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中国发展特征分析

时间:2022-06-30 01:49:01

十年中国发展特征分析

随着党的十即将召开和从中央到地方领导班子换届的完成,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回顾过去1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已经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可以说,中国过去10年的改革与发展,虽然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总的来说,是我们民族发展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具有鲜明的时展特征。过去10年,我们取得了重要成就,是民族进步的10年。

发展才是硬道理

10年发展最突出的特征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的“质”、“量”水平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经济的技术含量大幅提升,使中国在现代世界中的“硬实力”迅速提升。我们知道,在这个讲究“现实主义”的世界上,经济与军事等“硬实力”仍然是文化价值等“软实力”的有效载体,没有最基本的“硬实力”的支持,你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发言权。

而在2002年到2012年这10年间,仅就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来说,正是从“少年期”向“青年期”转变的关键10年,也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10年。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特征: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生产力水平总体上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资源能源的瓶颈制约压力不断加大。如不转变发展方式,经济社会难以持续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新提法,替代了过去常说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成为时代主线。

2010年,国务院出台了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策;中央在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时明确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家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农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增强后劲;自2009年4月起,全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医保覆盖范围得以扩大;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不断出台,欠发达地区步伐加快,扭转了区域发展差距变大的趋势,各地人均GDP的差异逐年下降。在描绘“十二五”发展蓝图时,党中央明确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未来5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下,中国的经济增长仍然居于快速通道,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

国家的财力雄厚了,用于改善民生的财政资金增强了,这进一步促使我们的教育事业、医疗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百姓的生活质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10年间,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们国家的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的财力支持,在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些关键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如载人航天、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能源领域等,都取得了重大进步,进一步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持。

现代化与国际范

10年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中国整个社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中国正在实现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这种转变是民族发展史上的剧变,是一个民族脱胎换骨的转变,是真正的“社会结构性”变革,其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怎么估计也不过分。

从发展的表象特征来看,中国由2002年人均GDP1000美元左右的“初级现代化”阶段,快速成长到2011年人均GDP5300美元左右的“中级现代化”阶段。目前,中国正处于一个向人均GDP8000美元的“现代性社会”转变的一个关键时期。

中国的进出口总额由2002年的6200亿美元左右,扩大到2011年的3.5亿美元左右,进出口贸易也位居世界第二,出口额已跃居世界第一。中国在全球化时代的国际联系在加强,由经济贸易联系引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强化了中国在世界发展格局演变中的重要地位,解决世界重大事务的“中国参与”已经是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共识,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实质性地提升。

特别要指出的是,在这10年的发展过程中,百姓的物质生活得到了重大改善,困扰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普遍的“社会贫困”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社会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2年的7703元,增长到2011年的2.1万元,随着收入的增长,百姓的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实现了由“温饱型生活”向“享受型生活”的转变,这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由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实质性的“社会结构性”变化,这种变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带动了整个社会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变化,其突出表现就是公民个体的“权利意识”的增强,而新的网络媒体的发展,又为公民个体的权利意识表达提供了一个“即时平台”,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空前高涨,人民的“选举权、参与权、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了维护和扩大,这极大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了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社会主义条件下公民个体“权利意识”的增强和社会主义“公共生活领域”的形成,正是社会主义社会“现代性”的根本标志。

中国特色

10年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进步,中国的发展模式从探索走向相对成型。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部分。

就当代中国问题来说,聚焦在一点上,就是加快发展,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强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我们党探索解答当代中国问题过程中形成的基本认识、基本思路。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形成,进一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拓展中的新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体制的不断更新,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超越,也获得了同资本主义道路相比较的优势。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发挥的作用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首先是从破除计划经济体制开始的。经济体制的更新和新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必然也促进着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上一篇:遗产与难题 下一篇:年轻人的国家意识