板法指导[M].朱雅芬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

[2]应诗真.钢琴教学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上一篇:我国古代琵琶的形制及演奏方法分析 下一篇:从《西班牙交响曲第一乐章》看小提琴演奏与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