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语法高效课堂

时间:2022-06-30 05:27:12

构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语法高效课堂

【摘 要】新课程改革倡导转变教育理念,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课堂预设,创设课堂情境,创新课堂评价,构建高效课堂。本文主要以虚拟语气在条件状语从句中的基本用法为例,通过对教师应该用什么方式讲解归纳语法规则,如何练习巩固,如何提高语法教学的有效性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从而实现构建高中英语语法高效课堂的目标。

【关键词】新课程;英语语法教学;高效课堂

高中英语新课标明确指出:“此次课改的重点是一改过去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趋向,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让学生在体验、实践、参与和交流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也就是说,语法教学不应仅停留在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学习上,而是应将语言形式、意义、交际功能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际语言运用中自由地运用语法。下面笔者就以曾经执教的市级研讨课“虚拟语气在条件状语从句中的基本用法”为例,探讨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高中英语语法高效课堂。

一、创设情境,巧妙导入,激发兴趣

情境法是借助体态语、演出等,使用图片、多媒体和实物等具有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一个真实生动的情景。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语法教学的枯燥性和单一性,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其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讲解虚拟语气的概念之前,笔者先向学生呈现出这样一个画面:一位老人正气喘吁吁地追赶一个小偷,同时播放老人发出的感慨:“If I were still a young man,I could catch him!”并将句子呈现在动画下方。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刺激学生大脑,使他们更容易理解这一抽象语法概念,接着再呈现出几组与所示画面内容相关的非真实条件句。通过这样的介绍,学生初步了解了非真实条件句的概念,为接下来的深入学习激发了兴趣,奠定了基础。

二、巧设例句,讲练结合,百变呈现

在语法教学中巧妙地设计例句,讲练结合,可以使学生“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以致用”,可以使语法课充满活力。在讲解虚拟语气表示与现在事实相反的假设时,笔者采用了演绎法,首先向学生展示一张“天山童姥”的图片,并对学生说:I wish I were young forever, too. 其余的每一个句子也都是笔者精心设计的,配以图片,生动有趣,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深切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如:

在知识呈现过程中,笔者还让学生欣赏了英文歌曲Because I love you ,同时将歌词呈现在大屏幕上。这首歌是一首经典英文老歌,旋律优美,歌词里大量使用了虚拟语气,学生在学习语法知识的同时,也领略了音乐之美。在讲解虚拟语气表示将来不太可能出现的情况时,笔者先让学生了解了它的基本语法结构,然后播放了《大话西游》的经典片段,并要求学生将这段经典台词用虚拟语气翻译成英语:“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学生在重温周星驰那经典的表演时,哈哈大笑,兴致盎然,在翻译句子的任务中兴趣极其高涨。

三、善用归纳,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归纳法即教师先向学生逐步渗透具体的语言现象,然后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找出规律,归纳和总结出语法规则,使语法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理解和掌握。在讲解虚拟语气表示与过去事实相反的假设时,笔者就采用了归纳法。给出学生多组不同的句子,提醒学生注意主句和从句的谓语动词的时态及形式,让学生通过讨论等方式归纳出语法规则,充分挖掘和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然后再通过适量的练习,达到知识的输入与渗透,使学生牢固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一语法结构。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张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并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参与、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获得知识与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总之,用归纳法进行教学,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有利于他们理解和掌握。

四、加强交流,及时反馈,深入反思

高效课堂要求教师能够灵活运用 “读――思――练”的教学模式: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在任务型教学法的基础上,始终贯穿了交际教学法的使用,通过pair work, group work等多种交流形式让学生去展现,通过及时纠错和点拨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比如,在知识输出环节,笔者把全班分成三个组,每个组都有不同的话题,如:

Group A:If God gave you another chance,what would you say or do?

Group B:If you had been born in ancient times,what would have happened?

Group C:If you were to graduate tomorrow,what would you do?

每组学生在思考讨论后,将他们的答案通过各组的一个代表呈现出来,既有个人创意,又有团队合作,既能及时反馈学习情况,又能得到老师的指导与评价。

成长=经验+反思,这是美国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语法教学同样可以在轻松愉快,充满趣味的学习氛围中达到学习的目的。只要教师能转变观念,调整语法教学策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创造不同的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并给学生适度的活动量,学生一定会改变语法学习单调乏味的看法。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构建高中英语语法高效课堂既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教学理念的转变,既要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贴合学生实际,课堂教学要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让学生做到身动、心动、神动,才能达到高效课堂“低耗时,轻负担,高质量,高效益”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袁振国. 教育新理念[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 王晶. 高效课堂教学课题的探索与实践[J]. 天津教育No.10,2009

[3] 舒孝呈. 高中英语语法情境化教学研究[N]. 绥化师专学报,2003

上一篇:漫谈激励理论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应用 下一篇:实践教学一条线改革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