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程教学在德语课程中的建设

时间:2022-06-30 05:30:22

网络课程教学在德语课程中的建设

摘 要:随着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到来,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标准也越来越高。于是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网络课程辅助德语教学推动了德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通过认识网络课程对德语教学的影响,阐述了如何结合德语教学的特点运用网络课程教学辅助德语教学。

关键词:网络课程;德语课程;德语教学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习者通过网络环境进行学习成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网络环境大大丰富了学习资源,突破了传统学习的时空限制,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主要的学习手段。随着课堂教学面授学时的压缩,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辅导手段的网络外语教学成为时代所需并渗透到教学各个环节。

一、网络课程教学的优势意义

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开始实施基于网络与课堂的外语教学模式。该模式充分发挥网络优势,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特点、水平和时间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以作为课堂面授的补充。这种模式注重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特别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现代信息技术与德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德语教学改革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上推进,就是要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把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改革,发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学生主动学习、主动研究、交流合作等方面的优势,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德语的水平。

二、网络课程教学的建设设想

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我校几名德语教师积极探索德语网络课程教学平台的搭建。

我们对于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主要涉及教学、训练、反馈、管理几方面。具体包括学生对于课程的网络学习、训练自评、教师在线辅导、对学生学习管理等模块。这样一个网络课程教学平台是一个较为完整的、面向学生的、包含丰富多样且具有难度各异学习资源的网络学习平台。在这样的一个平台中,学生首先进入的是课程教学区。德语教师可随时随地将要教授课程的内容于这一区域中。这些教学内容如:下次课程要使用的课文、训练习题,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和音频,学生感兴趣的与德国有关的课外资讯等各种文件。学生可以任选时间和地点来获取学习资料,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教师可以根据当时的课程进度安排网络课程教学内容,并选择在适当时间上传资料,指导学生学习课程。如在教授第三单元的前一周,教师可将第五单元的多媒体版的课文上传至网络。这种版本的课文可根据鼠标的指定区域进行原声朗读,学生在有网络的地点便可对课文进行提前预习。在每次面授课程后,教师可将训练作业布置于网络平台,学生可在提交完成的作业后自动获得系统评分,并及时了解到相关答案及解析。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实时反馈对课程的内容安排及难易度进行相应的调整。除了相应的课程内容外,网络课程平台还可提供各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资料,如第三单元讲述的是德国的饮食,那么教师可将与德国饮食相关的图片及视频资料上传至平台,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相关背景知识。通过这样的安排与管理,使学生通过网络课程平台进行自主地预习与复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多样化、时尚化的学习模式。

同时,这个网络平台还可以安排在线交流功能。如,设计一个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板块,教师可以通过这个板块与学生进行及时的学习交流,帮助学生进行答疑解惑。具体到每个属性明确的交流区,可以将其分为如语法讨论区和课文讨论区等,学生可一目了然地进入相应讨论区进行提问。讨论区可分为即时与延时讨论区,即时讨论区定时安排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而延时讨论区可让学生将所要交流的问题暂时提交,教师将在特定时间内回答相应问题。除此之外,讨论区还可建设一个学生交流区。学生交流区又可分为学习问题交流区和口语练习区。这样的板块可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提高空间的开放性和交互性。

在这样的网络课程教学中,教师是网络平台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学生是网络平台的探索者与合作者。在课堂授课时教师可利用平台中的多媒体资料进行教学演示,在课后可对学生的学习疑问进行指导并对训练作业进行监督。而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后,还可以通过网络接触到学习内容,并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预习与复习,还可与教师及同学进行学习交流,弥补了课堂教学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扩大了学生自己学习德语的自主能力与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武法提.网络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7.

[2]张红玲,朱晔,孙桂芳,等.网络外语教学理论与设计[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10.

[3]吴江梅.现代外语教学与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08.

(作者单位 衡阳师范学院)

上一篇:论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和改进措施 下一篇:用书法来激活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