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思考

时间:2022-06-30 05:10:51

关于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思考

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正风靡语文教学界。如何才是高效?怎样才能高效?下面我就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过程谈谈自己的反思。

1.优化教学方法

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新型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教师是学生学习动力的发动者和学习空间的创造者。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本的动态过程,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实验、表演等,过去那种形式主义的教师“灌”学生“喝”的单向交流方式或者教师问学生答的双向交流方式获得实质性转变。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使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互补”,从而共同提高,学生思维的火花飞扬四射,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的展开与整合的过程。

新课程倡导的小组合作学习适应了学生的多边交往需要,为学生个体的发展、个性的张扬提供了更广阔自由的空间,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在小组中得到了更多的参与机会。小组内优势互补,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但这种形式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和指导,教师要尽可能地做到“不见自我”,不越俎代庖。特别是起步阶段,教师必须从一点一滴手把手教导,让学生有兴趣、懂方法、忠诚交流、友谊合作,成熟后逐步提高质量。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新课程语文课虽无定法,但需要讲究教学方法。启发式是组织教学的总原则和出发点。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真正掌握一种教学法的教师,他会随机应变,他的教室是生气勃勃的。随机应变是个人经验的积淀和素养的真实体现,是“有心人”劳动成果的最佳展示。如果说对语文课有统一要求的话,那就是“活”、“实”。

2.重视读书教学

就读的过程看,在农村中学生,一个词或一个简单的句子,学生能勉强读出来,但如果把几个句子连起来就不能流畅地读出来,根本原因是缺乏语感,语感是理解一切文字的基础。名功利主义思想的驱逐使语文老师忽视这方面的培养,把重点放在知识的讲授上,以便提高学生的考分。学生的语感,一方面靠教师感染,另一方面靠学生的读书训练。在农村语文教学中,我认为教师身体力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是主要的,因为农村学生接触面少,平时交流多用地方方言,方言音色、音质较硬,要让他们流畅地有感情地读一篇课文,困难不小。在日常语文教学中读书训练恰好是当前语文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因此我认为当前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应重视读书教学,以“读”好书为突破口,达到增强学生的“语感”和理解阅读能力的目的。

3.培养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意识

课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好有效资源,查找资料,收集信息,主动思考,预习新课。学生有了对教学内容充分的了解和准备,学习过程中就会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在自己寻找资料的过程中自然得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因为有了课前学生的自主探究,有了知识的积累,所以课堂上学生发言踊跃,活跃课堂气氛,效率大大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备好学案,学生提前预习课文,质疑学习内容。爱因斯坦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伟大。”把不能解决的问题交给教师,教师再对所有问题进行整理,分层备为学案,让学生探究,查阅资料。

4.鼓励学生通过日记进行个性表现

让学生感悟生活,诚信为人,真情为文,通过日记不断发现自我,完善自我,让鲜明的个性在作文中飞扬。一是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提倡自由命题日记写作。给学生作文“松绑”,为他们创造宽松的写作环境和愉悦的构思心境,让他们不受清规戒律的约束。施教者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武断地把违背青少年特点、脱离生活实际的作文命题强加给人。二是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表达真切体验。在日记教学中,教师应经常反复强调学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让学生走近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对生活条分缕析。三是力求创新表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学会多角度地细致地观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用心捕捉世界。另外,还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及写作技巧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5.注重培养学生书写表达能力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种交际工具的功能可粗略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声的交际功能,如当面的交谈、会议上作报告和打电话等口语交际;二是有形的交际功能,如书信、考试及著书立说等文字的交际。现代社会,随着各种各样媒体的增加,口才显得越来越重要,文字书写的功能虽说有所降低,但写作这种能力完全有必要加以强调。在考试以笔试为主的情况下,对学生来说,书写能力是很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整体得分的高低、考试的成败,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前途,因此,切不可等闲视之。阅读答题虽没有规矩,但在语言的完整、流畅上很有讲究的。再者就是学生的书写,在书写的过程中往往很随意,写错了来回涂抹弄得卷面很不整洁。语文教师应该从开始就严格要求,让学生形成答题时的书写能力,做到规整、干净整洁,强化印象分。

6.阅读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是构成阅读品质的重要心理因素,是阅读中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的具体表现,是养成阅读习惯、培养阅读能力的前提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阅读的首要条件”。一个学生只有具备广泛的阅读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阅读,才会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不断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从而促使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的提高。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课前激趣是开展阅读教学的重要步骤。教师要在学生学习每一篇课文前都设计一段精美的导语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求知欲望。当然仅这一点激趣远远不够,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告诉我们,他们的注意力很难持久。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始终保持激昂的情绪。因此,教师要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语言亲切、精练、幽默,并适当辅以形体语言;教师要多鼓励、多肯定学生,经常性地让学生品尝发现的快乐;教师要灵活运用变式教学,教学方法和教学辅助手段(如多媒体)要灵活多变等。总之,教师要调控课堂节奏和情绪,力求让学生在亢奋的状态下完成阅读任务。

上一篇:现代汉语中的日式词汇研究 下一篇:别让自己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